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基督者》讲稿
《敌基督者》是尼采发疯前最后一部著作,既是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本质的探究,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其所关心的一个永恒问题是真理与信仰的关系。本书作者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全书62节进行逐一讲解,并将《敌基督者》置于尼采个人的思想脉络与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谱系中去理解它的问题与思路,指出这本书的中心意旨是重新厘定西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从而进行价值重估。 讲稿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在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录音整理而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引导读者和学生理解尼采的最佳入门。本书分两部分,一是讲稿,二是《敌基督者》原文,由吴增定和李猛翻译。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以抵抗整个社会以至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经典通识讲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学科著名学者,以深入讲解中外经典文本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对思想文化中根本问题的思考。 -
这个世界会好吗?
本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在写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后,为印证事实,于1980年8月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的访谈记录。谈话中,梁漱溟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也谈及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的交往经历,并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书中内容丰富,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
不可思议的剖面:大城堡
带你进入中古时代的城堡…… “敌人攻过来了!”这可怕的消息一传来,村民吓得急忙进武装森严的城堡寻求庇护。现在,请随着本书回到六百年前,与城堡居民一同面对敌军的围城战役。作者以令人激赏的手法,钜细靡遗画出城堡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展现了彩旗飘扬的塔楼顶、任囚犯自生自灭的牢中牢、判案严苛的法庭,以及烧烤整头牛的大厨房。不仅如此,他更细腻描绘出城堡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像是大宴宾客的领主、切割并堆砌石块的石匠、清理化粪池的倒霉清洁工、在城墙上忙着试射新十字弓的身手、躲在房里拼刀子的烦闷士兵等。 本书的城堡,是根据中古时代的城堡、古迹和战史描绘而成。借着十张精采热闹的剖面图,以及充满惊奇的事实和传闻趣谈,生动描绘了城堡的风貌。相信你观赏得越仔细,就越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现在,一起来体验城堡平日及战时的生活,并帮忙把间谍找出来。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价道:“这本书与其说是知识性的不如说是娱乐性的。” 美国《出版者周刊》的评价最为有趣:“它非常简单,适合国王阅读。” -
台湾的古城
台湾的老街原貌和居民生活是什么样子?台湾的筑城史与大陆有何不同?台湾众多的古城是如何消失的?台湾人怎样保护自己的城镇?书中,作者全面铺陈了台湾古城的最新网路,细说各地筑城秘辛,从一座城池的兴衰讲到筑城的曲折经纬、城墙城池的建筑计划与运作方式,谈及建构的形式、材料、功法、经费来源乃至风水观,探究了筑城在台湾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读后仿佛经历了一趟古城现场巡礼,同时厘清了清代以来台湾开发史的脉络。 -
考古学专题六讲
《张光直作品系列:考古学专题六讲》根据1984年初秋作者张光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六次演讲记录整理而成,内容集中于宏观性探讨中国考古与一般性问题的关联。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为流行的考古学读物之一,分为“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等数讲内容。 -
“立面”的误会
本书从历史和理论的维度,对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所建立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有很尖锐但中肯的分析与批评,认为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古典主义造成了梁思成建筑学术体系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其影响至今不绝。 本书还对中国建筑的木构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多角度呈现了中西建筑理念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乃至误解;并对当今中国建筑学术界机械接受和翻译西方理论的状况深感忧虑,认为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可能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明中归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