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苑笔耕集校注
:《桂苑笔耕集》是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的诗文别集。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他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十二岁时渡海入唐,唐僖宗干符元年(874)进士及第,历任溧水尉、淮南节度使幕府都统巡官,直到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归国,留唐达十六年之久。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造诣,韩国学界尊崇他为“汉诗学宗师”、“东国儒宗”,非常重视他在韩国文学史、思想史及中韩关系史上的重要作用。《桂苑笔耕集》二十卷是崔致远归国后自编的文集,是韩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汉文典籍之一,也是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代唯一传世的个人别集,有“东方文章之本始”和“东方艺苑之本始”之誉。该集的内容是收录了崔致远在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四年间所作的公私文翰与诗作,其中记录了唐末不少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保存了许多我国正史失载的原始材料,是研究晚唐历史和晚唐文学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流传久远,“浮迷”众多。其中两位超级“浮迷”林语堂、俞平伯的贡献,让其成为经典并走向世界:1924年,《浮生六记》由俞平伯整理标点并首次以单行本印行后,迅速广为流传;民国时期,《浮生六记》精彩片段被选入《国文》课本;1935年,《浮生六记》由林语堂译成英文,并相继被译成德文等多种文字。 -
武经七书(全二册)
《武经七书》基本包括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校定、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它阐述了一系列军事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凝聚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精华。不论在军事理论上,还是在战争实践中,它都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才圖會(全三冊)
《三才图会(上中下)》由明朝王圻、王思懿编著而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下册附录了全书的图名索引编例以及索引首字笔画四角号码对照表,介绍了明朝各种人、事、物的特征及用途等内容,是研究古代文集的重要作品之一。 -
朝野类要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朝野类要(繁体竖排版)》是一部宋代官场小型百科全书,“征引朝廷故事,以类相从”。全书共五卷,20小类,尤其详于官制、考试、礼制等方面,极富资料价值。整理者在点校全书的基础上,详细考述了《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朝野类要(繁体竖排版)》编纂者赵升的生平、成书经过、版本流传等,并通过对《四库》底本的细致比勘,揭示了《四库》馆臣改动底本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值得学界重视。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朝野类要(繁体竖排版)》书前有彩色书影,中间为文本点校与相关研究,书后有?引,使用方便,在已出的史料笔记中独树一帜。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原书共30卷。609条,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历法、她理、生物、农学、医药、文学、史学、考古、音乐、美术、军事、工程技术、宗教和法律等众多学科,堪称为“中国古代科技第一百科全书”。这部书不仅记载了我国11世纪中叶以前的很多珍贵的科学史料,同时还记录了作者自己对科学技术诸多问题的敏锐观察、精确实验和理性思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客观世界的深切关注和对日常技艺的应用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