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惨世界(上、下)
-
巴黎圣母院
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巴黎圣母院》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吉普赛少女爱斯美腊达在街头卖艺,圣母院教学副主教弗洛德欲占为己有。后发现她另有情人,又刺杀她的情人并嫁祸于他,致使她被判死刑。相貌奇丑、对她充满爱慕和谦卑之情的敲钟人卡席莫多把她救到圣母院避难。弗洛德把她劫出,威逼她屈从于他的兽欲。遭到拒绝后,弗洛德把她交给官兵,在圣母院楼上看着她被绞死。卡席莫多在绝望中愤怒地把抚养他长大的弗洛德推下顶楼,活活摔死。自己则到鹰山地穴搂住爱斯美腊达的尸体,与她死在一起,完成了“婚礼”。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流浪艺人艾丝美拉达是一位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少女。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对她动了邪念,指使他的养子、圣母院畸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对她进行劫持。艾丝美拉达被国王卫队长福玻斯救出,她随后便爱上了这个轻薄而负心的军官。副主教趁这对男女幽会之机,刺伤了福玻斯,并嫁祸于艾丝美拉达。艾丝美拉达被判处绞刑。卡西莫多对她也怀着爱慕之情,遂将她从刑场上救出,藏在圣母院避难。巴黎下层社会的乞丐和流浪人为了营救艾丝美拉达,围攻圣母院。国王派福玻斯领兵前去镇压。混战中,弗罗洛将艾丝美拉达劫走,威逼她屈从自己的淫欲,遭到坚决拒绝后,就把艾丝美拉达交给追捕的官兵,在钟楼上狞笑着看艾丝美拉达被绞死。绝望的卡西莫多看清了副主教的人面兽心,愤怒地将他从楼顶推下,活活摔死,自己则抱着少女的遗体自尽。这部小说以其紧张非凡的故事情节,色彩浓烈的中世纪社会画面,鲜明夸张和对比强烈的人物形象,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
雨果文集(1-12卷)
雨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充满着人文激情的社会斗士。他的作品创作量那么大、成就那么高,在各领域中都是顶尖的。这位伟大的作家其创作量在世界级大文豪中是非常惊人和突出的。他作为诗人,写了20多本诗集,共20多万行;作为小说家,他写5部长篇小说,300多万字;若干中、短篇,超过了以写小说为专长的狄更斯与托尔斯泰;在戏剧方面写了10多个浪漫剧和其他剧本;三部政论作品、三部游记杰作;见闻录好几卷;还有文学评论,等等,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雨果作为诗人,不是属于某种类别的,而是多方面的。他有许多头衔,如法兰西民族诗人、历史诗人、风云诗人等等。 雨果经历了法国历史动荡的时代。从帝国到共和几经起落反复,从拿破仑到第三共和,历史的重要事件,法兰西的兴衰荣辱,在他的诗歌中都有体现。人民的心声通过雨果这个代言人都能得到抒发。如《惩罚集》的出版就像"革命传单"一样撒向社会,影响力非常大。在历史方面,诗集《历代传奇》写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宗教传说到19世纪整个人类很多世纪以来的进步、发展进程,事件及现象。这部作品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巨型史诗。 雨果在抒情诗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的诗充满对民族、人民斗争的正义感;对暴政的愤怒与憎恶;对爱情、友情、亲情丰满而感人的咏唱。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亲情诗人。雨果有五个子女,在他之前四个去世了,晚年只有一个据说是"私生女"的女儿,还是精神病患者,名叫阿代勒二世。他写的《悼亡诗》非常感人,读了令人落泪。七八十岁时,身边只有孙儿、孙女,他把感情倾注在他们身上。写了很动感情的《祖孙诺》,成为世界文学史写亲情之杰作。 在戏剧方面,雨果完成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19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文字非常漂亮。他提出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扩大艺术表现范围,提出丑、美结合的对照原则。雨果的戏剧作品五光十色、起伏跌宕、故事浪漫而有趣。有的剧还没上演新旧两派就发生激烈较量,最后以剧的演出成功而告终。浪漫剧从此在舞台上占了上风。他有十几部戏剧独占法兰西舞台达10多年。这不是一件小事,雨果的浪漫剧到20世纪,在法国国家剧院还在不断上演。 雨果是世界少有的伟大小说家之一。一般认为小说是现实主义占优势的领地,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就是代表,读者也喜欢这类小说。雨果不按现实主义路子写,但他的小说也可以与上述几位巨匠媲美。《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在全世界有亿万读者。这些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在散文、政论方面,雨果的游记一直受到大家的称赞。政论作品读者一般较少,而他写的《拿破仑政变记》、《小拿破仑》在全世界发行100万册。这是时代的真情,而雨果本人就是与拿破仑做斗争的。拿破仑迫害志士仁人,他都经历了。为此,他在国外流亡了19年。 雨果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钢笔画、水彩画都很有特色。法国还出了雨果的画册。 从以上几方面说,如果一个人有他其中一项就足以使他不朽了,而雨果在这么多的领域都达到顶尖的水平,是多么的了不起!他的伟大形象是突出的,我称之为"雨果奇观",令我们这些人望而兴叹,与之相比,我们太渺小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纪念雨果的原因。 雨果是文学家中廖若晨星的伟大社会斗士! 作为伟大作家的雨果,难能可贵的是,他是文学家中廖若晨星的伟大社会斗士。他一贯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支持、讴歌为争取民主共和的运动;反对侵略战争。186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他曾发表著名的抗议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和行径。从"七月王朝"垮台到1848年革命,雨果在法国政治生活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民主共和左派的代表,在议会中很起作用。 由于反对拿破仑第三政变,流亡英国。拿破仑第三多次表示赦免他,被他拒绝。这使他在争取共和民主斗争中成为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主义。当"巴黎公社"被镇压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呼吁赦免公社社员,并把自己的住宅作为社员的避难所。 雨果的创作特点,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作品都可以此定性。在艺术上提出对照原则,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鲜明对照表现很突出。但他有时在写作中对照过于膨胀,有失分寸,太追求人工强烈对比。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特别慈悲人道、为人忘我。对照的警官沙威则阴险狡诈、伤天害理。《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奇丑无比,但心底很善良,对照的神父道貌岸然、内心肮脏、坏事干尽等等。 雨果的创作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妇女、儿童、穷困人们的不幸和种种遭遇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他用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浓重的色彩,描绘社会现实和人物原型来说明社会问题。他说:只要我描写的人没成过去,这个作品就没过时。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说: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羸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和无用的。他的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雨果是法国的,同时又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不朽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
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贵族后裔关伯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 它是雨果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再次体现了雨果一贯倡导的“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充沛着旺盛的民主主义激情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具有一种激愤的揭露和批判力量,标志着雨果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
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内容简介:根西岛老水手勒蒂埃利与郎泰纳合伙经营运输船,不料后者却驾船携款潜逃。勒蒂埃利爱到学生打击,生命垂危。其养女戴吕谢特含泪宣布:谁找回船只,她就嫁给谁。暗恋戴吕谢特的青年吉利亚特挺身而出,驾着孤帆,同大海展开了惊心动魄、英勇卓绝的搏斗......然而,当他找回船只和金钱时,却无意中发现戴吕谢特与教士埃伯内齐尔相恋.于是,他便做出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重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