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未都说收藏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增色不少。 -
马未都说
书中分为四部分: <人情> :在枕之乐、警枕、西红柿... <事理> :书是什么、读书、猫书... <文化> :熟能生巧、真假道理、古董医院... <杂谈> :地震了、祈祷、人性光芒... 开篇寄语 :智者乐山 仁者永乐 ——论语 -
锦灰三堆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
打眼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者应该珍重白明先生经验之谈,切肤之痛。勇于面对收藏之路的荆棘乃至陷阱,关键是事后的总结修正。读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
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
鲁迅生前曾有意自行编印《鲁迅三十年集》。所谓三十年集,特指鲁迅从1906年到1936年的全部著述,不料先生于1936年辞世,未及完成。我们以《鲁迅三十年集》的书目为蓝本,在一些鲁迅研究专家的指导下,选取了《呐喊》、《中国小说史略》(上、下)、《热风》、《华盖集》、《彷徨》、《坟》、《华盖集续编》、《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鲁迅自选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故事新编》、《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二十二部作品,汇编成《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影印本)出版,繁体竖排,毛边书 ,原汁原味再现民国书籍的风貌,以飨千百万敬慕鲁迅先生的读者。 对于普通研究人员而言,是没有机会接触鲁迅初版作品的,再版的作品经过多次校勘与补正,从版本的角度来说,研究价值不高。“影印本”的出版,使普通读者有机会接触鲁迅作品的初版,从字里行间体验民国书籍的气质。 这套书以北京鲁迅博物馆所收藏的鲁迅初版本为蓝本,以影印的方式制版。“原汁原味”地再现了鲁迅初版本的风貌。繁体竖排,为毛边书,限印行2000套,每套附赠张松鹤先生设计的鲁迅像章一枚,极具收藏价值。 -
故事
这是香港散文大家董桥的最新作品,收入文章全是他近两三年来的新作。书中讲的都是他在古董文玩集藏中经历的故事,底子是沉郁的中国历史文化,穿插的是一段段或隐或现或远或近的情感。每个故事配一幅他收藏的古董彩图,故事因此多了几分颜色的铺陈。 散文可不可以虚构? 作者说:我写散文常常希望可以像小说家写小说那样遨游在虚构的时空里操控虚构的哀乐,可惜我终究硬不起这颗心肠。为了照顾我笔下的人与事的隐与私,我顶多只能以虚笔烘托实情,以实笔敷设虚境。 董桥已经六十五了,所经历过的风雨路途,不论是伦敦古董店里的偶遇,或是香港斜坡路上的惜别,心思缕缕,都成如梦般的沧桑。他说,活了这许多春秋的老头了,邂逅的人和事说不上多也说不上不多,闲时回想恍如一出出的戏,有的缤纷,有的苍凉,更多的是幕启幕落之间的那一阵微茫。毕竟跟文字结了四十几年的深缘,书斋里一盒一盒的旧信件旧日志旧笔记藏着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抗拒抚今,情愿追昔,寻寻觅觅总会寻出一番前尘,半帘梦影, 有些可以写得细致,有些不便依帖描红,比较稳练的做法往往是背临碑字似的摹绘淼茫的输廓留住无尽的念想,为流逝的岁月,为往昔的际会。 所以,董桥这本最新的《故事》,既是他在搜集古董文玩路程中念旧怀古的思念,也是他另一种人生情感的回忆录,因此比起以往的文字,《故事》更加深沉、内敛,更堪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