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麻醉
埃伯哈特·施塔鲁施,昔日《铁皮鼓》中闹事帮的头头,如今西柏林一所中学“教授德语还有历史的正式教师”,在1967年搜集原纳粹军队一个将军的材料,此人企图在战后用沙盘去打赢已经失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现实的一件事对施塔鲁施来讲却是十分的紧迫: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决定在柏林最繁华的大街库旦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宠物狗,以抗议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凝固汽油弹。施塔鲁施试图用自以为是的忧伤来劝阻这个举动。让牙医给自己治牙成了唯一能有所进展的象征:抵御人世间的痛苦只能靠局部麻醉。 “格拉斯是温良的卫道士,他温良,如同别人极端。他对理智的痴迷,可以说到了一往情深的地步。”《时代》 -
狗年月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狗年月》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一部颇堪玩味、值得仔细阅读的书。这部发表于一九六三年的作品所描绘的维斯瓦河入海口是作者的诞生地但泽-朗富尔地区。但泽在二战前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隶属德国。作者在故乡的文科中学接受教育。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他曾任防空助手,以后当兵上了前线,一九四五年受伤,被俘后关进了战俘营。一九四六年五月获释后,格拉斯曾做过农业工,下过钾盐矿,当过爵士乐手,后来又在美术学院深造,研习雕刻艺术。这些经历为作者创作《狗年月》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
相聚在特尔格特
十七世纪上半叶,德国各宗教派别、德意志皇帝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深重,冲突连绵不断,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一批文人志士相聚在小城特尔格特,他们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在探讨诗歌、戏剧等严肃的学术问题的同时,还痛心疾首哀叹自身和祖国的命运;他们借助诗文,共谋祖国统一大业,可在高谈阔论的同时,又插科打诨,粗话连篇,荤话迭出,还“不拘小节”同女仆利女店主苟合;最后他们甚至还共同草拟了一份“和平呼吁”,但一场意外的大火将聚会场所和“呼吁书”化为灰烬,文人志士们所有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烟消云散。 小说中描述的那些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等,德国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背后分别隐藏德国当今文坛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小说中的主人公西蒙·达赫和格仁豪森分别是德国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团体“四七”社的负责人汉斯·维尔纳·里希特利作者格拉斯本人的化身。作者以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写了 “四七”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书是作者最成功的小说之一,1979年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德国的畅销书。 -
猫与鼠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二部,出版时在德国引起一场“艺术与色情”的争论,有人指责书中的“军队里男女淫乱”情节,其中的“色情描写对青少年有毒害”,它“应该被列入禁书名单”等,但大多数意见认为,它“属于艺术作品,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艺术享受”。现被列入德国中学的选修课本。 中学生马尔克生理上有缺陷,不断遭到同学们的讥笑和嘲弄,这使他产生了自卑感,可他又是一个好强的人,为了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他刻苦锻炼,在体操、游泳和潜水方面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这又使他虚荣心膨胀起来,以致偷了回校作报告的海军军官的勋章挂在身上,事发后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去服役,在军队里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受到一位军官太太的赏识,并在这个女人的引诱下和她发生了关系,事情败露后遭到处分。不过他机灵过人,不久在一个水塘里发现了敌方的一个地下仓库,因立功又受到了表彰。后来他加入了坦克部队,在作战中击毁了许多苏军坦克,获得了真正的勋章。为了给自己恢复名誉,他要求回母校做“英雄事迹”报告,不料被校长拒绝。衣锦还乡的梦想破灭后,他便在人们的视线里永远消失了。 -
母鼠
格拉斯被称为当代德语文学的招牌,从五十年代奠定其文学地位的《铁皮鼓》到九十年代末震惊世界文坛的《我的世纪》,其作品常常会掀起轩然大波,堪称德国文坛一大景观。《母鼠》1986年一面世,评论界全球电信褒贬不一,赞之者称他开创了一种“未来型的叙述方式”,集其所有作品之大成,贬之者认为它不啻为一场“灾难”。格拉斯本人对此不以为然,在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上他提及《母鼠》时说:“是它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以“我”想要一只老鼠作圣诞礼物并如愿以偿开始,这老鼠能说会道,不断与“我”唇枪舌剑,使“我”先是在家里,后孤悬太空,与地球断绝联系,却在梦境中目睹了世界发生的悲剧,体验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过程。情节之二的主角是奥斯卡,这个《铁皮鼓》的主人公摇身一变成了传媒大亨,踏上归途,回到阔别多年的但泽,他对媒体的潜能极感兴趣,懂得如何用图像展现未来,以或实或幻、真伪难辨的画面来控制公众。另两条情节是以两部影片的形式展开的,其中《格林兄弟的森林》反映童话人物在濒临死亡的背景下的逃亡和反抗。另一部《造假的50年代》叙述的是以修复艺术品为业的马尔斯卡特的故事,影射当年两个德国的领导人阿登纳、乌布利50年代造假史。 -
盒式相机
盒式相机,一个能留住人生瞬间影像的爱克发老相机,就像童话里的“魔盒”,闪现在各个场景,呈现格拉斯不同阶段的历史图片。“玛丽,咔嚓一下”,《盒式相机》中的父亲总是这样说,对准柏林战后被炸飞一半的房子,对准家庭聚会啃光的骨头,对准橡皮擦过的碎屑…2008年在德国出版的《盒式相机》是格拉斯对自己1960年代以后生活的梳理和回忆,与《剥洋葱》和《格林的词语》构成自己完整的自传性作品系列。在《盒式相机》中,格拉斯借助局外人的视角,将相机作为回忆辅助手段,记叙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在意识到自己的年迈后,召唤出自不同婚姻、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活的八位子女,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让他们各自讲述自己对童年和成长的记忆,描述他们眼中的父亲,回顾自己在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庭里”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格拉斯从六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末的生活轨迹、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可以看作是一本用文字组成的格拉斯的“家庭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