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蒯因著作集 第4卷
本卷包括三部论著:《从逻辑的观点看》(1953),《语词和对象》(1960),以及《指称之根》(1974)。第一部是蒯因最有影响的一本论文集,收入《论何物存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等9篇论文,主要探讨本体论承诺、分析性、意义、共相等问题,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以及还原论这两个传统观点做了有力批判。第二部是蒯因哲学的代表作,对前一本书中提出的论点做了重大发展,在“彻底翻译”的语境中,阐述和论证了翻译的不确定性、指称的不可测知性、本体论的相对性等重要论题。第三部详细阐述了作者的指称发生理论,是对《语词和对象》等著作中的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
理解的条件
NO -
西方哲学史(第八卷上下)
作者在全书的结构安排和内容选取上都尽量择其要点,特别是对分析哲学的当代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幸亏有了“学术版”的名称,使得作者的这种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虽然作者也按照历史的发展线索尽量考虑到每个必要的细节。但无论如何,作者希望读者不要把本卷的内容完全当做一部现代分析哲学的“教科书”(实际上也不适合当做“教科书”使用),而是一部对分析哲学发展历史的专题研究著作。 之所以要把该卷的名称最后确定为《现代英美分析哲学》,完全是因为,“分析哲学”在现代英美哲学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学说或流派的名称,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直接构成英美哲学研究方式和思维取向的总体概括,以至于对英美哲学家来说,“分析哲学”就是“哲学”的另一个名称而已。毫无疑问,本卷的名称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排除了在当代英美哲学中与分析哲学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哲学观念;相反,我们是把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放到与分析哲学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试图由此揭示现代英美哲学发展中的多元化特征。 -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主要内容: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如果一个行为是不正当的,它给了我们什么理由不去那样做?我们为什么应该赋予那些理由比我们的其他关怀和价值更优先的地位?在《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中,斯坎伦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它们适用于道德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涉及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的问题。根据斯坎伦的契约主义观点,对正当和不正当的思考也就是对于我们按照能向其他人证明其正当性的条件和他们不能合理拒绝的条件能够做什么的思考。他揭示了关于正当和不正当的结论的特殊权威性如何来自于以这种方式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价值,他也揭示了诸如公平和责任这样一些人们熟悉的道德观念,如何能够通过它们在相互证明和批评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得到理解。斯坎伦为理由、价值和个人福宁这些关键性概念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解释,这些解释都对关于这些概念的标准观点提出了挑战。他的契约主义就以这些新的解释为基础。他论证了愿望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理由,事态并不是价值的主要载体,福宁在人们的理性决策中也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重要。在道德价值标准和非道德价值标准上,斯坎伦是一位多元论者。他论证道,考虑到这种价值标准的多元性,契约主义体谅在相对主义者所主张的道德要求中的大部分可变性,同时仍然能够说明我们对正当和不正当的判断的全部力量。 -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is a major, wide-ranging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since 1900, told by one of the tradition's leading contemporary figures. The first volume takes the story from 1900 to mid-century. The second brings the history up to date. As Scott Soames tells it, the 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is one of great but uneven progress, with leading thinkers making important advances toward solving the tradition's core problems. Though no broad philosophical position ever achieved lasting dominance, Soames argues that two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have, over time, remade the philosophical landscape. These are (1) analytic philosophers' hard-won success in understand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notions of logical truth, a priori truth, and necessary truth, and (2) gradual acceptance of the idea that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must be grounded in sound prephilosophical thought. Though Soames views this history in a positive light, he also illustrates the difficulties, false starts, and disappointments endured along the way. As he engages with the work of his predecessors and contemporaries--from Bertrand Russell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to Donald Davidson and Saul Kripke--he seeks to highlight their accomplishments while also pinpointing their shortcomings, especially where their perspectives were limited by an incomplete grasp of matters that have now become clear. Soames himself has been at the center of some of the tradition's most important debates, and throughout writes with exceptional ease about its often complex ideas. His gift for clear exposition makes the history as accessible to advanced undergraduates as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scholars. Despite its centrality to philosoph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e analytic tradition in philosophy has had very few synthetic histories. This will be the benchmark against which all future accounts will be measured. -
蒯因著作集(第1卷)
内容提要 本卷包括两部论著:《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自传》(1986)和《数理逻辑》(1940)。前者是蒯因为“在世哲学家文库”《蒯因哲学》卷所写的简明自传;后者是蒯因的一部重要的逻辑著作,在其中,他仍然坚持逻辑主义纲领,试图从逻辑中推导出数学,把先前在《数理逻辑的新基础》(1937)一文中提出的NF系统,修改为ML系统,这是一个把命题逻辑、量化理论和集合论集为一身的系统,结构简明、特性奇异。 目录 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自传 数理逻辑 导言 第一章 句子 1 合取、析取和否定 2 条件句 3 多重复合 4 使用和谈论 5 谈论句子的句子 6 准引语 7 括号与黑点 8 归约为三个初始联结词 9 归约为一个初始联结词 10 重言式 11 某些重言的形式 第二章 量化 12 量词 13 公式 14 约束、自由、闭包 15 量化的公理 16 定理 17 元定理 18 等值代换 19 存在量词 20 量词的分配 21 字母变体 第三章 项 22 类和分子 23 逻辑公式 24 抽离 25 等同 26 再论抽离 27 摹状词和名字 第四章 关于类的进一步理论 28 层次 29 更进一步的从属关系公理 30 等同可代入性 31 变元的代入 32 进一步的结果 33 逻辑积、和、补 34 包含 35 单类 第五章 关系 36 对和关系 37 关系的抽离 38 逆、象、关系积 39 祖先 40 函数 41 函数的抽离 42 作为关系的等同和从属 第六章 数 43 零、一、后继 44 自然数 45 可数集合 46 有穷的和无穷的 47 关系的幂 48 算术和、积、幂 …… 第七章 句法 附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