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
選擇的自由
米爾頓.傅利曼,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認為經濟在政府不干預的情況下運作得最好。他長期任教於芝加哥大學,領導「芝加哥學派」的壯大,1976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選擇的自由》是傅利曼最具影響力、也最平易近人的著作,曾製播為同名的電視節目「選擇的自由」,1980年時在美國公共電視台(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連續播出十個星期,造成廣大的迴響。 在現代社會,自由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人們自以為是生活在自由社會。然而實際上,在台灣,大陸投資上限40%是不自由,政府管制油價也是一種不自由。結果,人們承受了經濟倒退的苦果。自由和人性有關,也和經濟學密切相關。 在本書裡,傅利曼夫婦要談的是經濟與人性自由的關係、市場的力量,還有政府權力擴大將會侵吞人們的自由和財富。出於一片好意的計畫,一旦有政府介入成為中間人,往往會帶來悲慘的結果。作者也提出這些經濟弊病的矯正方法──應該怎麼做,才能擴大我們的自由和促進經濟繁榮。書中的重要主題有: ※ 貿易關稅、物價管制會阻礙經濟成長。(第二章) ※ 社會福利應該怎麼做,才不會破壞人們為自己負責的誘因。(第四章) ※ 人生而平等,但必須釐清「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的不同。(第五章) ※ 政府過度補助公立學校的害處,並提出「教育券」的構想。(第六章) ※ 為保護「消費者」和「勞工」而設的機構,其效果往往與心存善念的原始支持者的本意相反。(第七、八章) ※ 通貨膨脹是什麼?它如何發生?又該如何解決?(第九章) 相關資料: 1. 「選擇的自由」節目片段,可參考www.ideachannel.tv/ 2. 張五常追思傅利曼: 弗里德曼追思?:?五常演? qzone.blog.qq.com/622006057/blog/1194865297.htm blog.ce.cn/html/72/105972-54924.html 3. 林行止談弗利民(傅利曼)? linxingzhi.blog.sohu.com/63157610.html -
达蜜经济学
這是個「達蜜」(.me)的時代。在科技不斷創新的氛圍裡,每個人都是媒體,在網路上,每個人都發出聲音,但是接下來呢? 我們花許多時間上網,這許多時間,我們在幹什麼?在撲浪、臉書貼文、打簡訊、玩Google?這一切代表什麼意義? 作者身為一個經濟學家,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經濟學部落格「邊際革命」的格主,還是個「資訊大胃王」,熱愛文學、音樂美術、美食等等。他想探討的是: ◎傳統經濟學是研究人對於客觀環境的反應,也就是人的行為; ◎再深入一些的行為經濟學,加入心理學的因素,探討誘因、動機會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作者再加入「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的因素:每個人的神經組織結構都不一樣,這是唯一能夠確立每個人「主體性」的元素;神經組織結構體現在人們不同的認知方式上,尤其是我們如何處理資訊(包括網路的資訊、音樂、文字、繪畫、與人互動)。 人們在腦內編排資訊(mental ordering)的方式,會塑造出不同的品味、美學觀、對事物的認知,接著是行為。因此,他針對人們運用網路和接觸文化的模式,做了一番人類學式的觀察: ◎現代人熱中於「編排資訊」:在iPod上編輯歌曲或專輯、在網路洪流中搜尋整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第1章) ◎人們喜歡文化小品(文化的片段化)勝過文化鉅作:例如Twitter的推文、手機簡訊、Youtube上的歌曲、iPod……現代文化越來越以「小品」、小片段的形式出現,而被人們所擁有。(第3,4章) ◎自閉症者在認知方面的優勢(擅長於編排資訊),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第2章) ◎佛教vs.數位生活(第5章) ◎編排資訊的結果,「故事」就出來了;人人都喜歡有趣的故事,而故事需要編排、削減資訊;媒體更喜歡有故事的事件……(第6章) ◎福爾摩斯、赫曼赫塞、亞當斯密,他們有什麼共同點?(第7章) ◎一個人的美學觀念是如何產生的?跟我們的神經組織有關嗎?你喜歡的音樂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第8章) 作者特別舉自閉症為例,雖然這些人通常被認為「與人互動有障礙」,但是他們認知事物的方式具有某些長處(例如專注力強、常專精於某個領域),使得從歷史上到現在,許多自閉症者也非常成功。作者以自閉症者做為對照組,來探討人類的心智如何處理資訊。所以作者說,可以把這本書看成是描繪當代文化的行為經濟學,或是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 他的結論是:人們處理資訊的方式不同,或是專精於某個領域,這就是「達蜜世代」的競爭優勢。向內看(從網路、從我們的心智),現代文化越來越豐富,我們比過去更能夠塑造自己的生活,來達到最深層的滿足,從而對周遭事物做出貢獻。人們使用文化的方式,將會創造出自己的經濟未來,走出自己的路。 -
大腦操縱
為什麼全球市場正在衰弱退時,那些最關心股市的人反而深深陷入其中而無法脫身?當我們掏出錢包付錢購買可上網的電冰箱時,我們真的會在廚房上網嗎?在我們投下手上的選票時,我們真的知道各候選人的政策方向嗎?在自由選擇的表面下,我們真的做出了符合理智的決定嗎?為何我們總是消費不需要的東西?總是抱持無法實現的幻想?本書作者洛西可夫告訴我們:你被操縱了! 早在一八九○年代,人類視覺就被百貨公司所操縱,他們以各種顏色和光線,搭配各種玻璃和鏡子,試圖讓消費者對某些商品產生正向的情緒。一九三四年希特勒試圖獲得支持者擁護他征服全世界,還特地設計了鼓動人心的舞台布景,並用了一百三十具防空探照燈以煽動人民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宗教狂熱。 邁入了二○○○年,電話行銷已經從顧客的抗拒中歸納出八種反應類型,以提供推銷者一套促銷的方案。乃至今日的金融海嘯初期,我們總被說服在低點投入愈多,回漲時就賺得愈多……隨著人類心理研究的發展,我們的情緒愈來愈被控制和影響,卻可能尚不自知。操縱已經從有形的威力漸漸轉向無形的煽動,被操縱的決定已經演變成一種看似自發性、自由選擇的決定。 作者不空談我們是如何被牽著鼻子走的,反而深入廣告公司內部設計廣告時所應用的心理策略、深入政治和宗教造勢活動所操縱的人類情緒,細細分析人類的心理因素為何會被這些廣告或宣導所欺騙,為我們揭開他們是如何塑造出讓人信以為真的騙局。 作者為媒體理論大師麥克魯漢的接班人,長期投入媒體文化如何決定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更重要的是,他廣泛蒐集了各種資料,更具說服力。在這個稱作自由的時代,作者為我們揭示另一種新的恐怖操縱。想在新的操縱時代做好自我心理防衛戰,這本徹底剖析操縱伎倆的經典你不可不讀。 -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上下/平裝)
凱恩斯在《貨幣論》裡頭有一句話:「如果以貨幣為主線,重新撰寫經濟史,那將是相當激動人心的。」這部《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兩千年》就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的一番梳理和解讀。 作者朱嘉明是中國大陸在一九八○年代的「改革四君子」,受趙紫陽提拔,先後擔任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河南省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青年經濟學會負責人、《中青年經濟論壇》主編、中國西部研究中心主任、中信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朱嘉明在一九八四年籌辦「莫干山會議」,意氣風發,今天中國大陸金融界的一把手,如央行行長周小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都是當年在會議中登場的青年學者。 六四之後,朱嘉明流亡海外,先後在美國、澳州、東南亞各國進修、工作。二○○○年之後,先後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擔任工業發展官員,目前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任教。 在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著作,朱嘉明不僅思考當年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後,人民幣如何從沒有「含金量」、同時也不具備一般貨幣功能的通貨,走向市場經濟、進而發生通貨膨漲的過程,他更從歷史的脈絡,去看待貨幣在中國過去兩千年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秦始皇滅六國,中國從此走入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但其中當時的統治技術還不足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因而貨幣經濟這一塊,向來是歷朝歷代鞭長莫及的,也因此,中國的貨幣經濟向來表現出濃厚的自由經濟色彩。而秦朝本身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統一幣制,造成通貨緊縮,「錢貴物賤」。 中國向來是以政治力量的強弱來評判一個朝代的表現。所以像南宋,一般認為是不及格的朝代,但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來看南宋,由於南宋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所積累的財富足以支撐與蒙古長達三十年的軍事對抗,甚至,在蒙古滅宋之後,宋朝的貴金屬財富成為蒙古維持一個橫跨歐亞帝國的資本。 像這樣不同於一般看待歷史的見解,在書中處處都是。而這本書就現實層面最重要的關注在於: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法幣改革以失敗告終,且為人民幣登場鋪了路。在作者眼中,人民幣是法幣的一種延續,而其基本想法都與凱因斯的貨幣思想相關。 目前的人民幣是一種「雙重」壟斷的貨幣,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和對支持人民幣的物資資源的壟斷。人民幣成了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國家信用的紙幣。在人民幣制度下,中國人民財富的形態只有人民幣,而人民幣為國家壟斷,國家透過人民幣供給數量和物價的不斷變動,實現國民財富的重分配。 在這樣的情形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能否取代美元,以及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都存在許多變數,本書在這部份,恰可提出多角度的觀照。 -
致命的均衡
這本經濟學推理小說,是由兩位美國經濟學教授所合寫的,他們自1978年開始合作,至今已完成三本,是經濟學界絕無僅有的大膽嘗試。三本書共同的主角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亨利.史匹曼,他在書中將遭遇離奇的兇殺案,而運用經濟學的常識推理,漂亮破案。 年輕有為的哈佛大學經濟系助教授丹尼斯.高森,獲得了系上提名,正要展開終身教職的審核,但是擺在他眼前的卻是死路一條——高高在上的教評會駁回了提名,而高森自殺身亡。 一個機會成本問題: 他真的是自殺嗎?一位前途光明的年輕學者——不論是否留任哈佛,都有大好前景等著他——竟然會認為自殺的機會成本(考量到他未來可能的發展,這成本可說相當高),比無法獲得終身職的情感成本要低,這樣的計算實在是匪夷所思。 還是效用問題? 然後教評會的兩位成員遭到謀殺,經濟系的亨利.史匹曼教授很清楚,兇手就在委員會成員之中,但是哪一位傑出的教授,會因為謀殺一、兩個(或三個)同事而大幅提高效用(也就是幸福與快樂)呢? 媒體名家推薦: 主角亨利.史匹曼的長相和說話方式都很像傅利曼,差別只在他是在哈佛教書,而不是芝加哥大學。他總是把握每一個機會,解釋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他將如何解開教評會的謀殺疑案呢?這是基礎中的基礎,我親愛的薩繆爾森。 ——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MIT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個引人入勝、構局嚴謹又充滿趣味的懸疑故事,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比這更愉快、更不費力的方法,可以吸收到充分的經濟學知識。 ——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以低成本的方式學一點經濟學,本書達到了令人愉悅的均衡。 ——《華爾街日報》 史匹曼總是從個體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闡述人類的行為動機,理論與實際雙管齊下,揭露人性的脆弱、貪婪,但是也會克制野蠻的行為。供需法則是他口中『基礎中的基礎,我親愛的華生』,教評員就是他大展身手的貝克街寓所。除了諷喻的描述與娛樂性的內容,小說中充滿了極具啟發性的經濟學原理解說,和作者的前一部作品(邊際謀殺)一樣。就算對凱因斯的理論不甚了了,只要是會用支票簿的讀者,都能夠盡情享受這本小說。 ——《出版人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