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林精灵
在森林里的木屋,有两个精灵一样的女孩,她们以雨林为家,和雨林里的动物、植物一起长大;她们不用上学,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她们摘果子喝花蜜在树上盖房子,过着纯天然的生活……她们不是无忧无虑的森林公主,而是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助更多的雨林重新站在这个地球上。 这不是一个童话,这是真实版的阿凡达。 杨澜倾情作序,许戈辉感动推荐,英国卫报专题报道,凤凰卫视“与梦想同行”隆重推出。 编辑推荐 我们以为世界就应该是: 爸爸妈妈、雨林、兰花、小象、露水和花的香…… 林妲和宛妲来自热带雨林,从小生活在森林里的木屋。 她们每天爬上心爱的鸡蛋花和荔枝树,在树上摘果子盖房子; 在藤蔓上跳舞,在树的臂弯里荡秋千; 她们用林子里的果子做颜料画画; 因为小鸟蝴蝶松鼠的欢乐而弹琴; 雨季,和牛蛙一起组建合唱团; 夜晚,听着蛤蚧的叫声入睡。 …… 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向往这样的生活。 -
狗的故事
《狗的故事》指出“哈利的真正天赋就在于他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我们对他书中人物,还有狗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哈利让我们明白了,生活是多么的欢乐且不可预知。”“哈利有一种能力,可以用他那看似不起眼的关于宠物及其古怪主人的故事轻而易举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们带回到约克郡溪谷那片美丽的世外桃源。” -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著名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康奈尔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的一生中与大自然相关的一个个小故事。 阅读《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生活系列: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中这些温暖而精彩的故事,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你也能像缪尔一样和自然做朋友,做一个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孩子。 你还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我的自然体验”。这些体验可以是一些简短的文字、一个小故事、一幅画或一首诗。不要担心写得怎样,画得怎样,因为记录自然体验的作用在于帮助你去更好地观察万事万物。 -
博物人生
本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威尔逊。其实,博物类科学门槛相对很低,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 -
惊奇之心
本书是作者五十岁时创作的一部自然散文集,也是作者短暂人生中最渴望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再现映射于内心深处的自然——色彩奇异的菌菇、奇形怪状的地衣、海胆壳上的小刺、昆虫交响乐队神秘的合唱……全书如轻轻的耳语,诠释发现之美。“感知”是真正的热爱。作者认为:“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作品秉承宁静恬淡的基调,将作者的自然观、哲学理念、教育心得融入诗一样的文字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最为青睐的“惊奇之心”的深远影响。 -
仲夏夜探秘
仲夏夜的大自然因为光线不足而显得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素有“鹰眼”之称的徐仁修却有意探索夏夜丰饶的秘密,他经常在夏夜的山林荒野间进行观察,乐而忘返,并用双耳补充夜间双眼的不足,终于获得了自然丰厚的回报。本书以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作者在荒野大地上的“诗意的奔走”,写出了作者仲夏夜漫游在山林间的趣事与深刻的感动。 我们的时代,科技进步在昂视阔步地引领人类前行之时也导致了自然的退隐和个体感觉能力的日渐萎缩。徐仁修以“大自然情人”的灵性探寻仲夏夜荒野的奥秘,恢复了现代人感觉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因此,这本可读可赏的隽永之书可以说代表了现代人回归自然、恢复日渐退化的自然潜能的某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