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遇心理分析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所关注的是,作为心理生活一部分的真实的人的体验——情感、痛苦、热情与挫折,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表现的。希望《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能帮助受过教育的普通人以及专业的心理医生,真实地把握所谓心理治疗中移情与反移情现象的影响及意义。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并非给予技术性的指导来“如何应付移情问题”,也不是对于当代深度心理学中各种不同移情理论的全面总结。而是提供和促进一种对于所有人际关系中微妙的心理事实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心理分析中所发生的微妙的亲密关系的敏感性。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内容包括接触心理分析、移情与反移情、自恋与移情、移情与人际关系、反移情与分析师的需要等。 -
影响你生命的12原型
《影响你生命的12原型:唤醒内在英雄》详列12种内在心理模式的轮廓,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型,重建精神平衡,认识真我。通过《影响你生命的12原型:唤醒内在英雄》,会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性、结构性的了解。我们可以把12种原型看作内心的12个面向,各有不同的功能。这些部分有的比较发达,有的比较虚弱,有的会因为某些心理创伤而以负面的方式呈现,有的却因发展顺利而成为成熟、有能力的部分。有了这份了解,就能针对自己的缺失加以疗愈和平衡,避免一再地在相同地方犯错跌倒。所有的内在成长都是从自我了解开始,有了这个工具,会让我们的路途变得轻松。 -
直面内心的恐惧
《直面内心的恐惧》内容简介:分裂人格: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忧郁人格: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强迫人格: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人格:害怕既定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 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害怕?在人群中也会觉得不安全?最简单的事情也做不了选择?担心和异性相处?努力相爱却伤害更深?那正是恐惧在我们内心结着厚茧。它源自每个人的童年,又控制着我们的现在。 作者弗里兹?李曼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由这四种恐惧原型为出发点,书中分类出四种与之对等的人格类型——精神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他行医多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进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长的环境因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给患者以治疗。 如果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想认识人类性格的差异,那么《直面内心的恐惧》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性格心理学”入门书。 -
秋空爽朗
说起童话故事,我们总要想到这样的结尾:“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葆青春,当他们白发苍苍之后,有了小王子、小公主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呢?艾伦•奇南的《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通过对一些有特色的老年童话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艾伦•奇南。艾伦•奇南是美国的一位精神病医生,1952年出生,亚裔。他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著有多篇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论文。这本书便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在阐释这本“老人童话故事”时,他借助了人类发展心理学学说,特别是卡尔•荣格和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学说,他们首创了对成人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艾伦•奇南以深邃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这些故事的心理学意义和精神意义。这些童话经他的巧妙解释,成为了一部用机敏与智慧取代了鲁莽与青春活力的成年期心理学。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童话集,还是一部老年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著作。对于童话的研究来说,这本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艾伦•奇南从世界民间故事的丰富宝库中首次以“老人”为主的童话故事收集在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老年童话,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 本书的主体部分一共由十五个老年童话故事构成,这些故事是从作者为写本书而翻阅的四千多篇故事中精选出来的,在这十五篇故事中,有十二篇来自亚洲,对此,作者在导言中做了解释:“老人的故事在东方文化的国家中如日本、阿拉伯和中国等国家流传的较为普遍,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的文化较之现代西方社会给予老年人以更多的尊重,因而很自然地,在他们的民间故事中,老年主人公占有较大的比重。” 每一篇故事后都有作者分析阐释的文章,故事之间并不孤立。艾伦•奇南在分析故事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段来解释一些故事的要素。精神分析学家指出童话故事极像梦,无论是梦还是童话都使用着象征——无意识意象的语言。将之用于老年童话中,就形成了诸如贫困象征着逝去的年华:健康、亲人及经济保障的丧失;老年人的体力状况象征着心理状况;老年人的居住地——森林的边缘象征着无意识的边缘等等。以这些象征为基础,作者通过对故事的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前后连贯、条理清晰的心理任务图——自我分析、自我超越、返璞归真和为社会的解放多做贡献。这是每个人在后半生要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对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的告诫,也是对希望、前途和潜能的一种预观。 老人的故事与我们熟悉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本书的结束语部分,作者集中对比了这两种人类生活不同的完美典型——勇士和老人。 倘若青年的美德是勇气、坚韧和信心,那么老人的美德则是机警、坦率和好奇心; 倘若青年人进行着斗争去改变世界,老人则寻求着去改变他们自己; 青年人的历险一般在他们获得了黄金珠宝后就结束了,老人的故事一般是以丧失了财宝最为开始。后半生的目标不是私人的财富,而是给人类以精神的启示。 在大多数为人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之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人生更多的内容存在于“从此以后”,魔力和天真又回归到人的后半生,是人生的开始和人生的终结结合在一起,使“从此以后”变得崇高而完美。 -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作者荣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影响不仅仅在于心理学界。他通过其他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当代的哲学和整个人文学科,影响到了当代的科学思想和研究。弗洛伊德曾期望把整个精神分析的未来交付于他,但荣格仍然忠实于自己思想的独立,发展了自己的分析心理体系和方法,不管是“集体无意识”理论还是“积极想像”的技术,都是对于心理学乃至人类思想的贡献。 -
儿童精神分析
《儿童精神分析》的第一部分,克莱茵以丰富的临床实务经验,钜细靡遗地描述儿童的精神官能症症状、诱因与對客体的施虐冲动所引发的焦虑和罪恶感。她认为,儿童的游戏、梦、绘画和故事,就像成人的自由联想,都是传达潜意识幻想和焦虑的媒介。通过诠释儿童的潜意识幻想,可以降低、释放儿童的焦虑,減少其內在恐惧,提升身心的健康。克莱茵还详述了早期、潜伏期及青春期儿童的不同特质,进而描绘在各发展阶段分析技巧上的异同。 《儿童精神分析》的第二部分,略述了克莱茵奠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所延展出的理论架构。包括力比多与俄狄浦斯冲突的早期阶段对于超我形成的影响;口腔施虐阶段与肛门施虐阶段如何引发早期焦虑情境、防御机制等。并且对男孩与女孩的性发展,提出全新而复杂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