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画说北京
前言: 这本书的来历是这样的: 在老舍小说中,描写北京的笔墨相当多,相当写实,相当精彩,而且涉及面很广。二十年前,我在写《谈老舍的著作和北京城》一文时曾经有过一个想法:把老舍先生描写北京的主要段落都收集起来,完全可单独出一本书。北京本来就迷人,老舍先生对写景物又自有一套招术,加上他对北京的了解和特殊的感情,写出的北京,岂不更加有趣有味? 从内容分类上看,这本《老舍画说北京》大致包含五个小辑:一、北京的气候;二、北京的节日;三、北京的地方;四、北京的习俗和玩艺儿;五、北京的人们。有一类内容我没收,那就是北京的语言,尽管老舍先生对北京话有许多论著,我觉着,那已是另一种专门的学问了。 挑选范围是七种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老舍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此外,还收了几篇专门写北京的散文。选出的段落一律注明出处。 文章选择和删节的原则是:一、尽量不要故事情节,不要具体人物,只选那些关于北京的“纯”描写。二、遇有和写北京不相干的人物描写夹杂其间时,将人物删去,但保持文章上下句的衔接和通顺,当然,文字上只删不增。实在删节不开的,宁可弃之不用。三、零星的描写也没要(它们真多啊),基本上是取整段的描写。这样,选择出来的东西,看上去,都像一段段独立的文章,不至于由于过分依赖故事而使人看不懂。 为了醒目起见,选出的段落一律加上了简短的小标题。 巴金先生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一日在一封信中曾写过:“老舍和北京关系深,贡献大,他多么爱北京人,而且把北京人写得多活,多可爱。” 景物和人物的相关,是一种心理的,生理的与哲理的解析,这就是说,作家对于所描写的景物是那么熟悉,简直地把它当作有心灵的东西看待,处处是活的,处处是特定的,没有一点是空泛的。我想,念了这本《老舍画说北京》的读者,也许加还会加上一句:“他多么爱北京,而且把北京写得多活,多可爱!” 舒乙 -
老舍小品集
他的小品有漫画的活泼,有玻璃的透明,有手指的喜悦,最重要的,他的小品,构筑了老舍这个名字的风格:幽默、深刻。他还有经典的小说和戏剧留在读者的心里,比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再比如《茶馆》、《龙须沟》……他很像老北京的一条深深的胡同,你踩着时光的痕迹接近,会被那四合院里飘出的京味儿感染,再往里走,来了,来了,他们都来了,二姐、小猫、尾檐上的雨滴、满院的菊花、小济、小忆、姑和白石老人的画……他们热热闹闹的,全带着铃铛一样的快乐,他们构成了作家老舍宝贵的生命感受,这一切对他太重要了。 本书是老舍先生的经典小品集萃,应中国社会出版社援建万家社区图书室工程而特别编辑,今年适逢老舍先生诞辰105周年。 -
老舍小说
本书是老舍的小说作品集。在作别二十世纪、跨入新一轮千年的非常时刻,选编出版一套经过历史淘洗留存下来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经典作品丛书,不仅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而且为我们回眸世纪、重温大师提供了典型而精致的版本。 -
老舍文集 (第十四卷)
本卷收入作者自一九三〇年之一九六四年写的散文一六二篇。其中大部分是抒情记事散文,另有六十三篇为幽默讽刺散文,文笔自成一体。本书据此大体分为两部分,各按时间顺序编排。 -
老舍剧作
归去来兮(五幕剧) 谁先到了重庆(四幕剧) 五虎断魂枪(三幕剧) 龙须沟(三幕剧) 茶馆(三幕剧) -
老舍小说集
《老舍小说集》是老舍先生的一本经典中短篇集萃,包括用字讲完,结构新颖,刻意用简洁淡雅的写意手法营造巨大悲剧意境的《月牙儿》;还有几经被搬上电影电视荧屏的《我这一辈子》:以旧社会巡警的备受屈辱的生活为蓝本,以“我”的自述形式,把这群小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合情合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可是却永远混不出好儿来,活得非常可怜!《微神》则让你认识了老舍另一种朦胧诗般的小说文本;《断魂枪》写一个深怀绝技的国术大师毅然退隐江湖的故事;《大悲寺外》是一对善人与恶人的较量;《沈二哥加了薪水》描写了这么一种人,“不是活着,是凑合……越活越抽抽”;《兔》则写了昔日的梨园界,成功者背后的“黑幕”……这些作品因为对人性的深刻描摹而成为20世纪华语经典文本,并藉此赢得了跨越时空的有增无减的读者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