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更画传
1903年高更去世之后,他的作品由著名收藏家、画商拉沃尔清理,在巴黎举行规模很大的展览会,高更才终于得到人们的承认。色彩如此鲜明、纯粹,如同发着刺目的光彩,高更的这种色彩技法,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画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本系列包括毕加索、凡高、高更、达利、雷诺阿等画家的画集和小传,图片精美。世界顶尖艺术大师们的传记及代表著成名著及他们每人在重要时期的照片。书中详尽介绍大师们的性格、爱好、私人生活片断及对整个人类艺术的贡献。 -
世界名画家全集--高更
保罗・高更与塞尚、梵高同为近代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在高更的创作生涯中充满了冒险与传奇的色彩。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他舍弃文明、优裕的生活,远赴南太平洋大溪地寻求他的新天堂。高更在野性未开化的南太平洋岛屿上,自由自在描绘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他对原始与野性憧憬的自我。本书详细介绍高更的创作理念及生平事迹,网罗他一生的代表作及大溪地风情的木刻。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见到高更性格的呈现,其所赋予之粗野的韵味及纯朴的美感。正因为有这些特质,高更为绘画艺术带来新生,并为后继者奠定契机。 -
生命的热情何在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更的画作,另一部分是高更对蛮荒原始的波里尼西亚群岛大溪地的书写,记下了他的探奇与冒险,娶当地土女的快乐日子,大溪地的风土民情等等…… -
高更他的生活与艺术
《高更他的生活与艺术》以生动的笔触将高更充满戏剧性的一生娓娓道来,其特立独行的个性、才华横溢的艺术创作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从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高更的传奇经历和心灵苦痛,也可以了解到19世纪末急剧变化的社会图景。 -
高更
外祖母是秘鲁的女权先驱,父亲是爱好旅行的自由新闻作家,这样的背景似乎注定了高更一生追求简朴漂泊的生涯。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怀着热带国度的乡愁,在哥本哈根、阿望桥、马提尼克、阿尔勒之间流浪。1891年他毅然离开文明世界,前往原始的大溪地。“我离开是为了追求平静,为了摆脱文明的影响。我只想创造简单的艺术。”这位“不情愿的野蛮人”于1903年5月8日逝于马克萨斯群岛。 好几世纪以来,选择做个艺术家单纯只是子承父业的传统。未来的画家自孩童时期起,便呼吸着粘合剂和松脂的熏味。家族负责他的学徒训练。他的第一个画室通常也在家里。但从18世纪末浪漫时开始,渴望做艺术家成了一种反抗之举、一种逃避、一种非常独特的自我实现的方法。塞尚(Cezanne)和马奈(Manet)均属此例,高更也不例外。 当高更出发前往南太平洋时,他寻求的并不是田园隐居生活,而是一种崭新的灵感,如同兰波所说的,“一场古老飨宴的钥匙,”通往被遗忘湮灭的宗教和传统的奥秘,并发现伟大的原始神话。 但他所发现的真实塔希提,却也过于西化和文明化,令他大失所望。高更利用半世纪以前,由一位帕皮提行政首长雅康-安托方·莫朗乌(Jacques-Antoine Maerenhout)所出版的民族学调查报告《大洋洲之旅》,作为他一些最著名绘画的来源。他也藉由此书,于1892到1893年间,画出《毛利的古老信仰》的墨水和水彩草稿。 他在其中讲述阿瑞洛的故事。传说这群波利尼西亚的男性神祇和女性神祇,居住在博拉·博拉岛上。 -
诺阿·诺阿
本书是画家高更的一部自传作品,创作于1898年。高更出于对艺术中真、善、美的追求,到达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一块还处在野蛮社会的土著聚居地。在这片土上,高更找到了自己所渴望的平淡、善良与温情。本书所描述的就是高更第一次在塔希提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在此期间,作者选择了与土著人相同的生活方式,并与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过着一个普通“野蛮人”的生活。在一次短暂的探险中,他找到他的塔希提新娘,他沉醉在爱情的狂喜中。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作者从未停止过对生活的思考。塔希提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滋养着高更的生命、艺术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