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
国家是政治权力这一广泛现象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现代表达形式。本书提供了一幅现代国家的追根溯源的、简洁易懂的新图景,尤其是集中于对民主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描绘。 波齐广泛地梳理了国家的概念,区分了早期国家、后来国家以及当代国家之间的特征差异。他对国家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深入描述,从封建统治形式的解体一直到近代自由主义民主国家的出现。 波齐还讨论了当代自由主义民主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些发展变化:国家规模的增长和国家活动的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与政治之间的分离。波齐总结了一党制国家的典型特征,分析了为何这一体制在推动工业发展时遇到诸多困难。最后,波齐指出了当代国家发展在军事领域、生态领域和国际经济体系中遇到的挑战。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编 第一章 社会权力及其政治形式 第二章 近代国家的本质 第三章 近代国置之脑后的发展(1) 第四章 近代国家的发展(2) 第五章 关于国家的争论:尝试性的评价 第六章 关于国家的争论:尝试性的解释 第二编 第七章 20世纪的自由主义民主国家(1) 第八章 20世纪的自由主义民主国家(2) 第九章 一种新型的国家 第十章 当代国家面临的挑战 -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Popular Protest and State Legitimation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1. Legitimacy Crisis in China? 2. The New Crowd of the Disposessed: The Shift of the Urban Proletariat from Master to Mendicant 3. Society's Masters' Struggle to Survive: State Workers, Joblessness and Contention in Post-Deng China 4. Comrades and Collectives in Arms: Tax Resistance, Evasion and Avoidance Strategies in Post-Mao China 5. Neither Contained nor Transgressive: 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 in China 6. The China Democracy Party,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litics of Protest 7. Who Does the Party Represent? From 'Three Revolutionary Classes' to 'Three Represents' 8. The State of Youth/Youth and the State in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9. Popular Nationalism and State Legitimation 10. Seeking Legitimacy Through Art: China's Plung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conomy 11. What Is China? Who Is Chinese? Han-Minority Relations, Legitimacy and the State 12. State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s From Communism: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主动的”地方政治
作为中国官员队伍的主体,省以下各级官员,尤其是县乡官员,不仅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解释者,也是其所生活区域中具有很大影响的群体,是地方政治能动性的具体实现者。这部文集从地方官员与制度互动的视角,探讨了地方官员作为一个群体的行为特征,他们如何受制度的塑造,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运行。 本文集是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大中华研究中心2008年以来进行合作研究的成果。作者分别来自德国、中国(包括香港)、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地方政治进行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文章类型在主题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现有制度视角来讨论制度是如何影响地方官员行为的;另一类是从地方官员视角来分析如何应对制度的激励和约束的。讨论的都是地方官员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
革命与世界政治
本书探讨了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两百多年里革命运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作者在研究了革命者的言行,国际因素对革命国家及革命自身命运的影响后,对现在仍在流行的种种解释革命的理论一一进行了评说。 作者认为,革命者胸怀理想主义抱负,为扫除人间不平事,建立起不同于以往“旧秩序”的新体制。他们不方面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和巩固新体制,需要支持其他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有必要与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贸往来。这就导致了革命政权的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性。随着革命激情的谈化。发展经济水平的呼声的高涨,外交政策重点由追求理想向注策现实转化,不再号召“输出革命”,而是争取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作者断言,在全球化时代,虽然有利于大规模革命发生的国际因素大大减少了,但是只要人类仍然面临不平等和处于被支配地位。对既有现状的激进抵制就不可避免。 -
发现政治社会
本書翻譯-記錄了印度Subaktern Studies的主將Partha Chatterjee教授來台的演講,以及他與台灣學者的互動。他的造訪代表著批判圈對話對象向亞洲轉移,其演講焦點-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第三世界民主問題等,觸動的不僅是我們對照與比較的過程中,開啟了對台灣自我在認識的契機。 -
Nationalist Mobiliza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State
This 2002 study examines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in 1987 -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state - became the seemingly inevitable by 1991, providing an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of the Soviet collapse, but also of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ism more generally. Probing the role of nationalist action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 Beissinger utilizes data and case studies from across the USSR during its final years to elicit the shif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existing structural conditions,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event-generated influences in the nationalist explosions that brought about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s Beissinger demonstrates, the 'tidal' context of nationalism - i.e., the transnational influence of one nationalism upon another - is critical to an explanation of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articular nationalisms, why some nationalisms turn violent, and how a crescendo of events can overwhelm states, periodically evoking large-scale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stat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