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作者曾在那里生活过,亲眼看到希特勒是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茫然不知所从的民族的独裁者的权力,后来又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进行征服的。 -
奇迹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奥地利,反犹太人的潜流已悄悄逼近。犹太小男孩布鲁诺敏感地觉察到和睦的家庭正渐渐被压抑的气氛笼罩。布鲁诺的父亲是功成名就的作家,由于犹太身份遭到报刊舆论的恶意攻击,这使一直白视甚高的父亲性情大变,最终逃避现实,抛弃妻儿,投奔到位尊权重的男爵夫人裙下。 布鲁诺伴随坚忍的母亲尽力帮助身边的同族人,直至在犹太会堂集会时被出卖送往集中营。二十年后,布鲁诺从耶路撒冷重返奥地利故居,他期待的故友旧邻对他似有若无的回避使他深受震撼,那段特殊历史在人们心中烙下的创伤和悔恨并未随时间消逝…… 全篇小说没有正面描写纳粹的迫害,而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人性在沉重历史背景下的种种表现:坚忍、背叛和逃避;在平静舒缓的描述中,能时时触碰到作家内心炽热而深沉的爱憎。 -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
纳粹起家的一个道德号召就是要铲除魏玛共和国的腐败,但是纳粹自己也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清明的政治。第三帝国的腐败是成体制的、自上而下的全员腐败。纳粹政权以腐败手段谋求体制的稳定,因此腐败行为受到纳粹当局的默许。即便少量腐败行为遭到了制裁,也只是为了纳粹党内小团体党同伐异的政治斗争的目的。弗兰克•巴约尔查阅了大量的庭审记录、新闻报道、党内报告等历史资料,他的研究揭示了纳粹德国的自我毁灭之路。 -
The Complete Maus
A son struggles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horrific story of his parents and their experiences during the Holocaust and in postwar America, in an omnibus edition of Spiegelman's two-part, Pulitzer Prize-winning best-seller. 25,000 first printing. -
钢琴师
《钢琴师》一书首先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为《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在波兰消散,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用朴素的语言和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以平淡而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经历。从天而降的战争,犹太人被像牲畜一样大批地转运和迁移,焚尸炉和毒气室里的魂灵,亲人的离散,疾病,饥饿和绝望折磨…… 神秘的生命呼唤以及最后的得救。所有这一切都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书中塑造的形象不同寻常的清晰……可是它的道德内涵更引人注目:什皮尔曼拒绝把任何人描写成英雄或魔鬼。”“《钢琴师》是一部关于幸存的绝好回忆录……纳粹侵略的生动画面、对犹太聚居区情况的再现、以及他全家人与那么多犹太人一起被送到集中营的情景,所有这些都使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什皮尔曼是技艺高超的作家。” -
杀心萌动那一年
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学生的难以置信的供状:他打定主意要杀死一个老纳粹。这种刑事犯罪行为的背景是1945年前后被人遗忘、业已湮灭在司法丑闻中的一段德国历史。 1968年的圣尼古拉节,一个柏林大学生在收音机里听到,宣判他最好朋友父亲死刑的纳粹法官雷泽最终被宣告无罪释放。他义愤填膺,决定放弃一切为好友讨还公道。 在准备刺杀计划的过程中,这个年轻人研究了朋友的家庭历史,进一步增强了采取行动的决心。特别是死者的遗嫣安内丽泽在1945年以后陷人了一系列的司法丑闻之中,这一切都呼唤他去复仇。他放弃了学业及和平主义的理想,甚至失去了女友卡特琳,一步一步走向他的计划…… 编年史专家弗里德里希一克里斯蒂安德里乌斯将一个动人的故事讲得环环相扣,他巧妙地把四个时间层面揉合到了一起,并展示了其中那些重要事件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