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粤民居
《赣粤民居》历时2年编撰,图文并茂,汇集了学术界几代人的研究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最全面的民居建筑的科普读物。不但可以作为爱好者的启发之作,也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壹 广东侨乡村围龙屋 二·两类围龙屋和三种发展模式 围龙屋有它的历史。在它的演进过程中,有两种最重要的类型和一个过渡形态,相应地就有三种发展模式。 本来,围龙屋是大家族小家庭聚居的集体化大型住宅。后来,渐渐变成了富裕的大家庭的住宅。在南口潘氏三村,早期围龙屋的代表是寺前排的潘氏老祖屋,刘氏的兰馨堂和塘肚的品一公祠;后期的代表是一批华侨屋,如寺前排的东华庐、荫华庐、庆云庐和塘肚的锦华庐、锦和庐,以及南口镇南缘的宇安庐、继曾庐,等等。在这两类之间的则是高田村的上新屋等。 老祖屋 老祖屋(称秋官第,或称猫形)是南口潘氏三世祖积河公和广河公在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建造的,以后陆续扩建。现状是三堂六横一围屋,第二圈围屋在两侧各造了一段,没有闭合。占地近12亩。 它中央的三进堂屋备十一开间。中堂和上堂两侧的堂屋间隔开成前后间,前后天井两侧各有三四间房间,横向夹在两进堂屋之间。靠内侧的四道横屋也分前后间,最外侧的横屋,建造年代较晚,没有分隔为前后间。围屋全部不分前后间。共有居住房屋280间左右。 -
西南民居
《中国民居五书》包括《北方民居》《浙江民居》《福建民居》《赣粤民居》以及《西南民居》,该套丛书历时2年编撰,图文并茂,汇集了学术界几代人的研究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最全面的民居建筑的科普读物。不但可以作为爱好者的启发之作,也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
福建民居
第二阶段:到第八、九代以后,吴氏家族人口增多,子弟们经商有成,多数把钱带回老家兴建住宅,因为老家才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永久基业,当然也不乏炫耀张扬的成分。为改善拥挤的居住条件,住宅规模比早期明显增大,不再是简单的三开问或五开间,多是前后两进院落,左右带横屋。大型的可有四五进院,左右横屋各有两排,如双善堂一幢住宅占地6800平方米。另有吴日炎所建的一栋住宅,占地6900多平方米,被村人称为“大屋”。 土楼不再建造,而多采用四点金、前后两进式的建筑形式。但建筑的围护墙体仍采用夯土,建筑内部多用木构架、木板壁等材料。为了美观结实,不少住宅已开始部分使用青砖筑墙体,或卵石墙体,里面为木构架、木板壁。 建筑形制已逐渐丰富成熟。大型聚居式建筑有七八幢,如双善堂、上业屋、下业屋、溪垅屋等,属围龙屋式样;寨岭下、学堂下、横楼屋等均属方楼、圆楼形式。还有中轴对称的前堂后楼的“九厅十八井”式住宅。 第三阶段:清中叶至民国年问,大型住宅依旧以“九厅十八井”式大住宅为主,此外仅建有一栋围龙屋式住宅。 此时住宅已不再用夯土墙,而全部使用砖木结构,或石、砖、木结构。建筑质量及品位也越来越高,建筑上的装饰日渐繁复,雕梁画栋异常华丽,尤其是各种砖制门楼,砖雕、灰塑、彩饰格外华丽,多显示出商人趣味,而且规模很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培田吴氏家族经商发财者较多,家族房派之间相互攀比,加之住宅多有房祠合一的形式,一幢住宅实际是一房人共同建造,共同居住,共同在此祭祖,因此只有规模较大的住宅,宽敞的庭院,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继述堂大宅,建造时间达几十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如松堂、双灼堂、灼其堂、济美堂、敦朴堂等占地面积也在3000~5000平方米上下。 在靠近商业街或村落周边还出现了一些花园式小住宅,这大多是大宅的主人为清闲安逸而另辟的宅园。 目前,培田村保存较好的住宅有30余幢,其中明代始建的住宅约10幢,清代所建住宅约201幢。基本是大中型住宅。 -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作者本着“田野考察”的精神,遍跑江南众多村落,寻访数以干计的老屋,用文化拾穗的方式论述了江南民居的生成发展条件和文化内涵,它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园式(园林宅第)三种类型。平面布局为厅堂式,有轴线,建筑外貌和谐朴素,内部木装修细腻纷繁。它和礼制建筑祠堂、宗庙、书院等一道以粉墙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顶、小青瓦、瓦当、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动的脊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庭院深邃,参差顾盼的村落风貌。江南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还有品节制度、礼仪精神。它集住、贮、生产、教育、民艺、祭祖祭天六义为一体,具有中华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内省气质、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恋土品格、环农业特征。作者还论述了江南传统大屋中人、宅、天地(自然、社会、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处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讲述了:前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浙江吴兴、东阳、杭州、天台、绍兴等二十余县、市的民居进行调查,对浙江民居中的一些优秀、典型的实例及若干处理手法,如平面与空间的处理、体形面貌、地形利用、构造及装修等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写成此书。 书中的实例和处理手法等材料是根据历史上民居所包括的范围选择的,既有贫农、中农和手工业工人的住宅,也有小商人或富农、地主的住宅。这些房屋现在的居住者多已有改变,编者是根据现在的实际居住情况进行调查的,以现在的使用功能为选材的标准。 -
梅县三村
客家人的桃花源--九十八幢客家围龙屋完美呈现。 本书浓郁的乡土风味,首先体现在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上。中国地域辽阔,北方气候干燥,南方则潮湿多雨,常见的胶订图书如果历经迁徙,容易因空气水分的变化导致松脱,不利久存。这本关注地域人情的书,居然连这方面问题都考虑周全了,特地在书脊上打了眼,读者可自行穿针引线,把它加固成一本线装书。这样处理开本较大又以图画居多的书,既科学,又别具韵味,值得藏书者把玩。 此书是作为《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丛书一本,介绍的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有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1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客家文化的特征 “村落建筑”典型形制以及各种 “图版”。 梅县三村是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包括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究竟这样的宅院,是如何产生的呢?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朽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重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 本书第一篇“人文历史”,首先说明客家文化的特征:即长期迁移过程中产生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以祖堂为中心,建构严谨的大型集体住宅。接着溯本探源,说明潘姓家族的发展过程和宗族组织,围龙屋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篇“村落建筑”,剖析其典型形制:即矩形四合院、后面的半圆形围屋,以及前面的禾坪、水塘,每一部分都含有风水意义和实用功能。接着比较早期。后期围龙屋的演进和变化,指出由大家族上百个小家庭共同居住的形态,转变成一个家庭。几代人居住的独立宅院,家族凝聚力减弱,小家庭的生活空间和功能更为舒适。另外还记录了围龙屋构造,施工的特点和技术。 第三篇“图版”包括村落总图、居住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拓片五项内容,完整呈现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所处的环境以及个别屋的不同特色,配合着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更能一窥堂奥。 “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首客家人传唱的民歌,道出了先人拓殖四方的艰毅不屈。梅县三村的围龙屋正是见证了“发迹海外,心系故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