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信念
近年來,香港社會經濟模式急劇變化,人口老化、新移民問題、家庭暴力事件,以及社會福利改革浪潮,對社會工作專業帶來種種衝擊。社工專業雖早有倫理規範與工作守則,然而社工在工作上面對不少價值觀念與實務工作之間出現的兩難局面,因而對社工本質及信念產生懷疑。本書正是針對這個情況,以清新的筆觸重申社工本質、信念、理想及價值觀念的重要性,與學生及校友分享個人的經驗,給予積極指導。書中有些篇章是特為內地社工學生撰寫的,暢談如何為投入社工專業做好準備。 -
微光处处
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其他海外国家(地区)的28位社工,反思过往在社工专业的经验,讲述了各自在专业成长中难忘的经历,展现了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体会、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以及个人与案主交流中的一些故事、社会处境和蕴涵,从而凸显了一个基调:领悟使命、坚持正义、献身服务。 摘: ----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社工。 ----社工是居委会的吗? ----不是。 ----社工是志愿者吗? ----不是。 ----那社工是做什么的? ----说来话长,要讲两个课时。 ----那社工是公务员吗? ----不是。 ----是事业编制? ----不是。 ----那你是在公司? ----不是。 ----那是企业? ----也不是。我们不是企业。我们是“非企业”,全称是“民办非企业”。 ----那什么是“非企业”?是公务员吗? ----...... -
性之耻,还是伤之痛
今年5月,中国内地第一个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出版,其一面世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这也标志着儿童性侵犯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作者龙迪深入到中国北方一个乡村——柴胡营(化名),对6个曾遭受过老师长达两年性侵犯的女孩家庭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受害女孩及其家庭的创伤经验。 -
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这是姬中宪近年来的杂文随笔集。 他以亲历者的身份,披露中国社工和公益界的新鲜事,也从切身体验出发,描摹时代的种种奇观。从言必谈“社工”,到后来渐渐淡化这个词,直到最后打通社工与社会的界限。身兼作家与社工的双重身份,他将文学的细节感与戏剧性、社工的人文底色与社会视角,融汇在字里行间。 这是一本话题之作,也是一次难得的跨界书写。 -
一粒珍珠的故事
她出生在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家庭,青少年时代曾接受西方教会学校的教育; 上个世纪30年代,她是在燕园读书的摩登女性,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校园里,吸引了众多的追求者——著名作家萧乾也是其中之一,他们之间的友情保持了一生; 1938年,她作为仅有的两名女性代表之一,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世界青年大会,在北美数十个城市宣传中国抗战,其间遭遇到来自加拿大青年的痴迷情爱; 这样一个浪漫的知识女性,在学成归国参加抗战的途中,多次与日军的刺刀擦肩而过; 她是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在上海帮助过无数穷苦无助的人: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爱恨和沧桑,她仍保持着一份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不熄的热情,九十五岁高龄时写下了这部记录她歌笑悲哭的非凡一生的自传…… 本书是2004年中国十大健康老人第一名———95岁高龄的刘德伟女士的自传。她是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从孩提时起,她经历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虽经历坎坷困顿,却一直保持着平和宁静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在其晚年,她将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文笔流畅、朴素、真实、动人,使人感受到这“一粒珍珠”纯净柔和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