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县奉国寺
就中国建筑历史而言,自中唐至北宋末年约三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所遗存至今的23座木构建筑堪称为最可珍贵的中古时期建筑文化遗产,而辽代建筑显然占据着其中大部分的和重要的篇幅——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建筑技术水准的巅峰之作,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两建筑以其设计严谨、制作精丽见长,而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则以撼人心魄的大体量、大气势雄冠一时。辽代建筑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代表着中国建筑的最高技术水平,更因在时间跨度上与北宋同期而在文化价值观上取向唐代,兼有唐代遗风和宋代建筑技术与规范方面的影响,是研究唐宋建筑发展变化乃至文化形态衍变的关键环节。 本书以近年来最新的实地测绘为基础,四位论文作者分别从历史文献梳理、实测数据采集与分析和建筑设计手法与理念等方面入手,对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艺术及技术水平等课题做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阐释了该建筑的结构特点、建筑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明确了奉国寺建筑主体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本书是继陈明达《应县木塔》(1966年)、《蓟县独乐寺》(2007年)之后,又一部集研究论著与测绘图、摄影资料于一身的经典建筑实例专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艺术欣赏图籍。 目录 序 义县奉国寺及周边历史文化遗产综述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大木制度初探 图版部分 测绘图 历史照片 现状照片 义县奉国寺碑铭 义县奉国寺历史大事记 编后记 -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县的宝山辽墓的发现,为古代中国美术史和东亚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材料。本书将宝山辽墓壁画放在墓葬整体中进行审视,讨论的重点包括绘画与建筑的互动和画像程序、绘画的风格与画者的身份,以及壁画与墓葬赞助人的文化背景、当时政治环境及辽代礼仪风俗的联系。宝山辽墓不但改变了以往对辽代初期艺术水平和风格的理解,而且也为我们思考十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
遼代絲綢
鉴于宋代丝织品保留下来的不多,近年从辽墓中发掘得到的大量丝绸服装及饰品,则构成了研究唐元之间的丝绸史最主要的资料来源。 契丹人始终认为精美的丝绸和黄金是最贵重的品物,契丹国对中国织工的要求极为苛刻,就如早期的蒙古帝国一样,这就解释了辽代丝绸不会比宋朝逊色的原因;即使有款式和风格的区别。 大部份辽代丝绸的考古发现,均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本书首次将研究基于文物之上,将文物和史料相对应。这种利用二手资料的推测性研究,已完全可能重新制作辽代服饰,无疑的在纺织品研究领域的道路上标示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
佛教文化与辽代社会
作者在仔细钩沉大量出土辽代石刻文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实物资料,用十五章、30万字的篇幅,对前人未及关注的辽代佛教之“细微”之处,诸如“僧官”、“寺职”、“法名”、“师号”、“具戒”、“供养”、“福田”、“经幢”等,作了较全面、细致之考探;于前人论及较少的佛教对辽代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影响等,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对前人已经有过研究的问题,诸如佛教宗派、寺院经济、雕塑艺术等,亦在征引石刻史料的基础上,予以丰富性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