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民主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本书稿对台湾民主转型过程的经验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客观总结与分析,第一编涉及台湾的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民主转型与政商关系重组、政治民主化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民主转型与宪政选择以及民主转型与政党竞争和国民党与台湾民主转型等议题。第二编主要是台湾学者与大陆学者对话的内容,包括经济自由化与政治民主化应孰先孰后、台湾民主化的路径依赖、民主化中网络的作用、宪政转型与民主法治的关系、台湾的选举以及政党在宪政转轨中的作用等。 作者在肯定台湾民主经验的同时,对其不足也提出了批评,对于美国式民主的局限与“假民主”的弊病也进行了批判、分析与探讨。这些都具有启发意义。另外,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多对社会主义民主持肯定与同情态度,认同社会主义民主对于台湾的自由民主或者宪政民主具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同时,各位学者在研讨的过程中也有交锋,对于深入认识民主的本质也具有启发作用。 由于各位学者观察的角度与不同程度具有自己的政治甚至党派立场,所持论点因此也各异,我们虽然不同完全同意作者的所有观点,但是作为学术研究,这应该是允许了。 -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二, 自由的挫敗
一八九五 到 一九八六 這是一份臺灣的民主履歷 三個世代追尋的民主之花 從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臺灣用不到百年的時間,跨越了民主的門檻,擁有了合法反對黨的存在和公平競爭的選舉。這是民主轉型最核心的關鍵。 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臺灣人透過殖民者,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隨著殖民者戰敗,臺灣第一波以啟蒙為主的民主運動也宣告結束,且在政權轉換的階段中,發生了二二八事件。 國府來臺後的獨裁統治,開啟了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蔣介石的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後來更與本土菁英合作企圖成立反對黨,可惜這次的匯流最後以遭整肅宣告失敗。 然而隨著戰後世代的成長,第三波民主運動很快到來,以「黨外」的身分繼續挑戰威權體制,黨外人士繼續辦雜誌,並開始參與選舉。不同於上一波民主運動,全面性的整肅和處罰未能讓民主運動消逝,反而讓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更多人的參與讓民主運動更為茁壯,而人民的支持也更熱烈。當強力壓制無效,獨裁政權只有讓步。 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卷二 自由的挫敗 這個運動的外省籍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在自由主義於中國潰敗後,試圖在臺灣新領域中做最後的嘗試。思想的敵人共產主義雖已阻隔於海峽對岸,可是卻為蔣氏父子的法西斯主義所籠罩。本土政治人物則是日據時期反殖民運動的殘存。殘酷的二二八事件剛過不久,記憶猶新。他們一直努力在地方政治中維持最起碼的、有尊嚴的存在。兩群人多已過生命中最熱情、進取的階段。這個運動或許可以視為,他們在生命晚期共同寫下的政治遺囑。 -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一八九五 到 一九八六 這是一份臺灣的民主履歷 三個世代追尋的民主之花 從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臺灣用不到百年的時間,跨越了民主的門檻,擁有了合法反對黨的存在和公平競爭的選舉。這是民主轉型最核心的關鍵。 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臺灣人透過殖民者,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隨著殖民者戰敗,臺灣第一波以啟蒙為主的民主運動也宣告結束,且在政權轉換的階段中,發生了二二八事件。 國府來臺後的獨裁統治,開啟了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蔣介石的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後來更與本土菁英合作企圖成立反對黨,可惜這次的匯流最後以遭整肅宣告失敗。 然而隨著戰後世代的成長,第三波民主運動很快到來,以「黨外」的身分繼續挑戰威權體制,黨外人士繼續辦雜誌,並開始參與選舉。不同於上一波民主運動,全面性的整肅和處罰未能讓民主運動消逝,反而讓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更多人的參與讓民主運動更為茁壯,而人民的支持也更熱烈。當強力壓制無效,獨裁政權只有讓步。 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已有一批在日本留學的知識青年,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日治到二戰後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追尋自治之夢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