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教授
邓小南、李连江、应星、项飙一致推荐!
☆ ☆ ☆ ☆ ☆ ☆ ☆ ☆ ☆ ☆ ☆ ☆ ☆ ☆ ☆ ☆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学界朋友,在你们觉得快得停不下脚步时,不妨试着翻开这本《慢教授》。
☆ ☆ ☆ ☆ ☆ ☆ ☆ ☆ ☆ ☆ ☆ ☆ ☆ ☆ ☆ ☆
在一个推崇效率的时代中,《慢教授》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该书就其本质而言是理想主义的。书中讨论在大学“公司化”的取向下,追求思想智识的师生如何面对今日的挑战与焦虑。作者强调学人在制度语境内的行动力,娓娓道来的是校园内习见的日常,尝试疏解的是抉择的困惑与纠结,呈现的不是答案而是贴切的建议。所谓“慢”与“宽”相关联,关系到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理解与感知。自主地“慢下来”,让学术过程更从容、回旋天地更舒缓,通过情感的融通和智识的韧性,激活学人交流对话与深度思考的能动力。
——邓小南,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 ☆ ☆ ☆ ☆ ☆ ☆ ☆ ☆ ☆ ☆ ☆ ☆ ☆ ☆ ☆
田雷教授翻译《慢教授》,固然因为与作者会心不远,更多因为他自爱与博爱。自爱助他超脱,在考核杠杠重压下谋定了生存,就踏实耐心地培养发扬才能,不在虚荣鞭子驱赶下荒废生命。博爱令他度人,不忍见谋定生存的同仁匆忙依旧,费心费力分享他了然于胸的智慧。
——李连江,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不发布,就出局》作者
☆ ☆ ☆ ☆ ☆ ☆ ☆ ☆ ☆ ☆ ☆ ☆ ☆ ☆ ☆ ☆
在国内学界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所谓“学科建设”中,我们实在是太需要读一读《慢教授》这样的著作了。两位作者给我们清晰地还原和展示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学术终究是比慢而非比快的。急促、焦躁与跟风不仅会毁了教授,也会毁了学科,最后只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新父”们在学术舞台上自鸣得意的拙劣表演,而且各领风骚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促。只有慢才是真正“以科学作为天职”的学人的守身之道!
——应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社会科学》主编
☆ ☆ ☆ ☆ ☆ ☆ ☆ ☆ ☆ ☆ ☆ ☆ ☆ ☆ ☆ ☆
一个人走进博物馆,对讲解员的述说很不耐烦,而不断问这些展品值多少钱。只有钱数让他对艺术品产生有意义的感知。不要嘲笑这个人的无知。这正是大学教授们对待同事的研究、甚至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方式。研究的具体内容不重要,脑子里想的只是发表了多少、在哪里发表、这些发表在职称和奖金上如何兑现。强调早出、快出、多出成果,不是让学者多做贡献,而是相反,是让学者避免深度分析、避免干预历史、影响现实。无法控制自己时间的人,最容易被控制。慢下来,不仅是降速,而且可能带来根本的转向。对少数以快为乐的人,《慢教授》可以是一个及时的惊醒;更少数的已经在“慢性抵制”的学者,可以从这本书里获取力量;对大部分在快和慢之间挣扎的学者,这本书也许能够为你开出一片新天地。
——项飙,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調皮搗蛋當然不是什麼值得誇讚的正面特質,但卻也不是十惡不赦。年輕朋友若問我為什麼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與研究題材,我猜是與自己調皮的個性有關。調皮搗蛋以及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經常會想出人意表、別出心裁,這或許就是點子與創新的源頭。 有一本英文字典,把研究二字定義為study or investigation of facts not readily available,譯成中文就是「對未知事實的探索與檢證」。所有的法則、規矩,都是代表已知世界劃定的範疇。越是調皮的人,越傾向將這些法則與規矩視為無物,也就越有可能另闢蹊徑,想出一些與傳統思維不同的見解。 自然與生命科學尋找新的題材,可能是要研讀文獻、觀察實驗、電腦模擬、紙上推演;但由於社會學門的知識是源自於社會現象的觀察,所以點子一定是由社會觀察而來。如何從觀察紛亂無緒的日常生活中激發知識創新的構思,我無以名狀其過程,只能列舉一些實例,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例中所謂的觀察,未必是自己日常生活之體驗,也包括雜誌閱讀、期刊檢索之所見。 站在進入大學等嚴肅學術體制前,許多年輕人惶恐無助。成為一位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應該是許多大學生曾經想過的生涯。看著台上教授展露著豐富學識涵養及精湛的觀點,如果有足夠的能力成為一位為社會盡力的學術研究人,進入學術研究機構,也是應該受到鼓勵的選擇。《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絕對足以成為畢生目標為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準則手冊。 什麼是研究?社會科學的知識探索是什麼過程?研究者究竟在追求什麼?研究者究竟在追求什麼?由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朱敬一院士來解釋學術這個生涯,成為引導此一生涯方向的重要指標。針對很多技術性的問題都有直接並且詳細的探討,例如如何爭取教職、如何面對國際論文評論壓力、如何找到研究方向……等。 「在這本書中,朱教授帶我們走到後台,讓我們分享做學問的『秘訣』。」 --林南(美國杜克大學社會系正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顯現了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學者治學之外,最應該有的行動力和好奇心。」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這是一本分享研究過程中的第一手經驗與有趣故事的觀點行書籍!」 --黃榮村(中國醫藥大學校長、前教育部長) 「朱院士的文章一向犀利、風趣,帶有一點調皮,很扼要也很吸引人。」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院士) 「這十封信對一位稍有年資的研究者仍是很有助益的。」 --陳東升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台大社會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