-
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
《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第4版)》一书自1990年推出第一版以来,一直被美国的许多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作为教科书和研究范本。作者格雷戈里 E.彭斯为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医学院哲学教授。本中文译本由2004修订第四版翻译而成。 《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第4版)》详细介绍了当代美国医学伦理学的近20个影响深远的案例,并对每个案例的伦理、法律和历史背景作了深入地剖析。这些案例及其背景分析所涉及到的主题包括脑死亡、安乐死、生殖技术、克隆人、代理母亲、人工流产、有缺陷新生儿、器官移植、人工心脏、遗传病测试、艾滋病;医学研究中的动物、人体实验、卫生资源分配;并涉及到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医疗体制的改革等诸方面。 作为权威而通俗的医学伦理学读本,《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第4版)》有大量关于西方社会文化生活及其道德伦理的信息,具有珍贵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
生物伦理学十五讲
如果人类生命也可以人工制造,哪里才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应用的禁区?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本书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本书系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 -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作序推荐 挤破虚幻的道德泡沫 建立有良心的市场经济 说到底,道德就是不违反事理常规。不允许损人利己,不允许高人一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市场经济同样是不违反事理常规。借钱要还,说话算数,没有欺骗,老实做买卖。这样的经济恰好是效率最高的经济。经济学达 到这个地步,就跟哲学、伦理学差不多了。它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我认为这就是王国乡的这本书所希望传达的道理。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书虽然是一部寻常的学术著作,渊源于作者焦心苦虑的构思;然而,它又不是一部常见的学术著作。它的一大半来自苍茫大地,是千百万饥饿农民和劳苦大众的呻吟,另一半则来自炼狱者深沉的问难与呐喊,是雕肝琢肾的章句。 ——张森根(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敬畏自然•呼唤良知•为己修德 本书根据经济学的“等边际理论”证明下列伦述是真理: * “人性自利”是“人必须满足需要才能存活,才能幸福”的同义语。 * 人性自利是众善之端,是人类道德产生、社会形成、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市场经济道德的本质不是无私利人,而是自利不损人。 * 只有人人追求最大利益,才能形成市场价格,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 * 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骄人成就的关键在于扩大个人自利的自主权利。 * 社会制度正义的标准是无损一人地增进社会利益。 * 保障个人自利的自主权利是实现平等、自由、民主的制度正义的先决条件。 * 个人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是无损他人的自主权利。 本书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实践和道德理念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惑,起因于改革决策程序上,只重视经济基础上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方式向市场方式的制度性转轨,而忽视对意识形态中的传统道德观(伦理观或价值观)进行相应的更新或变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在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古典伦理学中由孔子最早提出的“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和斯密的“同情心”分析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微积分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尝试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思想体系。 -
21世纪的十诫
本书写于20世纪末,当时德国正面临信息社会转型和群体性失业问题,许多人茫然无措,而传统的道德与伦理似乎已过时,不能成为精神慰籍。西奈的法板似乎失去了效力。果真如此吗?赖默尔教授尝试在忠实于摩西律法的同时拓宽诠释的范围,使十诫能更明确地适用于现在与未来。他对十诫过去和将来的意义作出了种种说明,目的是使十诫符合今天的实际情况。他得出结论:古代宗教和哲学所涉及的问题,恰好击中了现代人为之一筹莫展的问题的要害。十诫如若与时俱进,仍旧能够解决现代人的精神问题。 -
政治的道德基础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对政府忠诚,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拒绝效忠于它?这个在政治领域中最持久的两难命题激发了我们对政府的探索研究。从苏格拉底到马丁·路德再到托马斯·莫尔,无不告诉我们政府的美好醇厚;而相反,无论是瓦茨拉夫·哈维尔,还是纳尔逊·曼德拉,亦或昂山素季,却都强调政府永不停息的暴力。他们是道德上的楷模,因为他们鄙视非正义的政治威权,而阿道夫·艾希曼就是因为没有这样做而成为一个道德上的恶棍。 本书自2003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科学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并曾被先后翻译成捷克语、俄语、印尼语、葡萄牙语等。本书围绕着“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对政府忠诚,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拒绝效忠于它”这一核心命题而展开论述。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启蒙时期的政治 1.1 科学至上 1.2 以个人权利为中心 1.3 科学与个人权利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古典功利主义(Classical Utilitiarianism) 2.1 古典功利主义的科学基础 2.2 个人效用(individtlal utility)与集体效用(collective utility)以及政府的必要性 2.3 人际间比较和后果论(consequentialism) 2.4 科学中立和人类自由 第三章 权利和效用的并举(Synthesizing Rights and Utility) 3.1 效用涵义及其衡量标准的改变 3.2 市场作为效用计 3.3 政府行为的合法化:防止危害 3.4 侵害定义随环境的变化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 4.1 历史唯物主义和个体能动性(individual agency) 4.2 关于价值、工作质量和剥削的劳动理论 4.3 永恒的洞察力 第五章 社会契约 5.1 古典的和当代的社会契约论 5.2 罗尔斯的根本论证 5.3 对未来不确定性下的正义 5.4 假定契约(hypothetical contracts)的局限性 5.5 再谈道德随意性 第六章 反启蒙政治 6.1 伯克的观点 6.2 反对启蒙运动科学观 6.3 摒弃早期启蒙运动还是成熟时期的启蒙运动 6.4 对社会科学可能性的其他反对意见 6.5 权利服从社区 6.6 定义集体赋予的困难 第七章 民主 7.1 民主与真理 7.2 民主与权利 第八章 成熟启蒙运动中的民主 中英文关键词对照表 译后记 -
责任的落寞
在启蒙时期,探讨“利益”的哲学家们认为,道德感或绝对责任的建立可以不再依靠宗教,仅利益、情感或完善的理性等世俗动机就足以让人萌生出责任感来。由此,对伦理的诉求代替了对神秘的膜拜,对人负责代替了对上帝尽责。 在现代人看来,寻求幸福是自然法则里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原则, “既无约束,也无惩罚”,而道德便在于指引我们走上寻求幸福的道路。鉴于此,伦理不应当被用来强迫或鼓励人们去奉献、去牺牲,而是要将其交给个人自己去斟酌。由此在现代社会里,责任演变成为一种选择。 在本书中,作者从家庭、性、传媒、体育、毒品、慈善、环保、企业等一系列社会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出发,分析了责任与幸福、自立、自由之间的冲突、妥协及变通的过程。责任的落寞并不能解决道德世俗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最终,幸福未能如愿而至,人们的彷徨也未能消失,只是在折中和妥协中随波逐流。“如果说道德的历史发展有方向的话,那么其方向便是朝向捍卫人权、朝向果断采取措施以消除忍无可忍之事端,即用‘审慎的’ 伦理或用‘抓紧时问’的态度去解决弊端、解除人们的苦痛。” 本书是关于“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的研究专著,具体探讨了:神圣的责任、新情爱规则、绝望的个人主义道德探寻、焕新的伦理、生物伦理与民主、伦理与商业的联姻、发掘灵魂的企业、习俗的道德主义、为自己工作、责任感的管理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