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與章惇關係考
世事多變,人心難測,昨日之同志,明日之政敵,救命恩人轉眼成寇讎,友誼愈深,反噬愈大,最好的朋友可能變成最可怕的敵人,蘇軾與章惇之交往可作如是觀。蘇軾一代才人,文藝傑出,章惇出將入相,開疆闢土,一是文學巨擘,一是政治巨人,皆一時人傑,可並駕齊驅。就情性來說,蘇曠章豪,蘇軾善擺脫,章惇能承擔,曠達、寬容令人敬愛,恩怨分明、快意恩仇亦見性情。宋哲宗親政,改元紹聖,章惇獨相,蘇軾先謫嶺南惠州,再貶海外昌化,瘴雨蠻風,九死一生。宋徽宗即位,章惇竄謫雷州,蘇軾渡海北歸,不念舊惡,一笑泯恩仇,關心章惇困境,心胸令人敬服,蘇、章高下立判。前賢論二人之交遊,揚蘇、貶章,其來有自。然過度貶抑章惇,恐亦違反史實,有失公平。章惇雖兇狠,早年確實關愛蘇軾,曾於烏臺詩案力救蘇軾。綜觀蘇軾、章惇一生之交遊,愛恨交織,高潮起伏,錯綜複雜,兼含政事、文學、黨爭,影響蘇軾深遠,自宋至今論爭不斷,曲說叢出,是蘇學研究者必然留心的重要課題,亦是本書選題考量與研究意義所在。 -
东坡禅喜集
《东坡禅喜集》为明人徐长孺辑宋人苏轼有关佛教方面的作品。所选版本为明天启元年二六二二本;凌蒙初增订,冯梦祯批点。凌氏刻印『颇工』。冯氏朱批,字迹潇洒飘逸。凌氏刻本为目前世人公认最全最精者。 苏轼(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气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其思想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至宋代已与儒道并行,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颇有影响。苏轼也是其中之一,他把对佛理的领悟和阐发当作自己人生修养的一种方式。 -
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在寫下了首遣興的詩作,表達了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下筆而出的。 導讀者蔣勳老師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蘇東坡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閱讀《寒食帖》上的字,則會發現其實豪放的大架構裏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老師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裏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而在歷史的騷動裏,《寒食帖》經歷了各種的劫難,重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上面留下了黃庭堅、董其昌、乾隆、納蘭容若等人的墨跡與印章,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和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火在《寒食帖》留下各種時間的痕跡。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東坡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裏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都有不同境界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