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by Peter Medawar (Basic Books). The titan of 20th century molecular medicine gives well-meaning and funny (in the British sense) advice on (from the chapter headings): How do I tell if I am cut out to be a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 - What shall I do research on? - How can I equip myself to be a scientist or a better one? - Women in science - Aspects of scientific life and manners - Of younger and older scientists - Presentations - Experiment and discovery - Prizes and rewards - The scientific process. Some details of the 25-year old book feel out of date now but it still is an excellent companion up to your first faculty position. See the following quote: "A novice must stick it out until he discovers whether the rewards and compensations of the scientific life are for him comensurate with the disappointments and the toil; but if once a scientist experiences the exhilaration of discovery [...] then he is hooked, and no other kind of life will do." -
大分裂
本书是世界著名学者、《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人》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著作,旨在探讨人类社会物质进步与人类道德发展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一切宗教、政治、法律等都无法解释人类物质进步与人类道德发展的不同步现象,如人类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物质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倒退,19世纪泛滥的殖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各种暴政等等都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而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又给西方带来了犯罪升级、家庭解体、信任危机等各种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福山认为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生物学趋向使然,即随着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个大的调运过程。只有根据人类物质进步的现实不断进行社会调适,才能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秩序。 -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的翻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从古罗马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1世纪欧美几个国家翻译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此次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了附录,并纠正了第一版的谬误。同时增加了大量内容,代表吸收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我国乃至华文地区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翻译史的专著,该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叙述简洁,可读性强。适于大专院校外语和翻译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次增订保持了原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西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对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在以后各章中,分时期、分阶级对西方翻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全书注意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也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
好研究怎麼做
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挖掘到什麼程度?更棘手的是,決定研究問題之後,你要如何根據證據、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問題? 這是一本解開「問題意識之謎」的書,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娓娓道出「好問題」的形成過程,以及「好研究」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更特別的是,本書討論了許多人都曾經歷、但很少被認真看待的「研究焦慮」。 透過這本書,你將了解真實的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將發現,在學術的旅途上,你並不孤單;你的煩惱與焦慮,其實有更正面的因應之道。 本書特色 分析經典著作:以涂爾幹、韋伯和馬克思的著作為例,示範理論和方法的整合,以及多重探究典範的創意使用。 討論研究中的焦慮:探討了每個人都會經歷但卻很少人討論的「研究焦慮」 分析不同典範的著作:以多變項、詮釋、歷史三種典範的經典著作為例,分析這些著作如何提問,還告訴讀者如果換成另外一種研究典範,會問什麼不一樣的問題,分析的著作包括《精神病院》、《第二輪班》、《獨裁與民主社會的起源》、《自殺論》、《新教倫與與資本主義精神》、《霧月十八的路易波拿巴》、《種族重要性的衰微》、《美國種族隔離》、《法國的工作與革命》 實際操作示範:以「福利國家」及「革命」兩個議題的實際操作為例,一步一步示範如何運用多重典範設計研究與論證 詳細而豐富的延伸閱讀書單:列出了社會科學哲學、社會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與方法論、研究方法、歷史理論化、歷史社會學、探究的技藝等等領域的重要著作。 譯文精良:本書由擁有豐富翻譯經驗,本身同時也是學術研究者的王志弘教授翻譯,譯文品質精良、正確性高。 -
教授们怎么想
《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既让参与过评估或即将参与评估的学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投入大量心血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评价体系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为评审委员会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方法,使得委员会在评审学者的工作时有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说,这本书对学术体系里的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和借鉴。 如何评价学者的工作?如何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成果是否优秀?目前较为通行和有效的做法是实施同行评议(peerrevlew)制度。在众所周知的“同行评议”学术评价体系中,德高望重的教授通常秘密地对他人作品做出评判。只有那些在评审现场的人才确切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米歇尔·拉蒙特教授在《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中,运用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旁听同行评议过程及对参与者进行采访,系统而深入地为读者呈现了高校内同行评议的过程及影响评议结果的各种因素,为读者打开“同行评议的黑匣子”。 -
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
《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内容由主题论文、专题论文、一般论文、评论组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是中国思想的规正之路,也是人类文明的致中之途。《中国思想》辑刊以学术与思想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史研究角度推动对中国问题、中国思想与文化的深度研究,为中国的思想成熟与政治成熟作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