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神话
本书共九章,包括:世纪之间、东西方诗人死亡观之比较、文学作品中的死亡情结、文学作品中的自杀母题等。 -
浮生取义
简介 “舍生取义”,常常被用来赞美自杀的忠臣义士,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毕竟,需要舍生的场合很少,但“义”却是每个人在生活日用、揖让进退之间都该看重的。作者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书中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以理成人,以法立国”。 前言与鸣谢 在我们家乡的方言中,“过日子”被称为“过晌”。我大概5岁的时候,跟着我姥姥到她的娘家村去服侍她的母亲。当时我姥姥刚过70,我的太姥姥96岁。我总是听姥姥说“过晌”、“过晌”的,就禁不住问,到底什么是“过晌”呢?面对这样幼稚的问题,大人们自然会哄堂大笑,却也难以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我的困惑自然不会打消,不过时间久了,这个词听得多了,好像就忘了我的疑问。直到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个问题,这个时候,我的姥姥也和当年的太姥姥一样年纪了。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司空见惯的词汇和说法,我们从来不去思考它背后的意义,因而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探讨的价值。但我们一旦认真对待这些词,就会发现,恰恰是这些看上去最平常的词,才有着巨大的力量。“过日子”和“做人”都是这样的词。我在2002年要下田野的时候,姥姥身体还非常好,没有什么病,知道我要到农村去作研究,就会和我讲起老家很多很多的事,使我恍惚间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到了农村里,我母亲不断帮我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帮我理解一个一个自杀背后的理由,我也在不断品味着姥姥给我讲的那些事情和道理,“过日子”这个词就在我脑子里逐渐清晰了起来。我最终决定把它当作理解自杀问题的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因为它使我能最好地理解这些普通人的生与死。 因此,面对那么多自杀者的悲惨故事,我一直在以我姥姥的人生当作参照系;甚至在理解西方思想中的人生理论时,姥姥的一生都成为我最根本的思想源泉。但没想到,在我回国半年后,姥姥病倒在了床上;就在我的书写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她未能等到看一眼,在自己99岁生日前几天,就驾鹤西去了;而且,最为遗憾的是,我女儿的出生竟然与此凑到了一起,使我无法抽身赶回,只能在妇产医院旁边的十字路口烧一点纸钱。 在研究和写作当中,我以前一直觉得很平凡的姥姥,却显得那么伟大起来。姥姥于1908年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经历了两度江山易主,以及日本侵华、大饥荒、文化大革命这些灾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丈夫和公公相继辞世时,她五十多岁,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女儿,我母亲是老四。我的太姥爷,也就是她的公公,走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让几个女孩子读书。当时正是六十年代初,生活状况很不好,但她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变卖家产,甚至卖掉了祖上传下的珍宝,宁愿让邻里讥嘲她不过日子,也要使自己的五个女儿都读书成才。 姥姥一生虽遭际坎坷,而言谈举止未尝逾礼,乐观豁达,宠辱不惊,侍奉翁姑尽心尽力,教育后辈有张有弛,在远近乡里更是扶危济困,善名远播。最终求仁得仁,福寿百年。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幻,在她和她的家庭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烟消云散。中国人过日子的方式究竟有怎样的力量,在这位普通农妇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姥姥生病的这一年多里,我母亲就慢慢写下了姥姥的一生。我之所以要把她写的一些内容附在本书的最后,不仅是为了纪念老人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从正面,而不仅仅是自杀者这样的反面,来窥见现代中国人过日子的智慧和境界。之所以说是现代,是因为,虽然姥姥在我们看来还是太传统了,但她面对的问题完全是现代中国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定可以从她那里学到很多。 正是因为姥姥对我的思考的重要意义,我违反了一般鸣谢的惯例,把自己家的人放在了最前面而不是最后,希望读者能够谅解。人到中年,在经历了一些事情,读了一些书之后,才会慢慢体会到中国思想的深厚,才知道日常生活是一部最值得读的书。希望此书在终结了我对自杀研究的同时,开启对“过日子”的更多思考。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年读书的经验,特别是西学的思考,那些日常生活的力量还是很难显露出来的。在我的过日子和做人的过程中,诸多师友的提携与警醒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本书中一再表明的,除了亲人之外,我们还需要师友和国家,才能为自己建构一个立体的人生格局,才能为过日子添加更多的味道。因此,我必须把崇高的敬意献给我的老师:慷慨豪爽的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和她的夫人凯博艺(Joan Kleinman)、温文尔雅的曼斯费尔德(Harvey Mansfield)教授、随和宽厚的屈佑天(James Watson)教授和他的夫人体贴的华屈若碧(Rubie Watson)教授、博学的卡顿(Steve Caton)教授、和蔼的古德(Byron Good)教授,使我在康桥的日子充满了各种色彩;而杜维明教授不仅直接为我提供了经济支持,也让我深深理解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困难。国内的王守常教授、刘小枫教授、甘阳教授、王铭铭教授、杨念群教授、萧国亮教授、景军教授则使我的一切思考都无法和中国问题割舍开来。 若是一一列举给过我帮助的朋师友,势必成为一个极为冗长的名单。但我还是要提到,李猛一如既往地和我一同深入对每个问题的思考,如果没有他,这本书的完成是不可能的,应星、王利平、徐晓宏则曾经和我同下田野,与我一起体会了实地研究的艰难与收获。吴增定、渠敬东、赵晓力、周飞舟、毛亮、强世功、汪庆华、郭金华,张跃宏、李诚等与我作了多次讨论,帮我修正了很多问题。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与我一同赴美的同学胡宗泽和我共同渡过了初到美国最艰难的阶段,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而林国华和郑文龙二兄使我没有陷入美国专业教育的泥沼中,也令我感激不尽。我特别还要感谢我的师妹何江穗。她曾经费尽辛苦,帮我将我姥姥口述的十几盘磁带录成文字。 回国之后,北大哲学系的赵敦华、陈来、张志刚、孙尚扬、尚新建、李四龙等教授为我新的研究和教学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初为人师的我逐渐开始进入一种新的伦理关系。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极大的快乐。能够让学生们有所收获,已经成为我现在继续研究的主要动力。感谢我所有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哈佛-燕京学社、弗里德曼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对我的研究的经济支持。 本文中的一些章节陆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过,在此感谢这些刊物允许此处重刊:1.1以“自杀中的‘正义’问题”刊于《社会学家茶座》第十八辑,2.1和2.3以“论‘过日子’”刊于《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 6期,4.2以“夫妇之礼与家庭之义:一个个案分析”刊于《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文集(三联书店,2007)。 吴 飞 2008年7月于北京 -
胡河清文存
目 录 中国当代文化的共工篇(代序) 李 劼 第一辑 重论孙犁 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利嘴 孙甘露论 张洁爱情观念的变化 ——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到《祖母绿》 超脱的代价 ——读李晓小说随想 反讽乏力症 ——评余华《鲜血梅花》 瓜园古渡话格非 痴人·跳舞·悟道 ——李劼其人及小说《无悲无喜》如是说 苏童的"米雕" 王安忆的"慧心人" 阿成的"怪味豆" 朱大可:文化恐龙的休蛰 冰雕银钩绘南天 ——王充闾游记读后 我看《所罗门的瓶子》 《荷塘月色》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距离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传统 面对诺贝尔奖 ——"中国文学与世界"三人 通信两则 ——致《二十一世纪》 第二辑 上海文学创作中的"海派"文化品格 再论上海文学创作中的"海派"文化品格 上海作家笔下的"上海人"形象分析 ——兼论上海作家的文化心态 第三辑 钱钟书谈艺的风度与其逸兴沉哀 钱钟书与上帝 方鸿渐论二题 也说"钱学" 附:钱钟书复胡河清信 第四辑 金庸小说的情感系统 中国文化的诗性氛围 "手足情深"真伪辨:《书剑恩仇录》 金庸的"黑洞" 跳出怪圈:《碧血剑》 打狗棒法精要 第五辑 中国艺术新景观 神秘蓝的燃烧 ——谈画家钟强 线条的逃遁 ——记王南溟的绘画 梦蝶幻身托自意大利 ——萧勤先生其人其画 深居林下一斧丁 ——青年画家斧丁的艺与德 最富有太阳的飞鸟 ——陈海蓝油画如是说 徐冰的《天书》与新潮书法 传统的极致就是现代 ——也谈书法创新 "先锋"的痛苦与前行 ——话剧《时装街》的意义 中国戏曲和莎士比亚 ——从《血手记》的改编谈起 《纽约少年》的雅趣 曹子建及其他 回归戏曲与走向现代戏剧 ——谈京剧改革面临的两种不同选择 对评弹和小说"结盟"的展望 过去与未来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及其他 《棋王》不宜拍成武侠片 俞晓易并非贤能 ——对电视剧《一路风尘》的异见 关于《海灯》的主题歌 兼容并蓄的风度和取精用弘的识力 ——首届中国艺术节随想 第六辑 双性化:生命的悖论状态 我看卜相 潘雨廷法相记 对《大气功师》的一点质疑 六朝文章一线灯 ——《古典文学鉴赏论》读后 对李泽厚《美的历程》方法论及例证的质疑 附录 醒与眠 朱大可 痛哭河清 张寅彭 暮春时节的雷雨 王晓明 悼胡河清 郜元宝 纪念胡河清君 李 劼 劼 混沌与透明 王雪瑛 永远的对话 王海渭 胡河清的钱钟书研究 钱 钢 来去如意--致胡河清 张 献 后 记 捐款人姓名录 -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
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集体跳海。 不准谈论快乐的事,不准说活着真好,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死”!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因为一次意外的自杀未遂,经商破产的雷罗南总裁和丧妻失志的坎裴南上校,在生命的交叉路口相遇了!小小的偶然拯救了两个大男人的性命,还让他们决定刊登广告,寻找和他们一样想死的人,共同找出完美而精彩的死法! 这群志同道合的自杀者成立了一个找死俱乐部,由坎裴南上校指挥,带领他们来一场有效率又震撼的“集体自杀”。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想到的最佳死亡方式,就是乘着游览车,一路冲进欧洲最北端的冰冷大海! 找死团踏上了这趟跑遍欧洲的最后旅程,可是随着终点的接近,原本死意坚决的自杀者们,开始出现奇妙的变化:有人尽情挥霍最后的生命、有人爱上了身边的伙伴,还有人则感觉活下来似乎也不赖……当游览车开到最北端的海角,当死亡的大门就在眼前,当我们要一起跳海的时候,生命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转弯呢? 亚托•帕西里纳以其一贯黑色幽默的笔调,叙述生命中沉重和无奈的一面;透过书中角色荒谬而荒唐的际遇,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充满了许多未知,即便遇上最绝望的困境,也不一定是最后的终点! -
灵感毒药
前言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传记中,曾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三毛在南美墨西哥旅游,在某地一个神庙中,她看到了一个模样古怪的小神像。经向当地人打听,被告知这是“自杀神”。三毛对此大为惊讶,也深感触动。她知道,世界上无论何种宗教,都不允许人自杀,而在墨西哥,却有这么一个专为自杀者而供奉的神像。作为作家的三毛,对之思索不已,也激动不已。她认为这个神像的存在和确立,给予人类最大的尊严,以及意志自由。按此信仰,人类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生与死之间作出自由的选择。 墨西哥神庙里的“自杀神”,是吊死在一棵树上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几年之后,三毛自己选择自杀身亡时,是自缢于医院浴室打点滴的吊钩上,其景况极为相似。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心灵的某种默契,抑或是女作家三毛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杀神”所代表的这种特殊宗教的追求和敬仰? 像三毛这种以自杀行为震惊世界,却留给世人谜一样的故事和谜一样的内心世界的知名作家,从古至今不在少数。仅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来讲,获国际声誉且够得上大师级的文豪,先后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日本的三岛由纪夫、中国的老合;有当时“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作家”之称的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有开西方现代“意识派”小说风气之先的英国才女作家伍尔芙;有被称为横空出世的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有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茨威格;此外,还有前苏联的法捷耶夫、享誉全球华人世界的台湾畅销女作家三毛,以及自杀于“文化大革命”苦难中的中国知名作家傅雷、周瘦鹃、杨朔、叶以群、陈笑雨……本书所揭示展现的,正是这些文坛巨子既瑰丽多彩又千奇百怪的人生,以及他们复杂多变,谜一样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或从容沉静,或被迫无奈走向死亡的情景。 莎士比亚在名著《哈姆雷特》中提出的著名命题:生存还是死亡?换言之,就是活还是不活?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容逃避,实际上又无法选择的难题。这不仅是剧中的丹麦王子面临的困惑和选择,也是人世间每个人存在或必须面对的困惑和选择。这种哲学意义和人生现实中的难题,至今仍在困惑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而书中这些大师级文豪,在面临相同的难题时,他们决断而且毫不迟疑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甚至神态沉静而安详。 笔者以为,他们的从容赴死,并不是后人非要模仿和追随的榜样。但是对浸染着浓厚传统文化因子且盛行于国人中的那种“好死不如歹活”的价值观,以及至今仍相当程度上固守这种观念的中国人,无疑是树起了一个认识和价值体系上新的坐标,也是对国人文化传统观念的挑战。正如三毛在墨西哥神庙中见到“自杀神”之后受到的启示和感悟,对人类来讲,“自杀神”的存在,保障和给予了人类最大的尊严和意志自由。在“生”与“死”之间,人类有权自主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所叙述、所展示给读者的每一位作家,都具有某种“标本”意义。他们以死对抗社会和人生,以死对抗传统价值体系,甚至以死反抗暴政或反抗暴力的果敢和勇气,都是值得尊敬的。 鲁迅先生在《论人言可畏》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自杀”的名言,并且经常被论者引用:“自杀其实是不很容易,绝没有我们不预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倘有谁以为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鲁迅先生这里表达了对自杀者决断及其选择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当代著名学者黄子平在一篇文章中论及老舍等知名作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自杀时说:“探讨死也就是探讨生。死的不讲理由便是最鲜明地逼问了人们生的理由。人不可能再麻木不仁地活着。一旦我们与死者对话,死就不再以那种外在于我的假象而存在。死不是被命运的三女神割断了生命之线,因为死属于人的生存,它是人的存在所遭受的,而且只要人存在就不得不:承担的一种存在方式。死不在生存之外,而贯穿在生存之中。”愿读者诸君能从这个角度阅读和理解本书的各位主角,真正实现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并进而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之生存状态予以关注。 目录 第一章 用吗啡结束生命的杰克·伦敦 第二章 服安眠药自杀的“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第三章 在衣袋里塞满石块投水的文学天才伍尔芙 第四章 夫妻同时自尽于巴西寓所的茨威格 第五章 在争议声中开枪自杀的法捷耶夫 第六章 自毙于双筒猎枪的海明威 第七章 “兵谏”失败当众切腹自杀的三岛由纪夫 第八章 口含煤气管从容自尽的川端康成 第九章 清晨跳楼而死的叶以群 第十章 投太平湖自尽的老舍 第十一章 与老舍同一天投湖自尽的陈笑雨 第十二章 自沉于苏州古井的周瘦鹃 第十三章 吞烈性安眠药自尽的杨朔 第十四章 用丝袜自缢于浴室的女作家三毛 后记 前两年回归读书写作状态后,开始关注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自杀这个选题。其中包括作家、诗人、学者及其他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包容量又很大的课题,自己也仅能力所能及地做点提供砖瓦一类的事。经友人蒋蓝先生推荐,得以相识重庆陈涌先生,并经商讨策划,就有了这样几册小书。在此,感谢蒋蓝和陈涌先生的热心及支持,以及为此付出的辛劳与努力。在此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尹国良、江云龙、吴霖、兰铀、王星几位先生的帮助,李黎先生尽力为之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并精心翻拍了所附图片。一并致谢。 王锐 2008年8月 -
生死十日谈
《生死十日谈》以在场的方式直面辽南农村自杀问题,忠实地记录自杀遗族的声音,呈现不同角色的立场和叙事者现场感受,折射出当下农民的精神生活现状和真实的情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