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
编辑推荐
★ 博物版《玫瑰圣经》,国内仅有的文字详解版!最清晰、色彩还原度最高的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珍藏全套图谱首次授权国内出版,“世界玫瑰大师”王国良花费十余年对书中玫瑰进行考证与详解,兼具艺术鉴赏性与科普价值。
★ 《玫瑰圣经》由有着“花之拉斐尔”之称的法国植物画大师雷杜德花费20年时间所作,共收录169种风姿绰约的玫瑰,因兼具强烈的艺术性与严谨的科学性,被后世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共出版200余种不同语言版本,在历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及价值。
★ 完整收录《玫瑰圣经》中的169幅图谱,中国迄今唯一“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得者王国良花费十余年,精选85种经典玫瑰品种,对其加以考证与详解。首先,剔除原版中过时的旧称,修正不确切的俗称,据其品种、形态、分类等,最终确定恰当规范的名称,便于国内外交流使用。其次,用简洁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种玫瑰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命名缘由等,并增补从世界各地寻得的高清玫瑰照片,与图谱进行对照,帮助读者跨越时空,清晰辨认画中的玫瑰,以博物精神对每种玫瑰进行鉴赏。另将剩余84幅图谱集结成册,做成竖翻本的形式,便于读者收藏鉴赏及绘画爱好者临摹。
★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珍藏全套图谱首次授权国内出版,为国内最清晰、色彩还原度最高的图片版本。目前《玫瑰圣经》在世界范围内尚存成套者仅有三套,此为其中之一,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 作者早前在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中国月季,世界的月季”这一关于月季起源与演化的研究结论,通过《玫瑰圣经》首次以系统化、图像化、档案化的形式得到印证。西方所开创的现代月季,其实是在中国月季的基础上培育而来的。对中国人而言,它使得中国月季的身世得以拨开数千年的云雾,对于追溯月季发端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
★ 全彩四色精装,封面烫金起鼓工艺,尽显玫瑰高贵典雅之风范。附赠约瑟芬皇后同名玫瑰香味装饰画,将特别定制的玫瑰香,永久封存于图谱之中,只需在玫瑰上反复摩擦几次,即可闻见淡淡花香,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专属定制礼盒外包装,防护升级,走心文艺,实为收藏送礼之佳品。
《玫瑰圣经》由植物画大师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耗费20年时间创作而成。书中收录的169种珍奇玫瑰,绝大多数来自约瑟芬皇后的玫瑰园。他笔下的玫瑰,既有文艺复兴早期静物画之构图,又有细微形态特征之渲染,更有绚丽色彩之还原,《玫瑰圣经》也因此被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成为后世公认的举世无双的玫瑰图谱。
本书由中国迄今唯一“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得者、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副会长王国良花费十余年所作。作者从《玫瑰圣经》中精选85种有代表性的经典玫瑰品种,对其加以考证与详解,对原版中过时的、不准确的名称进行修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玫瑰的起源、命名、特征、分类等,并增补其从世界各地寻得的高清玫瑰照片,与图谱进行对照,帮助读者跨越时空,清晰辨认画中的玫瑰,以博物精神对每种玫瑰进行鉴赏。
-
海贝与贝币
★ 尚未上市即引起媒体热议,入围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
★ 穿过传统中国史的缝隙,书写一部藏在海贝里的全球史
栖息在马尔代夫群岛周边海域的软体生物——海贝,从史前时期开始,就被货贸至亚非欧大陆的各个区域,并逐渐转变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货币。作者从这一微小的海洋生物着手,把从考古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碎片拼凑起来,以全球史的视野,对亚非欧大陆内外的贝币进行了考察,描绘了一个奇妙且引人入胜的贝币世界,展现了一部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海贝与贝币》描绘了在两千年时间里,以贝币为媒介的市场是如何将语言复杂、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合为一体的,而全球资本主义又是如何终结这个世界的。全书按区域展开分析,同时又超越区域的界限,结合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种叙事体系。海贝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将陆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联系起来的贝币世界,则为全球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荣誉】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有关海贝的传奇,还是一部由贝币交错串联起来的全球史。这是杨斌教授的一部世界史力作:它既向我们展示了贝币在全球体系内作为支撑性基础货币的区域和地方性特色,又揭示了它在东半球传播的广度。从海贝本身到其作为货币的兴衰,本书描绘了一幅它在东半球六个区域内传播的历史画卷。
——帕特里克·曼宁,
匹兹堡大学安德鲁·W. 梅隆讲席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
杨斌的《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是迄今为止对这种主要货币(贝币)最全面的研究之一。它建立在坚实的历史资料之上,必将与万志英的《财富之泉:11~18世纪中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等作品一样,成为货币史上的经典。《海贝与贝币》应被放在全球历史学家和货币史学家的书架上。
——丹尼斯·O. 弗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研究人员和教员若在他们的书目和课程大纲中加入这一研究成果,定会有很大收获……世界史的学生和教员在用海贝拼凑我们全球历史的碎片时,会从这部重要的作品中获益匪浅。
——埃里克·施皮雷尔,美国马萨诸塞州格罗顿学校助理教师
-
动物去哪里
◎获奖记录
☆ 2017年英国地图制图学会综合大奖
☆ 约翰·巴塞洛缪专题地图奖
◎编辑推荐
☆ 用GPS跟踪器在非洲追踪被盗猎威胁的大象,用记录磁场强度的项圈揭示獾在地下洞穴中的活动轨迹,让粘上传感器的海豹代劳传回南半球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数据……本书呈现了跨国、跨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以数据采集的不易、科学家的坚持与不断尝试,为动物研究工作、公民科学项目和纯粹的好奇之心导航。
☆ 12开精装全彩印刷,内含3幅大地图拉页,覆盖三十多种野生动物。收集全球科学家提供的一手数据,梳理学术期刊与在线数据库,为读者处理海量数据,再以直观且极富设计感的可视化手段,用图解形式示踪动物的去向,为陆地、天空和海洋中的每一个生灵发声。
☆ 简体中文版由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的专业译者操刀翻译,准确地传递内容与数据之外,也结合国内保育现状,鼓励读者在数据的启发之下思索如何应用数据。本书既适合开卷领略自然之奇妙的初入门者,也适合正在进阶的自然观察和博物学爱好者,还有当下就在追踪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专业人士,书中的制图、信息图也可以给数据分析师、可视化分析工程师等带去灵感。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位置都可以通过x,y,z坐标轴来表示,动物的位置也是如此。而随着卫星、雷达、DNA测序、红外相机、各类传感器和手机应用的出现,曾经只留在地上、空中和水里的物理痕迹,已经能通过这些设备传入计算机的硅基芯片。当野生动物研究者开始和工程师合作,人类对动物运动和去向的好奇心不再仰赖偶然事件和为数不多的人工记录数据点,而是能收集到数以十亿字节计的行为、生理和环境数据,再加以处理和分析。
本书由地理学家詹姆斯·切希尔和设计师奥利弗·乌贝蒂合作,通过可视化数据,带领读者见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通信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的小型化发展,如何让我们更近距离、更全面地追寻豹子、斑马、狒狒、鲨鱼、熊蜂和雪鸮等的行踪,又如何通过动物传回的数据认识前所未见的自然,并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保护地球。
◎名人推荐
充满美感且激动人心,这是科学和图解的绝妙结合。逐页翻阅能体会到一种探究的乐趣。
——E. O. 威尔逊
这本书既精美又饱含信息量,还让人很有启发。毫无疑问这本书会在野生动物和野生栖息地保护方面助我们一臂之力。
——珍妮·古道尔
◎媒体推荐
《动物去哪里》通过精美的形式展现了新技术在动物迁徙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拓展了我们的认知。
——《科学》
近些年来,动物运动追踪技术已经能从越来越远的地方为我们传回越来越多的细节信息……切希尔和乌贝蒂沉浸在海量的数据中,为我们提炼出50张漂亮且细致的地图,示踪了动物们游荡的轨迹。
——《美国国家地理》
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创新技术能如何拓展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金融时报》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侦探故事。数千年来,人们根据动物的足迹、排泄物、羽毛、破坏的植物和巢穴来追踪动物,现在有更多新技术加入了这些追踪之旅。你需要打开本书,看看有哪些技术分别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做到。
——《新科学人》
-
森林之花
玛格丽特·米不仅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植物学画家,更是一位勇敢的亚马孙雨林探险者、 一位传奇的女性。
1956年至1988年,玛格丽特·米一直对神秘、瑰丽的亚马孙森林所魂牵梦绕,15次深入雨林,进行了动人而危险的探险。
在《森林之花》中,她真实地记录这一次次的探险历程,讲 述 了她作为植物学画家的工作:如何在原始森林艰难寻觅美丽的“森林之花”,创作了大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植物学画作,同时对沿途遇见的花卉、树木、鸟类、动物、原住民做了诗意而细致的描述,生动再现热带雨林瑰丽的面貌、迷人的魅力与原始的风土人情。
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她在目睹急剧消失的热带雨林后,多次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忧思,并因此闻名于世。
书中还收录了玛格丽特·米160幅精美的植物手绘、素描以及相关照片。
.
玛格丽特·米有着水彩绘画极高的天赋,又对亚马孙植物充满热情。
——英国菲利普亲王
很多人去过亚马孙流域,很多人画过亚马孙植物,但玛格丽特·米的造诣远在这些探险家和艺术家之上。她带着水彩,亲历、见证并征服了那个地区。
——吉里安·普兰斯(英国植物学家、前皇家植物园主任)
玛格丽特在旷野中安静而低调的声音是呼吁环保最洪亮的声音之一。
——理查德·舒尔特斯(美国植物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玛格丽特·米用一支画笔和一把手枪守护了亚马孙森林。
——《金融时报》
与伟大的植物探险家一样,米氏对亚马孙雨林及其植物、原住民有着深刻的亲和力。在这本巨著中,她对动植物做了优雅和精致的描绘,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并附有照片和她大量的旅行日记。米的文字充满了植物学的信息和冒险与艰辛的故事,与她的绘画一样引人入胜。
——唐娜·西曼(《书单》杂志编辑)
-
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第一辑)
◎ “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亲笔作品
◎ 史诗般的博物之旅,开启尘封在时光中的荒野之美
◎ 95幅珍贵历史照片,揭示博物变革时期的点点滴滴
◎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审校推荐
◎ 简约硬函套+雅致圆脊精装本,兼顾阅读与收藏
20世纪50年代,年轻的大卫·爱登堡与伦敦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结伴而行,前往圭亚那、印度尼西亚、巴拉圭等地寻找珍稀野生动物,制作出里程碑式的自然纪录片《动物园探奇》。博物学从精英走向大众的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第一辑)含《丛林飞行》《寻龙之旅》《蝴蝶风暴》三本图书。在这三本优雅而风趣的博物游记中,大卫·爱登堡用他独有的睿智语言,引领我们踏上当年那些曲折动人的探险之旅。他和同伴驻扎在荒野和原始部落,一边追踪威严的科莫多巨蜥、神秘的大犰狳,一边处理复杂多变的地形、难以预测的天气,记录尚未被工业文明侵蚀的自然奇观和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经久不衰的作品,标志着爱登堡七十年荒野生涯的起点。他以博物探索变革时期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唤起了我们对自然及生命的深厚敬意。
【媒体评价】
本书令人铭记爱登堡所起到的先驱性作用,以及他面对的那些令人捧腹的困难……100年前,我们从戴着遮阳帽的无畏探险家那里了解异域生物;如今,我们则跟着娴熟、专业的电视制片人学习。大卫·爱登堡引领了风向的转变,而这本书里满载着变革时期发生的趣事。
——《每日快报》
若想对老派探险家的旅程感同身受,想了解我们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已经走了多远,就可以读一读这部杰作。
——《纽约时报》
一位优雅而风趣的作家。
——《泰晤士报》
-
日本核殇七十年
★一部反思从广岛核弹爆炸到福岛核泄漏的核灾难启示录
★回顾日本“核”文化和社会事件,揭示日本“核观念”嬗变的真相与内幕
★从所谓核爆受害国变成核泄漏危害国,再现“3·11”破局前日本的“核”精神史
★内容简介
《日本核殇七十年》是日本文化学者川村凑探讨日本经历原子弹爆炸到福岛核电站泄漏近70年间日本关于“核”的文化史。以日本战后到当代的“核”文化和由此产生的“核”精神史为中心,从有放射能的怪兽哥斯拉电影、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黑泽明的电影《活人的记录》、大友克洋的科幻动画《阿基拉》、文学作品《死之灰诗集》等与核有关的电影、动画和核爆文学入手,穿插现实生活中的反核运动事件、核能集团的黑暗手段以及各种核电站事故等内容,回顾和总结了在日本从核弹爆炸到核能利用历史过程中文化人、普通民众和政府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通过对这些在文化作品、社会思潮以及现实事件的认识变迁和行为变化,折射出日本人对于“核”既恐惧又崇拜的矛盾心理。
★知名推荐
本书作者把原子弹和核能视为统一的存在,从电影、动画、文学等多元角度回顾了日本战后的“核”文化史。而贯穿这一文化史的则是长期以来日本人恐惧核武器的心理和错误的核能政策。 ——日本文化研究学者 田中优子
日本战后未能在核爆和核能问题上进行全面反思,而作者通过追溯“核”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中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核问题的有用资料和思考。
——日本文艺评论家 纸屋高雪
该书的观点很明确,即我们对“核”的态度:一方面是对不可知事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于使用该事物的憧憬。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并不清楚其本质,却还是会崇拜它。但事实是不摆脱这种暧昧性,与“核”共存便难以实现。 ——日本书评人 泷本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