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动物园
世界文明的诺亚方舟,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观察家》杂志年度书籍 《爱尔兰时报》年度非虚构类作品
《自然》杂志年度选书Top5
这部伟大的作品汇集、界定、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动物珍稀插图,这本书是真正的宝藏。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深深感动你的脏腑,请走进艺术与美的纸上动物园。 ——《艺术简讯》
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
道德机器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机器人时代。计算机已经可以从事金融交易、控制电力供应和驾驶火车。很快,服务类机器人将能在家照顾老人,军事机器人可以投入战斗。温德尔·华莱士和科林·艾伦认为,当机器人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为了我们的安全,它们必须通过程序学会道德判断。在快速回顾了最前沿的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之后,两人主张,设计某种功能性的道德指令,让人工智能机器人习得某些基本的道德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并且,即便让机器人承担完全的道德责任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随着人类对道德理解的深入和完善,能接收复杂道德指令的各类服务型机器人将诞生。 本书基于人类道德判断和伦理的本质,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人类在设计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机器人的漫漫征途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未来数年内,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摆脱人类监管﹐自主做出决定,甚至走上反抗人类的道路!这种不确定性,将使机器人面临的道德风险日益凸显。无疑,人类迫切需要确保机器人的设计符合道德规范。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机器人呢?本书作者认为,尽管完备的机器道德智能体还很遥远,但是目前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开始建构一种功能性道德,从而使人工道德智能体(AMAs)可以具有基本的道德敏感性。由此,作者拟定了一个基础框架,为引导AMAs的工程设计任务指明了方向。 本书乃人工智能道德研究领域极具影响的名著,深受各国读者欢迎。
-
海明威的猫
一部欢快、前沿的基因入门书!
从DNA到多彩的生命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少迷人的故事?
近五年我们又取得了什么新发现?
全球精英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BBC明星主持人像脱口秀一样讲基因,帮你建立对基因的正确认识!
.
***内容简介***
大文豪海明威在1935年时养了一只叫“白雪”的猫,它是一只罕见的六趾猫。它的后代也有着相 似的六趾,而且目前仍然悠游自在地生活在海明威故居,吸引着大量好奇的游人。科学家们也注意到这种有着大爪子的猫,并且弄清楚了这种多趾现象的成因——基因的“调控开关”。这个开关遥控着一段基因,而这个开关比生成脚趾的基因小得多,它把科学家引入更微观的基因世界。
如果你问科学家近来在基因世界找到了什么,答案很可能是:更多的困惑,更多的发现。
“根据孟德尔的理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生物学家米诺在看到自己的实验结果时,难掩自己的惊讶和困惑,继而投入新的探索。我们课本上曾经言之凿凿的科学结论,背后浮现出越来越多的亟待解开的谜团。后天形成的特征竟然会遗传给下一代?洋葱的DNA数量比人类多5倍,这多出的DNA有何用处?人类单性生殖为什么是不现实的?……
在基因研究中,旧的权威已然松动,新的权威尚未确立,《海明威的猫》带你来到新突破降临的节点。作者阿尼从英国广播公司BBC科学节目主持人化身为背包客,走访世界各地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前沿科学家们,聊了聊基因的新发现。这是一部充满幽默对话的书,他们边开脑洞边调侃,从电子游戏聊到发育过程,从菜谱聊到DNA结构,从逛酒吧聊到蛋白质组合……就这样拼出基因科学的新版图,这或许也是通往未来新发现的地图。
.
***编辑推荐***
★幽默感爆棚!作者凯特·阿尼是剑桥大学遗传方向的博士、英国癌症研究所成员,也是BBC两档科学节目的主持人,你会看到她像脱口秀一样讲基因。
★脑洞大开、无比欢快!这里没有让人头大的术语,科学家们说的“科学段子”就把基因研究讲得一清二楚。
★基因如何为你编织生命的奇迹?知道你身体中的基因有多奇妙,将让你再一次爱上生活!
★“震惊了!科学家发现肥胖基因”——等一下,别被蒙了!不存在一个“肥胖基因”,也没有“自闭基因”“酗酒基因”……人们对基因的误解实在太多了,听凯特·阿尼给你八一八。
★癌症监测、非DNA遗传、人造生命……不论你是否准备好,基因研究都已经准备好颠覆你的生活,现在是时候去了解它们了!
.
***大咖推荐***
下次听到前沿科学家宣布新发现时,你肯定会激动万分——因为你读过了阿尼的这本书。
——《书单》(Booklist)
阿尼用谦逊与探索精神呈现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科学故事……一部有力、欢快、明晰的DNA与遗传学入门书。
——《科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专攻基因的科学记者阿尼以一种活泼不羁的笔调,探索了基因的内部运作机制。她的作品既迷人,又令人震惊。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在《海明威的猫》中,无论哪一部分都能立刻把你拉进它的故事——这本书能带来充分的阅读愉悦感,而且把复杂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有趣而中肯。
——马克•史蒂文森(Mark Stevenson,《乐观者的未来旅行》作者)
-
超越人类
人类的下一项重大突破——克服与生俱来的“缺陷”,战胜疾病与死亡。
------------------
随着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寿命延长到数百年,甚至摆脱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
在未来的新世界里,是否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技术带来的奇迹?科学 突破和技术创新,将如何帮助我们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缺陷”?我们会拥有一个被科技解放的未来,还是成为人工智能的奴仆?
本书作者、美国基因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伊芙·赫洛尔德,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细胞、基因疗法和机器人技术的相互关联,医疗技术将如何延长我们的生命,显著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书既从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角度探讨了医学前沿新技术的发展,也讲述了一些病患勇于尝试还未正式使用的新疗法的故事。
------------------
一本光芒四射的著作……这本书里关于“超人类科技”的描述,会让读者大开眼界,也许还会让一些垂垂老矣的读者懊恼,为什么自己不能晚生若干年,好亲眼见证书里的世界。
——《科克斯评论》(Kirkus)
-
社会机器
早在70年前,维纳发表了其旷世之作——《Cybernetics》。该书在中国被翻译为《控制论》,中文与“control”一词同义。但实际上,Cybernetics具有控制、反馈、通信、人机交互等多重含义。特别是,维纳敏锐意识到人与机器协作所组成的人机系统将具备强大威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认知计算等AI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各类虚拟助手如Siri、Cortana、Echo等的出现,人与机器的交互正日益变得频繁和紧密,某种程度上正在颠覆或者重塑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对此,欢欣鼓舞者有之,沮丧悲观者亦有之。《社会机器》一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读者充分了解这一社会变革背后的AI技术以及AI、社交网络和人类三者碰撞所产生的社会机器的内涵与外延。
该书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首先,作者从与人类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两个领域——医疗与游戏着手,为读者揭示出人类与计算机各有千秋,说明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人类与计算机在“思考”方面的差异性并试图探索两者应如何结合以造就社会机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之后,作者详述了人类与计算机各自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对此,作者认为,一方面AI技术可以在诸如增强人类决策能力、拓展人体机能以及影响我们与他人互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机器的某些局限性(例如获取世界知识以及准确使用上下文语境来帮助解决问题)亦可以通过人机接口技术实现的与人类交互来得以改善。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未来人与机器的共存模式必然是相互取长补短,协作共生(此即社会机器的内涵),并探讨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部署以及新兴社会机器的出现使得社会可能会面对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诚如本书作者所言,本书将使“那些对AI技术持乐观态度的人学习到足够的知识以理解技术真正承若了什么;哪些倾向于悲观主义的人看到真正的挑战是什么”。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必将深刻认识到我们正在大踏步迈入一个人与社会机器共存的新时代,我们要以激动之心、敬畏之心与平常之心共同拥抱这一新时代的降临。
-
牛顿的苹果
◎本书旨在消除从古至今那些有关科学的重大突破的迷思,为读者展现科学历史真实的画面。
◎本书视角非常独特,便于读者发散性思维,运用思辨,不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书运用辟谣似的讲述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20世纪的神话故事。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事件、科学人物,还可以了解科学重大突破的相关的细节知识,涉及面广,趣味性高。
◎本书26位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对自然科学史了如指掌,引用大量一手资料来证明推论,内容丰富,涉及到的科学史事件和人物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
一颗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从而引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及随之而来科学革命——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但这是真的吗?尽管不少历史学家已经根据确凿的证据推翻了这种说法,但是这类故事依然在我们的脑海根深蒂固,科学家单枪匹马改变世界的故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本书两位编者5年内陆续邀请了26位来自生物学史、医学史、地质学史和科学与宗教关系史等科学史和科学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就自己所擅长的专题各写一篇文章,挑战从古希腊到20世纪若干“科学迷思”普遍流行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