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自然死亡
★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
传奇法医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尸体会说话,每一个伤口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对死者的照护,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BBC诚挚推荐,亚马逊万人好评
“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如何死亡的?
从“9·11”事件、巴厘岛爆炸案、伦敦七七爆炸案,到亨格福德连环杀人案、戴安娜王妃车祸案等,《非自然死亡》记录了谢泼德执业至今所经手的国际要案,讲述了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
书中还详细呈现了一些颇受争议的案件的始末,例如杀婴、种族主义谋杀、伪装成正当防卫的谋杀等。谢泼德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找出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使无辜者沉冤得雪。
常年与死亡打交道,使谢泼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但是,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忠实地传达死者的微弱声音是法医的职责。
··
【媒体推荐】
令人揪心的坦诚。
——苏·布莱克女爵士(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
·
引人入胜,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泰晤士报》
·
读者仿佛亲眼看见谢泼德在挥舞手术刀。
——《卫报》
·
富有洞见,坦诚直率,满怀慈悲。
——《观察家报》
-
蚂蚁的世界
★“当代达尔文”、国际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冠顶明珠”之作
★蚁网站长、文津奖得主、动物学者冉浩,联袂青年昆虫学者高琼华、申健,隆重译荐
★国内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水哥”王昱珩 姬十三 倾情推荐
★回归威尔逊最擅长也最热爱的研究领域——蚂蚁,惊心动魄的蚂蚁探险之旅,揭开社会性昆虫的奇迹和奥秘
★赠送炫酷印银蚂蚁图谱卡片,一套9张,两套不同款式随机发送,百倍放大蚂蚁细节,纤毫毕现
-------------------------------------
【内容简介】
蚂蚁,是这个星球上最有魅力的生物类群之一。全世界大约有1.5万种蚂蚁,遍布陆地各个角落,而我们知之甚少。国际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一生痴迷蚂蚁,他将带领我们开启这场持续80余年的蚂蚁探险之旅。
从童年时期在亚拉巴马州森林中第一次与蚂蚁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岛、莫桑比克、新几内亚、多芬岛等遥远之地的旅程,威尔逊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选取25种典型蚂蚁,不仅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和组织,还介绍了它们如何通过信息素“说话”和认路,如何协作和战争,如何进化和改变历史,让我们认识到蚂蚁作为社会性昆虫的代表物种之一,如何“统治”了这颗星球。
威尔逊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蚂蚁世界。在研究“雄蚁不过是会飞的精子导弹”和“蚂蚁让老太太参加战斗”时,威尔逊雄辩地用火蚁、行军蚁和切叶蚁等物种考察论证。许多鲜为人知的蚂蚁跃然纸上:“白蚁克星”马塔贝勒蚁,非洲最凶猛的蚂蚁战士;哥斯达黎加的角窝蚁,世界上节奏最慢的蚂蚁;新喀里多尼亚的黄尾犬蚁,一度被认为灭绝,而威尔逊在2011年发现了它。
书中含有克里斯滕·奥尔细致入微的蚂蚁插图,以及威尔逊在世界各地探险的罕见照片。《蚂蚁的世界》是每一个昆虫和自然爱好者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
【编辑推荐】
★爱德华·威尔逊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回归起初让他心动的领域——蚂蚁,唤起他一生精彩斐然的蚂蚁探险之旅。威尔逊称得上是世界研究蚂蚁第一人,他的职业生涯建立在对蚂蚁的热情上,也正是蚂蚁的研究,促使他对社会生物学的构建。这本书将是你认识蚂蚁的领航之作。
★专业严谨的的翻译,呈现上佳译本。译者冉浩是文津奖得主、蚁网站长、动物研究者,并为本书倾情写序;同时联袂青年昆虫学者高琼华和申健,专业的翻译团队确保将本书原味献给国内读者。
★细致入微地认识25种典型蚂蚁,深入探索蚂蚁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了解它们如何用信息素“说话”和认路,如何分辨同伴的尸体,如何拟态伪装,如何对内协作分工、对外发起战斗等。这些物种包括红火蚁、内瓦蚁、大头蚁、响蚁、光泽速蚁、马塔贝勒蚁、黄尾犬蚁、长有陷阱颚的蚂蚁……
★蚂蚁身上藏着进化的奥秘,是推动世界运行的小生物,更是研究社会性昆虫的代表物种。蚂蚁拥有1.5亿年的历史,从恐龙时代幸存至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们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启示?甚至它们如何影响了《寂静的春天》的写作出版?
★30余幅蚂蚁手绘插图,百倍放大呈现高清细节,肉眼可见蚂蚁纤毫。赠送炫酷印银蚂蚁卡片,9张一套,两套不同款式随机发送。
-------------------------------------
【媒体推荐】
《蚂蚁的世界》是20世纪伟大博物学家E.O.威尔逊的“天鹅之歌”,一如《腐殖土与蚯蚓》是19世纪伟大博物学家达尔文的“天鹅之歌”。这两位大师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下了他们各自一生最为钟爱的动物——地球上“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两类生物。这一跨越时空的“巧合”,几乎是他们命中注定的。该书堪称科普圣手威尔逊众多著作中的“冠顶明珠”之作。
——苗德岁 演化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
博物学家是大自然女神的祭司,可是如今博物学家地位低下。成为科学家的博物学家通常不愿再承认自己原来的身份,但威尔逊例外,他不断重复和强调自己是博物学家,甚至把它用作自传的书名。在《蚂蚁的世界》中他再次回顾自己作为一名博物学家是如何锻造出来的。通过小小的蚂蚁来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理,这便是威尔逊一生的工作。他超级成功,每个少年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孩子们一定喜欢过什么,那么就保持自己的爱好,持续关注它、研究它,获得乐趣,收获成功。
——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威尔逊的这部作品颇具启发性,充满了对蚂蚁这一物种的洞见……威尔逊对他的研究主题、对科学方法以及对自然世界的热情,尽数体现在这场令人动容的蚁学历险中。
——《出版人周刊》
如果你想了解一种经常被误解的昆虫的自然史,你一定会欣赏这本《蚂蚁的世界》。威尔逊用谦逊而健谈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毕生所倾心的大自然的微小奇迹。
——《图书馆杂志》
爱德华·威尔逊在广泛的科学课题上的写作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和奖项。如今年愈九十的他基本上已从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中退休,但仍然笔耕不辍。这本书生动呈现了他毕生研究蚂蚁的探险经历和轶事,在内容和质量上保持了一贯的一流水准。
——《科克斯书评》
威尔逊对蚂蚁生物学和行为学的见解,展现了关于进化、生态学以及人类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自然选择所解释的更多启示,并建立了他杰出的职业生涯。《蚂蚁的世界》是一本富有张力和叙事性的小书,既有博物学家关于探险经历的动人描述,也有足够让读者警醒的科学硬知识。
——《经济学人》
-
技术大全
《技术大全》出版于1964年,涉及了进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香农对信息论的发展,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进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如今,莱姆过于超前的预言中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事物和现象已成为现实,阅读莱姆的最佳时机已然到来。正如莱姆所说:“《技术大全》是我所有这些论述性作品中唯一满意的一本。这本书已经活了下来,而且依然很有生命力。”
-
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
【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书籍装帧大师道格拉斯•科克瑞尔的《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因其对手工装帧的工艺及过程的详尽描述而备受赞誉,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从九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书籍的装帧方式,简明扼要、步骤详尽地描述了手工装帧工艺的几乎每一个方面——从折叠书页、选择纸张、上浆清洗、书口烫金、扒圆起脊、装封板制作、堵头布制作到多种不同的装帧方式与形态以及最后的装饰。第二部分则主要介绍装帧后书籍的具体养护。书中简单明了的白描图画更添吸引力和实用性。《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问世一百年间,仍然是关于手工装帧工艺最具价值的手册之一,依然保持着它的畅销度和行业标杆地位,现当代英国美国的版本随处可见。如今,中文版的推出,是对它的成功的致敬。
【编辑推荐】
道格拉斯·科克瑞尔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装帧大师。他的许多开创性技术今天仍然被手工装帧师和精美书籍的策展人所使用。在《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中,他详细介绍了手工装帧书籍的步骤、各种装饰技术,并提供了关于正确护理书籍的实用信息。这部简洁实用的经典作品,让人们从最伟大的从业者之一的独特角度看到手工装帧这一日益罕见的艺术形式的来龙去脉。
-
我们为何无聊
我们可能误会无聊太久了——
“人类的优势就在于无聊。”
《卫报》年度新知图书
-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但在某些时刻变得尤其危险;没有人能免受其害,只是一些人遭受更多。“无聊的人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为何无聊》从心理学出发,解剖无聊,而后解决无聊。
-
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
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
-
无聊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吗?
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
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
-
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
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
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什么是无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无聊有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与其和无聊做斗争,不如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华盛顿月刊》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聊,引人入胜,而且极具启发性。——《卫报》
一部简洁又充满趣味的无聊小史。——《泰晤士报》
(本书)完成了一个让科学发现和人文思想自由对话的叙述。——《三联生活周刊》
-
影响地球的100种生物
◎ 编辑推荐
☆ 百科全书式的科普作品
作者按照一套多角度的标准选出了100种生物,通过讲述它们的故事来展示出惊心动魄的地球生命史,包含了历史学、生物学、地质学、经济学等各种知识。本书开篇就讲述了病毒与人类的联系:如果没有病毒,或许就没有人类。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我们或许该重新审视人类与病毒的关系。
☆ 全新视角的生命故事
这本书既可以看作一部从生物学角度撰写的世界史,也可以看成一部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撰写的生物演化史。作者强调了一些微妙的因果关系,将世界的历史展示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读者可以领略到我们熟知的那些生物对地球和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生命。
☆ 引发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人类存在的时间在地球历史上不过是一瞬,却占据了生物史上的重要地位,近12 000年中所有在地球上蓬勃发展的物种几乎都是由于其对人类“有用”。人类在造就全球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环境问题、药物滥用、物种多样性减少等。如今的人们疲于应付这些危机,人类这个物种又将走向何方……
☆ 人人都能读懂的生物史话
本书条目简明,语言平实,插图生动,通俗易懂。以不同的主题构成14 章,以对每种生物的介绍构成一节,共100 节,配以400多幅精美插图,仿佛一百张精彩有趣的生物知识卡片,带给读者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用平实的语言带领读者踏上一段不寻常的旅程,追溯从生命诞生之初到当下的历史,探索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书插图精美,内容丰富,涉及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甚至与之相关的世界史。本书第一部分回顾了40亿年前至12 000年前的演化机制,讲述了现代人类出现之前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最为成功的50种生物;第二部分则评估了从12000年前至今,人类社会中的新兴演化力量,描述了经过“人工选择”发展起来的最为成功的50种生物;作为总结,第三部分提供了一套简单但多角度的标准,评选出100种生物并根据其影响排名。
◎ 媒体推荐
劳埃德在他的热情和好奇心驱使下,向读者呈现了每一位“参赛者”的纷繁历史。本书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使读者可以在赏心悦目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出版者周刊》
从大爆炸到今天,关于这个星球雄心勃勃的历史。
——《每日电讯报》
扣人心弦地重述有史以来最不平凡的故事。
——《独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