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撷取近年来某些公众人物或者公共场合频频出现的文史常识错误,以及日常工作中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会和运用。 -
国学常识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本书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及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做了评述。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 -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经典珍藏)》是一本浓缩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包括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板块有历史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储备库和历史知识问答等。如果有人问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希腊奧林匹斯十二神指哪十二神?“木马计”是怎么一回事?清朝的“八旗”指哪八旗?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何谓“三教”、“九流”?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什么战争?……这些历史常识性的问题你都能答得出来吗?《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经典珍藏)》把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2000个历史常识编辑成册,让你轻松阅读古今中外历史,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行家这样买宝石
在生活中,不论是结婚买钻戒、送礼物、出门旅游买宝石还是平时自己想买珠宝首饰戴,总会碰到心爱的宝石想买却不敢买的情况,担心买假、买贵,怕被骗,自己又不会识别宝石的真假等级、不会看瑕疵好坏估价、不会犀利杀价。认真看过本书,就不再会被这些问题困扰了。 本书就是专门讲如何购买宝石的圣经指南,告诉你怎样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意的宝石。全面介绍了81种常见宝石的权威知识和市场行情,附有180幅高清裸石图和152款精美成品首饰图以及18个购买诀窍。包括每款宝石的保养方法、真假等级鉴别、真实价格区间、出国旅游购买宝石注意事项、网店、银楼玉市、地摊淘货、品牌店买宝石方法、如何进行宝石投资搜藏等。将珠宝店不能说的秘密及业界行话大公开,先看本书再出手,保证你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合意的宝石。 -
经济学常识
本书作者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例和清晰的文笔进行精心的演绎推理,阐释了经济怎样增长(或不增长),价格如何协调经济行为,以及政府如何促进或阻碍经济进步。论述了当普通人在经济上自由,而且当他们的政府的政策和机构也支持其自由的时候,老百姓怎样做到以及为什么能做到不平凡的事情。并告诉我们一个真知灼见——即经济进步来自于竞争性市场、个人创新和有限政府。 -
哲学 科学 常识
作者自序 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思想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更明确一点儿,理论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例如,伦理学教人为善吗?如果一切理论皆是灰色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那怎么竟会出现理论这种东西?这些思考带向希腊,思想的理论形态大概是在那里出现的。希腊哲人曾尝试为世界提供理性的整体解释。然而,那是不是太遥远了?看起来,哲学自负的工作早已被科学接了过去,哲学也许已经寿终正寝。然而,科学在何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现在想弄懂任何一门科学分支都需要很多年的专门学习,谈何整体画面?远为根本的是,科学把心灵留在了画面之外,科学世界观没有为喜怒哀乐美丑善恶留下席位。那么,我们有两套真理――科学真理和生活的真理?柯瓦雷质疑说:两套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真的如此吗?也许真理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显露?也许我们凡人从来只生存在断续相连的局部真理之中?一个疑问带到另一个疑问,往往,不断的追索又把我引回最初的疑问。问题互相缠绕,疑惑互相渗透,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明确性呈现出来。 哲学思考难得产生值得付诸文字以与他人分享的果实。就算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想法,把这些想法表达清楚连贯成章也非易事。这本小书以眼下的形式开始动笔,至今也在五六年以上了。每一节刚刚写成,就又抹去重新写过,不知凡几。摆在眼前的这一沓稿子,仍百般不满意。但出于种种外部的考虑,现在就要把这本小书付印。 眼下这本小书,既不是一个开端,更不是一个结论。它只是我行在困惑中的一些片断思考,为了付印多多少少按一个主题组织起来。这个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或曰自然理解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最后一章集中讨论常识、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有点儿像个小结。 这本小书大量借用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但它并不是一本科学哲学方面的论著,对科学的内部理论结构无所发明。我关心的是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按设想,这本小书是两部中的前一部,后一部正在写作之中,从还原论展开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性质的探讨,结之以对道理和真理的思考。 本书很多章节曾陆续发表,这些章节在纳入本书的时候都做了大量修订。 引文按我自己的旧例,若手头有中文译本,就标中译本书名页码,以便读者查找所引书;译文却可能是我自己的,这有时是因为对现有中译本的译文不够满意,有时是因为在本书的行文中有些译名需要统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引文则通常只标出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版本制定的边码,译文多采自王太庆、汪子嵩、张竹明、苗力田、王晓朝、徐开来等学者,有时参照英文德文译本乃至希腊原文稍作改动。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科学世界与日常世界的分合”〕的成果,在此对教育部的支持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华东师大和童世骏教授,感谢卑尔根大学和希尔贝克〔Gunnar Shirbekk〕教授,他们为我安排了在卑尔根大学做三个月的研究交流,使我得以专心为本书定稿。不少朋友和学生总认为我在做什么重要的工作,我将错就错,受到鼓励。妻子和女儿不觉得我在做重要的事情,但既然我爱做,她们就支持,这种支持当然是最重要的。感谢简宁张罗本书的出版,书稿完成后,他读了一过,说是像读小说。这话大概是批评,但我误听成了夸奖。我始终没学会用完全学术的语言来写作。 陈嘉映2006.10.23,于上海外环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