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是日本关西大学召开的由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ICIS)、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出版史国际学术会议的成果续集。收入《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的成果,分别围绕“出版文献与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与中国出版”、“语言接触与文献翻译”、“东亚的出版文化交流”四大主题,突破中国疆域,在整个东亚视域中讨论16世纪以来的欧、中、日之间的知识环流、书籍流通、翻译出版、语言演化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
四库全书馆研究
《四库全书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库馆开、闭馆时间;四库馆的机构;四库馆的运作;四库馆臣的数量;四库馆臣的工作等。通过对四库馆准确而全面的描述,纠正以往一些相关论述的错误。例如,通过史料的发掘与分析,发现事实上四库馆是由两大系统组成,其运作模式颇具特色且有成效;在提供较为准确的馆臣统计数量的基础上,对现在通行于世的《四库》职名表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与增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发掘、爬梳和分析,在某些环节进一步推进四库学研究。四库馆研究是四库学研究的基础,只有在准确、清晰地把握了四库馆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认清《四库》编修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才有可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四库学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提要稿与《总目》的歧异、底本与定本的歧异等)。四库馆的设置及其运作模式,对于乾隆及以后清廷各修书馆的设置与运作,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探讨和总结四库馆的设置与运作模式,不仅可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设馆修书现象提供绝佳的范例,而且也可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及教训。 -
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
-
《旧唐书》辨证
《旧唐书》至明代嘉靖时已零落不全,后经闻人诠穷搜力索,将对各种《旧唐书》残存本进行补缀,重刻《旧唐书》全本,以后所出各版《旧唐书》,均以闻人诠本为底本(或全部,或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旧唐书》中存在较多问题,本书集中的以干支系时(即年月日)为中心,对解放后中华书局版《旧唐书》点校本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谬正误,著者利用《新唐书》、《资治通鉴》、《新旧唐书合钞》及各种《旧唐书》麝香本、抄本等,并汲取前贤及时人研究成果进行校勘辩证。所言有据,立论精慎,体现了著者的深厚字力与耐心细致的治学精神。本书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高水平学术著作。 -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必读历史书籍,旨在替有志研国史的青年们指出了一些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张舜徽先生是现代史学大家,殚见洽闻,融会贯通,度人金针,出语不玄,堪称出色当行。 -
目录学发微
目录学对于学者冶学有重要的辅导作用,余嘉锡先生认为目录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此思想指导下,这本书对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都作了详尽的探讨,被杨树达先生誉为”透辟精审“之作。《目录学发微》与《古书通例》互相呼应,最好合读,故三书将《古书通例》附于后,以资参阅。《古书通例》亦是余锡先生理要的学术著作,周祖谟先生认为此书虽篇章不多,“而探微索隐,足以解颖释惑。读者据此举一反三,所知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