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空间
Gilles 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自然语言意义建构面面观》(后面简称《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是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拓荒之作。本书先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1994年由剑桥大学出版修订后再版,94年版的《心理空间》在主要内容上与85年版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94年版中增加了由Lakoff 和Sweetser 撰写的序言和Fauconnier本人撰写的前言。Fauconnier的前言总结了自本书第一次出版至1994年近十年中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情况。本书适合于外语专业、汉语专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高校教师阅读。 -
女人.火與危險事物(上)
作者提出新的「經驗主義」來取代客觀主義。新觀念來自研究如何給物體劃分範疇。對自亞里斯多德以來有關思維的假說,做了全面批評,在認知科學的發展上有無可取代的貢獻。 -
语言心理学
《语言心理学(第四版)》是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经典教科书,为世界各地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机构广泛采用。第四版反映了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思路考察语言,着重探讨人们使用和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把心理语言学当作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部分的趋势。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语言学原理,心理机制,语言的知觉,句子理解和记忆,会话互动,早期语言习得等。 -
隐喻学研究
《隐喻学研究》在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吸收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隐喻的产生原因、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以及隐喻的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近年来,隐喻在国外是个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隐喻的认知功能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还缺乏一种统一的隐喻理论。在国内,隐喻研究还局限在修辞层次。从哲学、心理学和其他跨学科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其对人类思维方式、艺术创造、语言使用等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隐喻现象本质和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将对当代认知科学和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语言中隐喻特征的分析也将对揭示语言运转在本质与特征以及对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