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 (1916-1955)
本书为马克斯·玻恩和海德维希·玻恩同爱因斯坦在1916—1955年间来往书信集的新版,由伊雷妮·玻恩译成英文,海森伯作序,罗素撰写前言,古斯塔夫·玻恩、布赫瓦尔德和索恩提供了新的资料。 爱因斯坦和玻恩都是物理学的伟人,也是真挚的朋友。他们的通信时间跨度达40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在书信中,他们就量子论进行争论,赞赏贝多芬的超凡的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奏(当他们相聚时一起演奏),也谈他们的家庭琐事。同样重要的是,这两位伟人都同情欧洲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并讨论了他们在当代动乱的政治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玻恩—爱因斯坦书信集》在1971年首次由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它具有历史的魅力。在世界庆祝相对论诞生100年之际,它仍然是热门话题:科学家继续在为量子物理学而奋斗,他们在战时的作用,以及公众的误解。照罗素的话来说:“他们两人都很卓越和谦虚,而且无所畏惧地说出他们认为该说的话。在一个平庸和道德沦丧的时代,他们的生命闪现出一种强烈的美。这些已多少从他们的书信中反映出来,世界将因为这本书信集的出版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世界的重新创造
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关于科学革命的最新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作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作者将最新的科学史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从而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何最终产生于欧洲而非古希腊、中国或伊斯兰世界,更别具慧眼地关注了近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新问题。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引人入胜,一经出版即获由荷兰科学研究组织颁发的2008年科学传播最佳著作奖——尤里卡图书奖(EurekaBoekenprijs)。 -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科学史名著,曾获得1952年荷兰国家文学奖霍夫特奖。它以机械论观念的产生和对自然的数学描述为主线,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从古希腊到牛顿两千多年的科学思想发展,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使经典物理科学得以产生的各种思想脉络和源流。它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经过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阶段、古代的科学遗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科学,最后考察了一直到牛顿的经典科学。全书分为五个部分:I 古代的遗产,II 中世纪的科学,III 经典科学的黎明,IV 经典科学的演进,V 结语。书中大部分内容都不为国内学界所熟知。它尤其重视原始文本的阅读和复杂概念的厘清,不回避任何繁难之处,这在同类著作中实属罕见。本书语言清晰凝练,切中问题要害,值得再三研读,对于科学史和哲学史研究者极有价值,任何对思想和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
继承与叛逆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套装共2册)》从感受西方科学的冲击和超越“李约瑟问题”说起,论述了西方科学的起源、发展与蜕变,分析了其与传统、哲学、宗教、时代背景的关系。书中还讨论了中国与西方科学发展的分野,总结了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的基本原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运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方法,使全书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 -
On Their Own Terms
-
科学史十论
本书所收各篇,均系作者在长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最具心得的代表力作。经过精心的选辑编排,首先从科学史和现代科学及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开始论述,从而引发出有关中国科学传统回顾和未来展望的话题;分析精到,立论宏富。而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社会功能及其在当代天文学中的应用等系列论述,更是极具启发的研究示例。最后以竺可桢、钱临照两位前辈学者在科学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0年(1957-1997)、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年(1980-2000)的历史,对中国科学史研究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作了全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