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百年建筑史
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近代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人手,探索上海近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轨迹。《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将寻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试图展示一部较为完整,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可供建筑、规划和历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箭罟好者阅读参考。 -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所选的老房子均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1999年初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今已重印5次。《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为全新修订本,作者杨嘉祐先生根据近年来收集到的最新资料及研究成果,对原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增补、并新增了25幢老房子。作者长期从事上海优秀近代建筑的勘定及保护工作,在他的娓娓叙述中,读者能对这些老房子的来龙去脉、世事沧桑有说细的了解。 -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本书系一部上海近代建筑的全景式论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外国建筑师和欧洲建筑风格的移植,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型,以及东西方建筑形式在上海的融合。对于二三十年代盛行于上海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复兴风格、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各国地域风格及其源流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考证,并有不少新的发现。全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书中还有上海近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附表以及上海近代建筑分布图。本书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广大建筑爱好者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优秀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 -
街道背后
地名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地名蕴涵着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面貌总是不可避免地一次又——次地“旧貌换新颜”。旧貌不在,但如果地名依旧,人们就仍能从这一线索中看到城市中那些曾经有过的一幕幕场景。只要“桃花依旧”,人们就还能依稀记得“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那一幕。历史地名,当之无愧地属于城市的无形文化遗产。不同于某些宏大的纪念性遗产,历史地名恰恰是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联结历史记忆和普 通大众日常生活的最好纽带。对于上海这座近代崛起的城市而言,租界的兴起、城市的扩展、道路的兴建,甚至很多社会经济、政治活动、重大事件,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地名中找到线索。无论是越界筑路还是江湾五角场的大上海计划抑或是国货运动,地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往的——幕幕历史。虽然乌衣巷早已风情不在,但只要地名还在,人们还是会回想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一幕。当我们无可奈何地看着逝去的城市旧貌,地名也成 了我们对这座城市记忆的最好寄托…… -
上海妓女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妓女史和性学史的研究专著。本书作者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和扎实的学识水平,搜罗了大量的中、西文报刊、档案资料和著述,对近代上海的卖淫和妓女现象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他从剖析高级妓女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状况入手,对近代上海的卖淫市场、卖淫场所及由此产生的性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再现了旧上海妓女风光而悲惨的卖笑人生以及这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的种种罪恶勾当。最后,本书还对历届上海政府管制妓女的失败及当时民间团体对妓女的救助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
上海史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记叙涉及到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它力图在短短几百页中汇集概括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其他中外大专院校持续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目的是要强调在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沉浸在当地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多方面研究的综合目标集中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或政治——上海史显得极其复杂。它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埠、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然而,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这部剧烈动荡的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追求现代性。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第一部分梳理了上海如何在开埠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活动中心,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发展的历史,第三部分以“一个时代的结束”为主题,主要讲抗战时期上海的痛苦发展,最后一部分以“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