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
本书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出发,把学生运动放在西方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中,介绍运动的历史成因、思想渊源、各国运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运动的影响。结尾“没有结论的结语”保持本问题的开放性,介绍运动参加者现在的状况和他们本身对这段经历的反思,以及西方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给予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 -
香港的另一面
《香港的另一面:一位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作者蒙敏生。这批底片绝大多数是纪实摄影,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记录香港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香港的农夫、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劳工、社会活动、有轨电车、市井茶肆、民俗风情、中产阶级、港九工人运动、香港风光、香港城市建设等等,这形成了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仅仅从历史学、社会学意义而言,这就十分珍贵了;从图像内容而言,蒙先生记录的是香港的另一面,这就是:概貌之外的细节,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类相恤,他的摄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蒙先生加一顶 “香港人民摄影家”之冕。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底片时就感叹,直到1990年代,我们还相当闭塞,不知道大陆之外在为什么拍?怎么拍?拍的如何?我们将大陆几位八十年代开始自觉、平实记录社会生活的摄影家称为纪实摄影的先知先觉者,看来是我们的孤陋寡闻下对他们的一种过誉。就摄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觉醒更早、实践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国摄影史将无法忽略这样的人物。 -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温暖的怅惘与感伤:《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这是一部描述中国的6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6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 60年代生人的童年和少年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 6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90年代至今,60年代生人在步入壮年时,由于遭遇到了种种精神困境而开始怀旧,开始回望他们的红色的童年和少年,以及流逝的青春岁月,于是不免怅惘与感伤起来。可是怅惘与感伤的时候,他们却并没有感到悲凉,而是感到了丝丝的温暖。这是为什么呢?那时因为童年和少年时期铸就的火热的理想主义情结并没有完全冷却,余温尚在!之前,对世俗成功的蝇营狗苟的追逐拼争,使他们完全忽视了这些,而一旦他们蓦然回首时,他们才恍然、又有些欣慰地发现,哦,余温尚在,余温尚在啊!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在70年代,60年代生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身心成长历程。 有人说,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对60年代生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当然很有道理,但是我以为,绝对不可以忽略60年代生人童年和少年的红色经历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我以为,红色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更内在、更深刻,更持久。 还有人说,以10年为单位的年代纪年方式来界定社会学意义上的“代”有些牵强和不严谨,但是我以为,“60年代生人”这个概念还是基本成立的,那是因为他们的确具有一些毋庸质疑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还可以涵盖到50年代末出生的人,以及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因此,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对于这些人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书也为社会其他年龄人群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因为在我看来,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从50年代生人到80年代生人,甚至到90年代生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从历史长态看,甚至都可以归到一群,就是经历由一元到多元转变的一群,就是由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急遽蜕变的一群,就是道德底线模糊的“自我膨胀”的一群,就是需要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性的一群。因此,在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上述人群都可以隐约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并引发一些思索。 对于60年代生人来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虽然他们出生在一个群体癫狂的年代,但是成年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眼神却是温和的、友善的、清朗的,甚至是单纯的,仿佛还没有完全长大。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眼神还是游移的、心不在焉的、身在别处的,仿佛是在梦游一般。 那么60年代生人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我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答案。 我期待着,当你读完这本《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的时候,你也会感到有丝丝的温暖萦绕于胸间,而后,继续对未来抱有希望。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王沛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