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丛里的求索
从王晓明先生那执着的《刺丛里的求索》中我读出了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意义。他那种寻求自己精神支柱、渴望重建自己健全的精神家园的努力令我深深感动。尽管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点心灵共鸣太微太弱,也许我的回音会像一阵风一样忽然无踪无迹;尽管我知道在这个被物质保卫着的世界里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我们也许徒劳的努力会被击得粉碎,但我依旧相信这种不懈的求索是我们作为一个健康的人都因该追求的高层次的生命意义。“中国的知识分子及其精神创造的事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从精神的需求,从我们的对生存意义的把握,对健全人格的理想看今天的现状,你的感觉如何呢?”“如果不是无奈、失望、彷徨,甚而痛苦,甚而想起来解除这种危机的话,而依然是麻木、迟钝、无谓,甚而没有一点感觉上的变化,甚而还加深这种危机,那么我们的还有什么意义呢?”该愤怒的时候我们自嘲,该羞耻的时候我们庆幸,该忧伤的时候我们茫然无觉,该蔑视的时候我们诚惶诚恐……我们该如何恢复正常的感觉、正常的思维呢?回到诗中去,回到文学中去,回到一切真正杰出的艺术作品中去吧,这不单是为了获取审美的愉悦,更是为了挣脱卑俗的生存状况。我们还是应相信鲁迅先生的话,“即使前面没有路,也要跨进刺丛里走走。”惟有那苦苦追索的精神,那竭力发掘和维护人内心的价值的态度,才是真正值得培养,值得代代相承,赓续不绝。 -
李健吾批评文集
-
我们并不孤单
假如我能有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白活一场;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或者帮助一直昏迷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它的巢中,我便没有虚度此生。我们,并不孤单,我们,don't stand alone. -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在说二十世纪时,我也不会去预示二十一世纪初,更不会去预示整整一个二十一世纪。我没有像某些人那样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而不可想象的世纪。我也不会说:二十世纪戛然而止,中国文化从此别开生面。我倒相信:一切是模棱两可地跨进二十一世纪的大门的。时间的绵延性质,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含有昨天,并含有明天。在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绝无边缘,更无清晰的边缘。流逝是必然的,但却是以滚动的方式前行的。 -
此时的事物
本书以文雅、自由而富有激情的笔触,探查了文学和存在、语言和伦理、消费和身体等关键词之间的隐秘关系。作者崇尚创造,呵护慢的美学,寻找散文的心,张扬灵魂叙事,所涉及的领域虽然广阔,但其核心却一直集中指向语言和精神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这一基本视阈里展开。无率是文学的图景,还是内心的追索,作者的言说都关乎存在,关乎美与感动,关乎永恒的基本事物,关乎消费世界里的意义疑难,关乎心灵中的每一次细小转折。这样的文字,已经超越了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视野,它更像是一个思想者在其思想旅程中所留下的动人的心灵印痕。 -
批评的旷野
本书收录作者近几年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就中国当代文学最新的审美动向进行阐释。由于作者带着比较明确的主题切人当下文学现实,因而这些系列文章自成体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理论和当代文学创作动向的独到阐释。 本书分为“理论的张力”“后现代反诘”“做文字的情人”三辑,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的展开,对后殖民理论与知识分子的学术立场,对纯文学的当代命运以及大众文化的解放压迫与解放的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对当代一些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作展开阐释,表现出作者对小说艺术经验的独到而细微的感受,对当代文学的个性和风格标志的敏感把握。作者贯穿始终的是强调一种在时代剧烈变动中文学所具有的超越性立场,敢于肯定那些并非大众化的有品质的审美价值。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对艺术的敏感性使得本书在思想和艺术才情二方面都得以兼顾,既有学理含量又不失思想锋芒,文笔优美,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