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璧德与中国文化
《白璧德与中国文化》在关注到白璧德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传统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之间所存在着的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对白璧德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在西方汉学历史语境中的地位与意义、白璧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形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等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阐述,并对国内学术界一直很少直接涉及的白璧德的人文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对白璧德主要著作的读解,予以了提纲挈领式的揭示说明。不仅如此,《白璧德与中国文化》还对陈寅恪、汤用彤等与白璧德思想学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解释发阐,而且,对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与白璧德的人文批评之间的关联以及现代中国保守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批评与白璧德思想之间的内在契合,作了历史性的勾勒与理论上的阐明。 -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本书是反映萨顿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书中包括了萨顿1930年的科尔沃演讲与1935年的埃里奥·鲁特演讲: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科学史和文明史,东方和西方,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科学史和当代问题。萨顿在书中强调了科学在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强调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科学史是实现这两者结合最好方法的命题。 -
“学衡派”谱系
正如同巴赫金所言,思想不是独白,而是多种声音的对话交流。借用雷纳·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六卷中对白璧德的评价,这里可以说,“学衡派”不论存在什么局限性,也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因为他们“维护了评判的自由:批评的必要性”。你我可以不同意他们所说的具体意见,但要尊重他们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