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似之书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1.影响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加布里埃尔·布努尔的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大师埃德蒙·雅贝斯对文化审视及反思的实验文本。
2.诞生于苦难的经典之作,“跳跃—抽象”创作模式,马赛克式的诗歌及写作技巧,打通小说、诗歌、对话与文学、哲学、思想创作的复合文本。
3.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相似之书》《问题之书》《边缘之书》等七部之一。
《相似之书》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的思考,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从而无所顾忌,无所遵循,无所约束,达到了诗人为实现诗意语言,哲学人生的梦想的努力。
-
西西弗斯神话
《西西弗斯神话》是加缪的一部哲学论文集,1942 年出版。加缪在书中阐释了自己的荒谬哲学,即人在面对一个没有上帝以及永恒的真理或价值的世界时对意义、统一性以及明晰性的无益探求。在书的一开始,加缪就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命题:“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书中围绕这一问题对荒谬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几类荒谬的生活。最后一章对人们生活的荒谬性与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在书的最后,作者总结性地说:“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西西弗斯神话》源自那个被判以苦刑的人,他昼夜不停地推石上山,再眼睁睁地看着石头滚回谷底。加缪给20世纪的哲理注入激情的论辩,揭示了一个宗教意义匮乏之世界的生命价值。《西西弗斯神话》出版时加缪29 岁,而这不到30 年的人生历程对于加缪来说无疑是坎坷的:幼年丧父,在贫民区摸爬滚打地长大,在他人的资助与自己的努力下上了大学,又不幸染上肺结核,尝遍人间疾苦。艰辛的人生经历促使他不断进行命运的思索,探讨人生命题。和许多有责任感的学者一样,加缪关心时世,政治立场鲜明,是一位有态度的创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缪在《阿尔及利亚报》任记者。反对绥靖政策的他因触犯当局而不得已回到法国。后又从《巴黎晚报》离开,迁居奥兰,也就是在那里他完成了本书的创作 -
自由、平等、必死性
这是一部真诚、坚定的哲学著作,它从不同的重要方面清理了海德格尔的哲学遗产,使之接上欧洲的文化传统,并对其有所更新,我们从艾柏林的分析中可以把握到欧洲当代哲学的大致走势,更可以从他的论述中窥见一个欧洲哲学家对保留自己哲学文化传统遗产的真挚情怀。正如艾伯林自己所言,尽管事实上我们不自由,我们不平等,我们肯定要死的,但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不要光为了死。人类行动的理想感性就是如此,以所有的灾难和通过所有的灾难去肩负起人类的远大抱负。人类需要哲学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排除来自所谓现实的全部阻挠而贯彻自由、平等以及倾向于消除必死性。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存在与虚无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 -
自我的超越性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此外,萨特的生平纪事也可肯定它与萨特当时的哲学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萨特那时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时的,至少也是同时构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发表),后来在1937年和1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于1939年发表。最后要提到随后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他在《存在与虚无》中坚持《自我的超越性》的结论,又完善、深化了它所欠缺的对唯我主义的批判。 对这部年轻时代的作品,萨特只在一点上有所否定,而这一点在作品中几乎没有展开:即触及精神分析的内容。他对过去的观念进行彻底清算——即否定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和理解的观念,并不再坚持过去对这个领域的偏见。 但是,意识结构理论本身,以及作为超越心理对象的自我的根本观念始终没有变。 西蒙娜·德·波伏瓦对此有过明确的评论,尽管略嫌简短,这里不妨提上一句。她说“《自我的超越性》用胡塞尔的观点——而又对立于胡塞尔后来理论——描述了‘我’与意识的关系。在意识与心理之间,萨特坚持了他一直坚持的区分。当意识是直接的和对自我的明确在场时,心理就是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只有通过反思活动才能被把握,它们就像知觉的对象那样只凭借侧面(Profils)表现:比如仇恨是超越物,人们就通过体验(Erlebniss)领会,其存在是或然的。我的‘自我’本身是一种世界的存在,他人的‘自我’也完全一样。因此,萨特建立了他的最古老、也最执着的信仰:存在一种非反思意识的自主性。拉罗什福科和法国心理学传统所说的自我的关系会败坏我们最自发的运动,它只在某些特别的境况中出现。对萨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为他人并以同样的对象方式使为‘我’存在的心理、自我脱离唯我主义。消除唯我主义,就能够避免唯心主义,萨特在结构中坚持他论证的实践贡献(道德和政治上)。”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自我”是意识的“居士”。还有一些哲学家把“自我”在“存在”内部的形式在场确认为统一的空洞原则。另一些——多为心理学家——则想在我们心理生活的每一时刻把“自我”的物质在场发现为欲望和行为的中心。在此,我要指出“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像他人的“自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