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囚末日记
河北教育出版社 雨果小说全集(一) 《布格-雅加尔》(1826)、《死囚末日记》(1828)、《克洛德·格》(1834)三篇 《布格-雅加尔》描写1791年海地岛上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所发生的真实事件,雨果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但早在第一部《冰岛凶汉》出版前两年,即已在《文学保守党》杂志上发表过。故亦可视为处女作。 《死囚末日记》,中篇日记体。 《克洛德·格》取材于真人真事,可视作后来《悲惨世界》的某种雏形。 -
雨果文集(全20卷)
《雨果文集(共20册)/世界文豪书系》的目录 第一卷 诗歌:《歌呤集》《东方集》《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 第二卷 诗歌:《惩罚集》《静观集》《凶年集》 第三卷 诗歌:《历代传奇》 第四卷 诗歌:《街道与园林之歌》《祖孙乐》《灵台集》 第五卷 诗歌:《苦岁集》《全琴集》 第六卷 雨果小说作品序言 小说:《布格—雅加尔》《死囚末日记》《克洛德·格》 第七卷 小说:《冰岛的凶汉》 第八卷 小说:《巴黎圣母院》 第九卷 小说:《悲惨世界》(上) 第十卷 小说:《悲惨世界》(中) 第十一卷 小说:《悲惨世界》(下) 第十二卷 小说:《海上劳工》 第十三卷 小说:《笑面人》 第十四卷 小说:《九三年》 第十五卷 雨果戏剧作品序言 戏剧:《克伦威尔》《玛丽蓉·黛罗美》《艾那尼》《国王取乐》 第十六卷 戏剧:《吕克莱丝·波基亚》《玛丽·都铎》《安日洛》《吕伊·布拉斯》《城堡里的伯爵们》 第十七卷 雨果论文学艺术序言 论文学艺术 第十八卷 雨果散文作品序言 游记、政论与纪实文学:《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与比里牛斯山之游》《法兰西与比利时之游》 第十九卷 游记、政论与纪实文学:游记、政论与纪实文学:《小拿破仑》《一桩罪行的始末》 第二十卷 游记、政论与纪实文学:《见闻录》 -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分為五部。第一部是「芳丁」,先用大篇幅刻畫米李愛主教的善良形象。然後描寫尚萬近因不忍看姊姊的孩子挨餓而去偷了塊麵包,結果被判五年苦役,在服役間,四次越獄,又被捕回加刑。出獄後,遭世人唾棄。這時主教的寬厚與愛心,讓他獲得新生的勇氣。接著,雨果描寫了芳丁,一位女工,她真心愛著一位大學生並以身相許,但大學生卻對她虛情假意,不久便棄她而去。芳丁生下了女兒戈賽忒後不敢返鄉,又因她有私生女而被逐出原本工作的工廠,最後她為撫養幼兒而淪落為娼。這間工廠的廠長馬德倫就是尚萬近,他改名換姓後當上了市長;當他知道芳丁的真情後,十分內疚;在一次芳丁因毆打企圖汙辱她的流氓而被警察邪威逮捕時,馬德倫出面干涉,邪威認出了他是尚萬近,但同時,有另一個被當成尚萬近的人正在被審,尚萬近經過一段掙扎後道出自己真實身分。就在尚萬近領著戈賽忒來與重病在身的芳丁團聚時,邪威前來逮捕他,芳丁受此刺激死去,尚萬近在被捕後也很快逃出監獄。 第二部是「戈賽忒」,一開始花了大篇幅描寫滑鐵盧之戰。然後寫到尚萬近逃出來後,用錢財從湯乃第手中贖回戈賽忒,並打算好好撫養教育她,但又被警察發現了他,他只好逃到一修道院。 第三部是「馬利」,馬利的父親是共和黨人,在滑鐵盧之戰中倖存。馬利在父親快去世時才了解真相,參加了共和黨團體ABC。馬利愛上一名少女,這少女就是戈賽忒,但他並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和這少女在一起的先生是尚萬近。 第四部是「聖但業」,這是條街名,在這章中,馬利找到了戈賽忒的住處,向她傾訴衷情,他倆常幽會,但馬利的外祖父不答應這婚事,因此馬利和外祖父決裂。1832年6月,ABC的成員都投入了起義,尚萬近也加入了戰鬥。 第五部是「尚萬近」,戰鬥激烈,許多戰士身亡,而在戰鬥中馬利身負重傷,尚萬近將他救離險境。馬利的外祖父看他安然無恙,答應了馬利和戈賽忒的婚事。在成婚的第二天,尚萬近將自己的身世向馬利說出,馬利知道了大為震驚,對他冷眼相看。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馬利才知道尚萬近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連忙去接尚萬近來同住,但尚萬近此時已生命垂危了。 作者簡介 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十九世紀法國文壇巨擘。一生經歷了漫長而動盪的歷史時期,父親是拿破崙軍中的一名軍官。雨果從小就愛好文學,十歲即能寫詩,十五歲就得過獎,二十歲開始發表作品,剛滿二十九歲就創作長篇小說《鐘樓怪人》,轟動法國文壇;。他一生主要從事文學創作。當時法國文壇正處於古典及浪漫主義衝突之際,他反對古典主義,力主浪漫風格。他的浪漫主義作品,以磅礡的氣魄、豐富的想像力和華麗的辭藻傲視文壇,更以離奇曲折的情感震憾了讀者的心弦,被譽為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在漫長而多方面的文學創作過程中,雨果寫作了數量繁多的詩歌、戲劇、小說、政論及文藝論著等,對繁榮和發展十九世紀法國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重要作品除少作《鐘樓怪人》,還有晚年創作的經典《悲慘世界》等等。 -
九三年
-
悲惨世界(上下)
本小说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刑满释放犯让·瓦利的悲惨故事,对社会进行了抨击。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全书情节精彩、扣人心弦,既是一部动人的史诗,又体现了一种浩博的精神、充沛的激情,非常值得欣赏。 -
悲惨世界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以爱制“恶”,《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 小说以拿破仑时代的一个穷苦工人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捕判罪,出狱后却始终不容于社会,终于遭到法律的迫害构成主要线索与内容;又以芳汀、珂赛特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广泛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阶层的悲惨遭遇。作家在小说里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惰,将主人公冉阿让塑造成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人物,赋予了他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罕见的勇敢和机智,使他以近乎神奇的本领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对他的迫害;同时也集中表达了以仁慈博爱来杜绝罪恶、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理想。 作家力图通过来里哀主教与后来的冉阿让来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米里哀是小说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的形象,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以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义举,使他们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作家深信,严刑峻法不可能消除社会罪恶,唯有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才是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 小说对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中街垒战斗的出色描写与热情歌颂,则表明作家对民主革命寄予人道主义同情的一面。作家热情歌颁了安灼拉、马白夫等在战斗中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英雄。 在他的笔下,疲惫不堪、衣衫褴褛、遍体创伤、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门,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与象征――人民的象征。正是这一个伟大的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推动着法国社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