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传书斋集
《晓传书斋集》主要内容有:古书引经传经说称为本经考;《经典释文》考;跋《月令章句疏证叙录》;跋敦煌唐写本刘炫《毛诗述议》;试论以《水浒传》《金瓶梅》解经;谶纬五论;《真诰》与谶纬;文学古训辨证;“家”“人”对文解等。 -
经籍访古志
《经籍访古志》是一部由日本江户时期著名学者森立之、涩江全善等所撰的目录学著作,全面反映了江户时期日本所藏善本汉籍的情况,是日本学者研究善本汉籍的代表性著作。所收日藏汉籍七百余部,多为日本古写本、宋元旧刊本,以及流传稀少的明清刊本。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医书别为一部附于书后,凡七卷十二万余字。所收各书分别著录书名、卷数、版本年代、藏所、版式、行款、序跋、印记、识语等情况。光绪十一年序徐承祖铅印本为是书通行版本,本书以是本为底本点校。 -
中国佛教疑伪经综录
疑伪经,相传是非佛所说、没有梵文原本而冠以"经"的名义的佛教著作。中国佛教疑伪经的撰造起于东晋以前,东晋时释道安始在其所撰佛经目录中设立"疑经录"一类以著录这些经典。从东晋到隋唐,中国佛教疑伪经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编撰的佛教经录著录了大量的疑伪经典,其目的是为了将这些经典排斥在藏经之外,大量的疑伪经因此亡佚。然而,中国佛教的民间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疑伪经的传播,由此也成为中国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释民间信仰的集体记忆,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正藏佛经。而由于资料的分散、历来遭到禁毁和不受重视等原因,疑伪经的搜集、辨别十分困难。 本书作为一部"综录",顺次叙录了300余部见载于中国历代佛教经录疑伪录中的经典,对其存佚、内容、文本流传过程等进行考察,并编制索引以便学人检索,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一本研究疑伪经文献的基础性的工具书,在佛教文献学上建立起一个新门类,也为其他学科比如民间信仰、仪轨、民俗研究提供了资料导向。 -
北京讀經說記
本書收錄作者自二○○四年至二○一二年八年之間在北京所寫有關經學史、經學文獻的文章共十七篇。八年時間,作者的主要時間都投入到整理文獻的工作上,而在這過程中,也沒忘記思考「經學是什麽?」的問題。經過八年之後,現在認為鄭玄才是空前絕後最純粹的經學家。加深對鄭玄的理解,我們同時也能深化對其他歷代經學家的認識。清末以來延續一百多年的經學、經學史觀念,已經開始瓦解,我們需要重新認識鄭玄。 -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全三册)
“艺文志”为历代史志之重要组成部分,自班固《汉书艺文志》开剏此体以来,《隋书》、两《唐书》、《宋史》、《明史》及《清史稿》咸有艺文志(或称经籍志)。全史中无艺文志者,自清初黄虞稷、杭艺骏、厉鹗、卢文弨、钱大听、钱大昭以迄晚近丁国钓、聂崇岐等,已先后撰为补志。其原有诸志着录疏漏舛讹者,宋王应麟、清章宗源、姚振宗辈亦有所订补,与全史中艺文志相辅而行。我国历代学术文化发展,自此始有脉络可寻,而一代藏书与著述之盛,亦得涉其崖略。其裨益于学术文化史之研究者至深且钜。顾《汉志》以下诸志,前人论其得失众矣。《隋志》出魏征之手,为现存四部目录之权舆,《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编次无法”,“在十志中为最下”。 -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该书对于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的研究多有独到之处。对清人日记,人们往往较多注意日记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资料,却常常忽视日记作者本人的历史资料价值。该书作者着眼于后者,尽力挖掘。尤其是清人有的将日记作为日课以自我砥砺,故该书作者从做人、律己、交友、求学、节操等诸多方面阐述了清人日记的内涵。清人日记中反映的日记作者的心理活动,家内人际关系,人情世故,家庭及个人经济状况,日记作者的主要经历,政事主张等等,为写出日记作者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提供了难得而又不可或缺的素材。“所以本书作者在这里强调日记的学术价值,首先是对日记作者的传记资料的意义。”这是很有见地的。 ?本书说明了清人传记史料书籍的作者、内容、文体、出版、收藏、利用情况以及有关的工具书,具有工具书的性质。冯先生在前言中指出,写作此书是为了提高传记著作的质量。“大量的人物传记,对于人们认识历史,认识自身和家史,尤其是快速接受历史知识的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想给清代人物的研究者、文学艺术创作家,以及寻觅先人历史资料的民众提供一点方便”。所以该书的写作上,多从有助于人们认识史料的用处和利用史料着眼,成为全面寻找清人传记资料的方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