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在香港──流眼淚
本書,關乎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流眼淚》第一部份關懷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專家估計大約兩成的親友在一年半後依然抑鬱,然而急趕的社會容不下這份傷痛,尤其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更需要支援。香港每年也大約有一千人自殺,當中主要是長者!第二部份探討醫療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死在醫院、死在院舍、死在家裡……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
死在香港──見棺材
這本書,關乎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見棺材》第一部份報導現代殯葬業的改革,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且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施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接手人,亦銳意帶來新氣象。第二部份是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
有米
繼《香港正菜》後,陳曉蕾繼續關心本港鄉郊生活。這次從香港的氣候入手,思考為何香港沒有了春天,而沒有春天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曉蕾也將視點對焦選擇「另類生活」的人,有搬到新界居住的年輕人,有知足變通的獨居老伯,有自耕自足的農耕人,有崇尚環保生活的情侶,看看這些在香港「核心價值」以外的香港人如何在這裡生活。 「去年我最驚訝的事,莫過於「春天不見了」:三月是一百二十六年來最乾旱的,四月又是一九七零年以來雨量最低,五月首個酷熱天氣警告是自一九九九年警告制定以來出現最早一次──當我終於開始知道香港什麼蔬果當造,夏天要吃什麼、冬天不要吃什麼,突然,春天消失了! 城市裡的朋友好像沒事兒的,有人甚至慶幸沒有回南天。然而身邊的農夫都在抱怨種子難發芽、澆水很辛苦;來港產子的燕子,時間也推遲了,等到乳燕懂得飛,全家一起南下時,很可能遇上颱風死掉。 但願把四季帶回城市,如果感受不到氣候,還談什麼氣候變化呢?」 「不論堅持有機農業,或者實踐綠色生活,這些在台灣仍處於少眾熱切追求的生活價值,在香港更像稀有物種。正因為身處在一個食物幾乎完全仰賴外地供應的大城,這個自力耕生的拚鬥,愈加顯得意義非凡。」 ——台灣自然作家 劉克襄 「人要生活圓滿,實在沒有唯一的路徑,曉蕾這本書展示出多種的新生活嘗試,提供素材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塑造最配合自身條件的新生活模式,這是很大的功德。」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 林超英 -
香港正菜
耕田種地曾經是先輩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可惜在現今世代,耕田種地者寥寥無幾,以農立國的傳統和民間智慧慢慢消逝,我們對農作物的認識不但不深,亦彷彿不再在乎。 何謂「當造」?不時不食的文化,隨著香港農業式微變得不再重要,除了再沒有本地時蔬吃,「菜不再有菜味」外,我們喪失的同時是人和自然的關係。 此書正好透過本地有心農夫的專訪,重新發現香港新界的土地,發掘香港四時的特色蔬果 ,分享有機種植的心得……原來城市以外,有一撮人,不論是全職抑或半職,都選擇了以耕作去與大自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田園生活背後的困難與堅持、農作物的知識、生產和供應背後牽涉的議題,此書都給你娓娓道來。 -
剩食
「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廚餘,根本不是垃圾。」 . 「好些國家禁止廚餘送入堆填區,這些廚餘可以捐贈、堆肥、用作飼料、發電……但在香港,無不困難重重。」 . 全港三個堆填區,即將飽和,裡頭超過三分一都是廚餘。 . 我們可以做什麼? . 每一位香港人,都不得不面對。 . 本書講解什麼是「廚餘」,如第一部份探討工商界產生廚餘的成因,第二部份探討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目前如何處理廚餘。第三部份關注的是家居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