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与谓述
本书是戴维森的遗作。 它探讨了语义学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真之实质和谓词的语义作用。这两个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最为困难和紧迫的哲学问题,也是最能体现西方思想精华的问题。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大批现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如塔尔斯基、弗雷格、奎因、罗蒂以及戴维森本人,是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一难题的。 哲学史的延续是思想的延续。方法的变革则带来哲学思想的进步。是与真的联系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是从哲学的显赫地位逐渐隐退,真的核心地位从隐蔽到凸显,反映了哲学方式的变化和哲学研究的进步。 本书不仅是戴维森的惟一一部专著,也是他晚年最后一部著作;可以说,这是他关于自己一生研究真之理论这个问题的总结。像戴维森这样的分析哲学家,始终是站在哲学史研究的主线上,思考着哲学的核心问题。 -
维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
本书是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分册。以日本哲学家的眼光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涯的追寻及他每个时期曾经面对过的问题的探讨。 全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形式新颖,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为一体,非常值得一读。 前言 第一章 一九二九年 第二章 《罗辑哲学论》(一) 第三章 《逻辑哲学论》(二) 第四章 从维也纳到剑桥 第五章 否定之谜 第六章 作为图像的命题 第七章 不可言说的事件 第八章 新的征程与悲惨的结局 第九章 复归之路 第十章 重返剑桥 第十一章 现象语言 第十二章 意义与证实 第十三章 何为哲学 …… 后记 索引 -
哲学逻辑引论
-
维特根斯坦论感觉材料与私人语言
本书展现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激烈的思辨过程,它记录了维特根斯坦对私人感觉和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材料的基本看法,是他维特根斯坦后来明确提出反对私人语言论证的思想根据。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维特根斯坦对“直觉”的分析,以及由此展开的对于因果关系问题的思考和阐发。通过本书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一窥维特根斯坦思想变化的轨迹,以及其独特的思想风格。 -
个体
本书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异乎导常,它完全有可能极大地影响以未来哲学对相同和相关话题的讨论,值得每个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阅读和反复阅读。 作者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一种描述的形而上学,即认为形而上学应当满足于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结构,研究世界与作为世界一部并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的一些普遍必然的特征;摧毁了他所谓的“修正的形而上学”,即认为实在是比现象界更为终极的观点,认为只有满足某些标准的事物才是真实的,由此引出关于现象和实在的不同领域的区分。 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所掀起的一片反形而上学的喧嚣中,本书重新确立了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值得尊敬的理智学科的地位。逻辑、语言、形而上学被结合在一起加以探讨,许多原本被抛弃的论题成为分析哲学的中心话题;“形而上学”课程生重新成为大学哲学系的必修科目。 -
如何以言行事
The late J.L.Austin'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which ranked with that of Wittgenstein,was substantial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has grown greatly since his death.He was descrbed as'one of the most acute and original minds that England has producde'. His 1955 William James Lectures,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were first published in 1962.For this second edition the editors returned to Austin's lecture notes and their revisions make this a clearer and more faithful record of Austin's works. The lectures set out Austin's conclusions in the field to which he directed his main efforts for at least the last ten years of his life.Starting from an exhaustive examination of his already well-known distinction of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from statements.Austin here finally abandons that distinction,replacing it by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illocutionary forces' of utterances,which has important bearings of a wide variety of philosophical probl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