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济会核心组织:暗黑矩阵
在当今这个时代,共济会的发展情况如何?它在西方社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马克思逝世后的130年间,共济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共济会在西方政治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完善对于西方政治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所必须要从事的工作。共济会是西方社会具有强烈政治性并兼具宗教性、秘密社团性的兄弟会组织。在近现代西方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影响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认识共济会是把握西方社会历史和现实、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西方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本书选取英美共济会的核心组织作为基本的研究范围。之所以以此为本书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出于对共济会本身的起源、正式性及著者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考虑。 -
《共济会揭秘》
共济会,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成立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组织.名字Free-Mason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工",全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前身是中世纪的石匠行会,近代共济会摆脱了石匠行会的"实践性的石匠"性质,成为"思想性的石匠"、亦即投身社会改革的政治团体。共济会并非宗教,在成立的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没有残疾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愿者必须是有神论者(可以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近代共济会对于神的解释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造物主的阐述,他们认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伟大建筑者"创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来自神赋予的理性,这个外在的宇宙称为大宇宙(Macrocosm);而每一个人类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复制品"小宇宙"(Microcosm),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这个复制品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够以理性为准绳,以道德为工具,不断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终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内在神殿"的建造,成为完美的"石工导师"并且进入神的领域。共济会会员("石匠")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征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匹敌的巨大体系。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菲特烈大帝、华盛顿、富兰克林、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无数共济会会员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闪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共济会给英国带来的一大负面影响则是使其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全部都是共济会会员,签署《独立宣言的》56人中有53名共济会会员。今天的共济会大约有600万名会员,其中英国约100万、美国约400万、法国约7万。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与新世界秩序有关,特别是那些自称“光明会”会员的人。有些人甚至指称共济会是个玄秘组织。 由于共济会行事神秘低调,可能因此引发诸多流言,然而事实上共济会会员在社会上受人敬重,而且耗费许多时间与金钱参加慈善活动。共济会除了有趣的握手方式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内幕。共济会遍布全球,会员来自社会各行业各阶层。 -
俄国共济会与俄国近代政治变迁
本书以俄国共济会为视角,对俄国共济会的概念、起源以及18至20世纪初其与俄国政治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俄国政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有关俄国共济会,俄国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一书中这样写到:“共济会是我们18世纪仅有的精神-社会运动,它的意义是巨大的。最初的共济会分会在1731至1732年就出现了,最优秀的俄罗斯人成了共济会员”。 作者认为:俄国共济会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自由结社的社会团体,对俄国近代政治社会变迁影响包括1917年革命的发生影响均至关巨大。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共济会会员组织的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 -
手眼通天--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 中港傳媒
-
共济会密码
序言 什么是共济会?我已经记不清曾有多少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也忘了自己有多少次开玩笑地回答:“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这是个秘密!”事实上,这并不是个秘密。只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本书将通过阐述共济会的历史、传统与教义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使人们明白:其实它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秘。如此一来,大家也会明白为什么对于这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要对共济会下定义,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或组织可以代表共济会。当然,与其关系紧密的人,譬如我,确实可以就“什么是共济会、它主要是做什么的、它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些观点都是主观的,我相信其他的共济会会员——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会员——会持反对意见。但我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事实上,共济会的魅力之一,便是它对不同人的意义也不同。这也是现在人们对共济会存在疑惑的根源之一。所以,请允许我用另一种方法来着重分析这一点。共济会没有总部,在其结构中也不存在类似主教或牧师,或是国际层面上诸如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从这一点来说,它是个分散的组织。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法完全代表共济会这个群体。有些糊涂了吧?其实我们都很疑惑——我说的可不只是那些非共济会会员们! 因此,本书旨在从个人的视角揭开共济会的面纱,但将侧重于历史层面。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我想我是比大多数人有优势的,因为身为苏格兰共济会总会的博物馆及图书馆馆长,我比别人拥有更加有利的条件获得独一无二的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提供重要的证据,使我的解释显得有理有据。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学者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本书的内容反映了我对共济会的主观理解,并且根据我个人对于某些主题的重要性排序来确定。书中讲到某些与共济会有关的团体或组织时,我通常会提及其历史或起源。然而,我不愿意将共济会描述成一个整体的组织,因为这样会给它添上其他组织具备但其自身缺乏的若干特点。类似创立时间、创始人、发展历程、服务或“销售”内容这样的问题,对劳斯莱斯、微软这样的公司来说很简单,但对共济会而言,要难以回答得多。这并不是说我不会在书中提到这些内容,只是书中的回答仅基于我个人的发现,因此有些同事和历史学家们可能会赞同,有些则可能会反对。 本书将简要地检验关于共济会来源的主要理论,并探究它们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在简述各种理论之后,我将着眼于世界各地的共济会的发展(由于共济会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在第1l章我着重阐述同苏格兰共济会相关的事件,以及发生在美国的若干事件,相信读者会觉得很有意思)。 把共济会同其他的组织进行比较,是为了凸显这些组织同近代共济会的区别,使人们对其他“秘密社团”的运作有深入了解。同时,我也不得不考虑共济会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及实用性,否则就意味着在这个方面不存在问题。虽然很哕唆,我还是得再次强调,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观点,绝不代表我的工作单位苏格兰共济会总会或我所参加的任何一个共济会组织。当我随意针对共济会进行概括性论述时,所涉及的问题无法在整体上代表拥有不同规章制度、选举成员(偶尔开除成员)方式的个别组织。而在这本书中,有关共济会与宗教、共济会与政治以及共济会与社会等方面的论述,也仅是我的看法而已! 由于关于共济会组织(包括行会和会所)的最早记录,以及在共济会历史上占不可或缺地位的宗教仪式都是在苏格兰发现的,我认为苏格兰就是近代共济会的发源地。作为苏格兰土生土长的共济会“专家”,本书中的讨论不可避免地将会以我对苏格兰共济会历史与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这样的一本书中详尽地区分苏格兰共济会与其他地方现行的各种形式的共济会,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在我看来,不管阅读本书还是其他关于共济会的书籍,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把这种苏格兰的视角谨记于心。 大众领域出版的很多书籍总会在某些方面提及共济会(事实上,其中有些基本上是以共济会为主题),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实,早在1730年,非共济会成员就开始写作关于共济会的书籍,当时,塞缪尔·普里查德名为《共济会解析》的小册子在伦敦出版发售。在共济会中,这类印品被称为“揭秘书籍”(Exposure),是指以销售为目的,讲述共济会仪式的印刷品。某些人宣称这些书籍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共济会诱惑,防止其加入共济会,但对于这种“揭秘书籍”被用于盈利的事实却只字不提。 借此机会,我也要在书中“揭秘”人类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共济会仪式!但我的动机不同,是为了澄清历史。了解共济会的来源,是消除围绕共济会而产生的一些荒诞说法的关键。“当然!这书肯定得有这样的内容,它可是要花钱的!”嗯,我听见您的话了,也明白您的意思。所以,如果您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我也将很乐意为您免费提供这世界上最古老的共济会仪式书——如果这就是您想要的话! 与共济会仪式紧密相关的是共济会符号。这是共济会十分令人着迷的地方,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本书的概述,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同时,我在书中举出了若干可能会让你们有兴趣深入了解共济会的例子。 本书中所讨论的一些主题已经被其他学者深入研究过。因此,我在书后附加了精心挑选出来的推荐读物书单。当代某些研究共济会的作者总喜欢声称自己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事实上,这种独特见解很少见。而且通常情况下,许多作者只是重复了前代作者就此话题所提出的见解。毫无疑问,他们肯定加上了自己的“曲解”,而最近这些关于共济会的理论中很少是原创的。这或许便是为什么学术领域很少研究共济会,并把它当做一个古怪的话题。这令人十分悲伤,因为正如大卫·史蒂文森教授所言,研究作为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济会,对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 我坚信共济会对现代社会贡献颇丰,这一点,也将在本书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罗伯特·L.D.库珀 苏格兰共济会总会博物馆与图书馆馆长 2006年6月 -
誰統治著世界?
作者在本書收入的這些文論中指出: 21世紀前五十年將是人類歷史的一個根本性的轉折點!人類當前面臨著極其巨大的全球性危機。空氣,水,能源,土地,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西方未來學的研究認為,地球資源的最大承載極限大約是100億人之內,地球資源和生態無法承載超過 100億而且每年繼續遞增的人口。他們以為歷史永遠會是線性式發展 - 明天,後天,未來仍會是今天的繼續。他們不相信也不懂得什麼是“突變”或“災變”。但西方精英則已預察到人類終極危機的迫近,在籌謀並且積極實施著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