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杀死我最好的朋友
编辑推荐:
★一部让你笑泪横飞的黑色幽默短篇小说集。
★十五个看似戏谑却直指人心的故事:关于人生、爱情、理想、生存、婚姻、中年危机、年老、死亡……
★太离谱?太无厘头?不,这就是生活的另一重真相。
★随书附赠“入场券”式书签,十五出人间悲喜剧,你准备好入场了吗?本剧场无需静音,不禁拍摄。请抛掉理性,准备好你的笑声和眼泪。
★哭啊!笑啊!敬这个荒诞的人间!
○●○●○●○●○●○●○●○●○●○●○●○●○●○●○●○●○●
内容简介:
一对好兄弟均已年过七十岁,其中一人罹患老年痴呆,朋友不愿意看好兄弟灵魂被肉体囚禁失去尊严,决定履行年轻时的约定,想尽办法结束对方的生命;一个通过直播而被粉丝封神的小镇女孩,在粉丝们的要求之下,不断挑战极限;一个年轻人不惜卖掉自己的肾,偷父母的棺材本,骗女友的钱,只为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结果自己却成了电影的一部分……戏谑的背后藏着人性的复杂和荒诞,无厘头的同时又蕴含深意,读后让人深思。
-
西行影纪
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
是西陲民族在逝去时代里的光影史诗
也是庄学本的传奇一生
·
编辑推荐
◎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全面呈现一代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的摄影艺术
重新发现庄学本是学界公认的几十年来中国影像史学最重要的收获,本书旨在全面梳理这位“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的传世之作,为世人了解这位几被遗忘的摄影大师找到最好的读本。
庄氏生于上海,却志在西行,在军阀割据的年代,立志以考察边疆、旅行摄影的方法报效祖国,用形象的图片介绍祖国的大好山河和兄弟民族,以激励人民抗日保国的热情。入藏的幻梦虽破灭,但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
孤立无援,在盗匪出没的川、甘、青、康边地行走,还要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鲜为人知的风习与人物,以及绘制地图、搜集标本、记录口头传说——这一切其实绝非今日青年所想象的那般浪漫。历经战火,劫后遗存的文字与影像将向我们缓缓揭开近百年前西南边地的真相。
·
◎在光影中讲述西南边陲的史诗,在时空中重构民族的前世今生
庄学本的摄影是需要凝视的,他将一种文明与尊严的力量赋予了所观照的边地人民。而这份人性的尊严,长久以来不但为主流社会所忽视,更为在中国土地上“武装探险”的西方闯入者所践踏,却借由这数千张藏在档案袋里留存至今的老照片,令近百年后的我们肃然起敬。
眉目俊朗的康巴青年、纯真无邪的嘉绒少女、雄鹰般矫捷的摩梭族人身影……在庄氏的镜头下,他们超越时空的疆界,骄傲地与我们目光交汇。
·
◎不可忽视的史料文献,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从事田野摄影工作的同时,庄氏自觉吸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与知名学者交往求学,不断探索影像与学术结合的路径。种种不为外人所知,而又为庄学本所亲见并摄取的械斗、婚丧、巫术等内容,以及一系列大都来自亲身调查所得的有关边地地理与族群的文章和书籍,直到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史地与民族文献意义,更有人类学上的长远价值。
·
◎半生羁旅,留下的不仅是关于边地的史诗,更折射出庄氏的传奇一生
从果洛至康定,从羌地至嘉绒,又从青春朝气的来路,到沉默郁结的暮年——彼时的庄学本尚未预想到自己未来的十年时光,大都将如孤蓬一般,行走在山高水长、多民族杂居的西部边区,更未料及他在旅途中拍摄的万幅照片,其中半数竟足以抵抗时间的消磨与命运的跌宕,在八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中不断沉淀着历史的记忆。
·
内容简介
1934年至1941年,庄学本远离家乡上海,在中国西南边陲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了近十年之久。禹王诞生的羌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拉卜楞寺的盛大法会……这些都是他出发时梦想不到的景象。漫漫西行,留下了万余张照片及近百万字的一手资料。入藏的幻梦虽破灭,但人生的一场悲剧却成就了其摄影艺术的非凡境界,也在人类学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配上大量的考察手稿和日记,整理了许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全面呈现一代摄影大师探访西部、报效国家的漂泊之旅。
·
第一册:
1934年,庄学本离开家乡上海,踏出了十年西行的第一步。从禹王诞生的羌地,到嘉绒地区,再到入秋即雪的阿坝草地;环游荒凉而高寒的果洛,夜宿余震不断的岷江峡谷……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庄氏与鸟兽为伍,翻山涉河,用文字与影像探索无外人涉足的“白地”。
·
第二册:
1935年初冬至1937年晚秋,邂逅青海土人,在塔尔寺谒见班禅,与蒙古族同胞在群科滩游牧,于拉卜楞寺观盛大法会,单身匹马渡过黄河前往撒拉部落,搭帐歇宿于星宿海中的岛屿——这些都是庄学本出发时梦想不到的景象。
·
第三册:
1937年年底,庄学本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跟随背夫踏雪翻越大相岭,走进凉山,巧遇彝族婚丧,探访“喇嘛王国”木里,南游“女儿国”永宁,再往巴塘观览一年一度的藏戏盛会……漫漫西行,庄学本大都如孤蓬一般,围绕心中的圣地西藏盘旋不止,所走过的也是他燃烧生命的万里征程。
·
媒体推荐
于是,那个沉默千年的世界开始发出了声音,那些总是沉默在时间深处的人与事在我眼前清楚地呈现。——作家 阿来
其学术价值足可以与同一时代甚至更晚期在这些区域从事田野工作的民族学者或人类学家相媲美。——影像人类学者 朱靖江
庄学本的图片是其中最具有艺术和人类学双重价值的。……我有机会看到他数千张照片时,最震撼我的仍然是肖像。搜寻记忆,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中国当代摄影家的肖像作品像他的这些作品一样对我具有那么深刻的震动。我想即使就凭这些肖像作品,庄学本就有足够的资格成为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大师级人物。——摄影批评家 李媚
-
现实主义者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以色列国宝级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首部自传漫画合集
※《鼠族》后又一惊艳世界的犹太作者漫画,英、法、美、西班牙等多国争相引进
※现实主义者的另类创作,254个日常片段,一场270页的视觉盛宴
※揭开以色列的神秘面纱,还原当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
------
◎ 编辑推荐
“他一幅画包含的信息量堪比一本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首部自传漫画作品集。同为犹太漫画家,哈努卡作为《鼠族》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犹太漫画狂潮。
其代表作《现实主义者》集插画与短篇漫画于一身,最早来源于哈努卡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以其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来记录他所在城市——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作者融合墨比斯、罗伯特·克鲁伯的绘画风格,以纯粹且精妙绝伦的图像和极少的文字,戏剧化地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而趣味十足、时而苦中作乐,但都令人上瘾!
2015 年入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2016 年获艾斯纳奖最佳引进作品奖,从法国、美国、英国再到韩国,《现实主义者》被多国争相引进,在各大网站上均是好评连连,更有读者曾言“从头到尾读了几十遍,从来没有厌倦过!”
♂️成年人生活不易,一本展示当代社畜生活图鉴的漫画样本
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开始,哈努卡一家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面对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适合自己的……他是幻想破灭的平民,是缴械投降的丈夫,是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是焦虑不堪的父亲,是社交恐惧的普通人,也是自我怀疑的艺术家。有时候,变得现实并不是自愿选择,而是生活所迫。通览全书,灵感枯竭、房贷压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诸多问题在这本自传漫画中逐一呈现,尽显“现实主义”的本色。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幸福瞬间,让人感叹即便辛苦,人间也依然值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通过漫画家之笔,了解极具神秘感的以色列文化
作为艺术家、丈夫、父亲以及一名普通的以色列公民,阿萨夫·哈努卡用时而离经叛道,时而超现实的幽默漫画记录着自己国家的日常生活。在书中,哈努卡一家居住的特拉维夫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生活习俗足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以色列充斥神秘感的生活环境。与“圣诞节”类似却没有圣诞老人的“光明节”,人人盛装打扮、上街狂欢的“普林节”,全天不许工作的犹太教重要节日“安息日”,全家人一边围坐在一起吃“逾越节晚餐”一边纪念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逃离埃及的“逾越节”……在作者笔下,这些节日偶尔充满“磨难”,却无不妙趣横生,让读者们得以一窥犹太民族的独特文化。
战火连天的国度,流淌不息的生活
在以色列生活,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就是“战争”。哈努卡善于以一种幽默又感性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危机感似乎充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哈努卡儿子的小学同学一家要搬到波士顿住两年,不再回到这所小学了;几个好友打算把公司迁往中国,直到局势稳定了再回来;同事举家奔赴柏林;姐夫提议作者一家去澳大利亚投奔他,至少能避一避“战争”,哪怕“战争”尚未爆发,危机感却在每个人心中蠢蠢欲动……逃生演习、时常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过后亲朋间的致电询问……对今天的国内读者来说难以想象的事情,却是作者“此时此刻”的日常。《现实主义者》恰似一扇窗户,读者得以透过它了解以色列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度的现实状况以及中东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
精装本极具收藏价值,可平摊的装订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可以平摊的装帧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在非凡的画面与幽默又不乏深刻的故事里。封面选用作者一幅流传甚广的插画作品,内封采用醒目的红色+书名压印,颇具冲击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上看,《现实主义者》都是漫画爱好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以色列著名漫画家、插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自传漫画合集。故事主角是一位幻想破灭的平民、缴械投降的丈夫、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自我怀疑的艺术家、形影不离而焦虑不堪的父亲……在这个时而战火连天的国度里,哈努卡一家人过着危机四伏的生活:人们嘴里不断提起战争,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避难演习成为常态,新闻里播报的是哪里又发生了爆炸……但这些只是这部漫画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哈努卡一家的日子和普通家庭没什么分别,同样要面对债务危机、房东毁约、夫妻吵架、亲子关系等种种难题。哈努卡用一种难得的精妙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以非凡的图像创作将他的所思所想呈现了出来。
◎ 媒体推荐
“这些短故事往往就像梦境的闪回,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射出的光芒。而它真正的力量就在于,成功地将讽刺与梦幻交织在了一起。”
——法国《读书》杂志
“妙不可言。”
——法国《世界报》旗下杂志《M》
“令人着迷、引人入胜的视觉按摩,向罗伯特•克鲁伯和墨比斯致敬。”
——法国著名综合文化杂志《电视全览》
-
权力政治
马丁·怀特是国际关系英国学派,亦称国际社会学派第一代的领军人物。在《权力政治》一书中,怀特以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家体系”的基本概念、古希腊和波斯的国家体系、当代国家体系的地理和时空界限以及国际主权要求的合法性做了系统、经典的阐述。怀特认为,国家体系是由共同的文化传统维系的,在这个体系中,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价值观念和历史经历的互动关系,这也是他所一再强调的国际政治恒久的根本特点。在怀特关于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三大国际关系思想传统的著作中,这种国际社会的特点得到更全面的阐释和扩展。《权力政治》的现实意义在于,怀特这种高度重视文化、价值取向、规范理念、历史经验的国际社会学说为后人对国际关系进行哲理性的思考,尤其对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流派的理论构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也为认识和理解国际政治体系的本质及深层要素提供了参照。 -
现代生活的英雄
现实主义艺术以对当代生活、现实世界进行客观、冷静、真实的表现为己任。但由于对真实的不同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充满了复杂性,并具体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甚至看似相悖的表现形式。琳达·诺克林多年来一直研究现实主义艺术,本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在充分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本质与问题,并揭示了它与20世纪重要艺术流派如印象派、装饰主义、抽象主义等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主义艺术有很大的帮助,读来让人兴趣盎然。 -
Configurations of the Real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socialist realist novel can best be understood in light of the half-century long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literature in China. Globalized in the wake of modern capitalism, literary modernity configures the literary text in a relationship to both modern philosophy and literary theory. This book traces China's unique, complex, and creative articulation of literary modernity beginning with Lu Xun'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Cai Yi's aesthetic theory of the type (dianxing) and the image (xingxiang) is then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global currents in literary thought and philosophy, making possible a fundamental rethinking of Chinese socialist realist novels like Yang Mo's "Song of Youth" and Luo Guangbin and Yan Yiyan's "Red C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