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卜生戏剧选
本书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内容简介:“我站在Tronsmo书店门口,前额抵着门的玻璃,一边伸出脚去踢门。他们得放我进去。……那是早晨,太阳照在我的脖子上,暖烘烘的,但我不敢转身。” 当阿维德•杨森酒醉迷路街头,内疚与悲痛再次撞上心头。四年前,一场渡轮大火让他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而他,也本该在那艘船上。从那时起,活着仿佛变成一种惩罚。他的车、婚姻、与女儿的关系、与邻居妻子的出轨行为,一切都一团糟。时间也从那时开始静止,甚至倒退,阿维德不断的跌入往事与回忆中,又不停的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吵醒。他不断向痛靠近,逼视生命的伤口,终于找到重新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
喂,有人在吗?
一艘太空船穿越广袤的银河,向着一颗蓝蓝绿绿的星球一地球前进。来自艾尔乔星的男孩米加打开舱门,对着夜空大喊:“喂,有人在吗?”《喂,有人在吗?》是乔斯坦.贾德继《苏菲的世界》、〈纸牌的秘密〉之后推出的最新力作。故事场景从西方哲学的原乡欧洲大陆延展至无垠的外达空,叙述小男孩乔金和外星人米加的第三类接触奇遇。〈苏菲的世界〉提出了“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等问题:〈喂,有人在吗?〉问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可以说是一本“小苏菲”。作者透过深入浅出的童话形式,让奇遇之谜和哲学主题不断地碰撞,穿透梦境和现实,极具梦幻写实趣味,也展现出一个至为恢宏的地球观和宇宙观。 -
我站着,我受得了
豪格的诗学历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从象征主义到具体诗,从个人化到非个人化,不断在自然景色与梦境之间摆荡。豪格的诗深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富有东方意韵;语言质朴抒情,寓意深刻;对他来说,“几滴水”、“一粒盐”才是人类与世界最美好的联系,成为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抵抗和安慰。 他的诗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欧美有较大影响。2009年2月作家出版社将出版中文版豪格诗选《我站着,我受得了》由挪威汉学教授哈罗德•勃克曼和著名中国当代诗人西川联合翻译,将这位生前对中国醉心不已的挪威诗人介绍给正处于巨大转变中的中国读者。 挪威驻华大使司文先生:“我们很高兴这次能将一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挪威诗人的作品带回给中国读者,希望它能触发更多的中挪文化交流。” 作家出版社:“豪格的诗质朴、大气、简洁、迅捷,直击事物和诗理的核心,在风格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奇妙的遥相呼应。他的诗集的出版是中挪当代诗歌和文化交流中的一件盛事,必将令众多的中国读者倾心。” -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内容简介:一段刻骨恋情,一场灵异车祸,一次锋利诚实的内心剖白。斯坦和苏伦是一对人所称羡的情侣。斯坦理性、严谨、唯物且笃信自然;苏伦感性、热情、唯心且多愁善感。两人感情如胶似漆,前往山区甜蜜巡游。 深夜,热恋中的两人开车不小心撞倒一位披着红披巾的妇女,惊吓之余,二人迅捷逃逸。数天后,两人在林中漫步,竟与那位红披巾妇人再度邂逅,红披巾妇人面色安谧,并向他们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斯坦认为这不过是“自然巧合”,而苏伦却坚信那是“来自彼世的启示”……全无答案的惊惧与疑虑像夕阳西下时比利牛斯山阿斯普谷地间的巨大阴影,热恋瞬间瓦解,斯坦和苏伦黯然分手。 三十多年光阴瞬间飞逝。一个夏天,斯坦和苏伦在三十多年前分手的木造旅馆重逢,那道三十多年前的那道巨大阴影促使他们相约,用电邮的方式重析当年那件灵异旧事,从零秒宇宙到意识本原,从“你究竟相信什么”的终极之问,到“偶然是否必然”的智慧之困,已近知命之年的斯坦和苏伦虽已不再是昔日恋人,但却成为一对人生辩手。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的最新力作。在书中,作者以高段位的故事讲述力,糅合情侣、恋情、车祸等元素,从哲学的普遍性转至哲学的独特性,并就此展开有关爱情、理性和信仰的细腻探究,启发读者思考生命奥义,人生真谛。 -
披头士
这不是历史上那个伟大乐队的传记,也不是某个成了气候的乐迷对他们的缅怀。这是北欧文学奖获得者——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战后重生的世界正处在它的青春期,躁动和不安充斥着每个角落。四个51年出生的奥斯陆男孩迎来自己的青春期,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迷惘,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世哲学,但他们的命运还是因为深厚的友情紧紧缠结在了一起。 《披头士》,书名取自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所有章节皆以乐队曲目命名。故事的主角、叙述者金•卡尔森,在刚刚逃出奥斯陆高斯塔的疯人院后,于挪威耐索登区域的一栋避暑别墅内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四个奥斯陆男孩欢乐、叛逆、颓靡和重生的青春岁月,为读者呈现了那个充满激情、梦想与浮躁的年代。 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张力,文字充满年少轻狂的摇滚气息。同时,作者将四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与当时欧洲社会的动迁、文化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它所激发的欢笑、泪水和感触,让近几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挪威小说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