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浅谈
《经书浅谈》讲述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这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 -
春秋左传新注(上下)
简体本,注部分虽然不如前辈学者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般详尽包罗万象,但在字词义方面也解释得直接明了,我认为该书是当代学者同类著述著述中仅次于杨注本的佳作。 该书的精髓部分不在正文,而在《导论》部分,导论所占篇幅大,全书1356页,导论部分从第1087页至1354页,内容包括九部分(每部分内在划分若干章节),这九大部分分别是:一、《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二、《左传》与《春秋》的关系;三、《左传》的无经之传;四、关于有经无传;五、三传不书之例与无经之传;六、《左传》以事解经;七、《左传?解经之特征;八、《春秋》大义存乎事实;九、三传以事解经之比较。 -
经学的瓦解
西学东渐,经学是如何被瓦解的? 当经学遭遇民族国家,中国向何处去? 我们还有能力赓续经学的命脉吗? 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这场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经学的瓦解》展现了西学东渐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基本历程。 《经学的瓦解》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作者提出:重回经学! -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
经学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因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线。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晚年的重要论学名著,包括《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和《〈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两种,前者从经学的形成与传承及其在不同时代中意义的发现两个角度上,奠定了一部全心新的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和体例。包含了经学的传承和经学在各个不同时代中所发现、所承认的意义。后者以《周官》(即《周礼》)的自身结构和思想特征为抓手,为治中国古代思想史、官制史及研究古典的人,奉贤摧陷廓清之功;是一部可资凭信的专著。 -
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
《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盘承本师傅先生孟真命,研习古谶纬之学,始于民国廿六年冬,于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因「九一八」事变而由北平迁上海,既又定归首都南京也。抗战事起,国难播越,旅云南昆明、客四川南溪李庄栗峯;卅五年冬胜利,复员南京;卅七年东渡来台,盘之谶纬研讨作业,未尝中辍。 -
经学历史
《经学历史(竖排版)》是第一部完整的中国经学史。在书中,皮锡瑞以今文经举作为经学的正宗源头,在经学发展各时期的叙述中,以今文经学在各个时期舶发展为依归而进行判别。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分别论述经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 中国经学,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也已经有二千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汗牛充栋。不说别的,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经解,也几乎使你目眩多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翼所谓「更仆难数」了。但是,假使我们能够应用史学家处置史料的手段,这许多繁重的著作,也不过可以归纳为三大派,所谓「经学的三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