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尔兰往事
《爱尔兰往事》是美国著名小说作家里昂•尤里斯继他的代表作《出埃及记》后,又一部深受美国大众关注的作品。《爱尔兰往事》以对爱尔兰历史往事的回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演变,让我们有机会站在一位西方文学大师的角度感悟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
诱惑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爱尔兰“严肃小说(Literary Fiction)”作家约翰•班维尔的“科学四部曲”(Science Trilogy,前三部分别为《哥白尼博士》《开普勒》《牛顿信札》)”的最后一部,主人公是一位虚构的出身贫寒、性格孤僻的数学天才盖布里埃•斯旺。 小说以斯旺的自述形式展开,以一场发生在“大房子”里的地陷而引起的火灾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斯旺的成长历程和遇到诱惑者菲利克斯并与之在“大房子”里交往的经历,后一部分介绍了差点被火烧死的斯旺的恢复过程,以及受菲利克斯介绍而从事无所成的非法数学工作,并为爱人非法提供药物,最后逃离的经历。 本书是经典诗剧《浮士德》的现代版诠释。斯旺想通过数字探寻世界的模式,可他为之工作的那位教授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个世界没有这样一种模式。菲利克斯,一位长着狐狸似的脸的狡猾男青年正是他的魔鬼梅菲斯特,引导斯旺去做各种事情。但比起《浮士德》,本书的基调则更加黑暗,塑造的角色形象也更加阴郁。 本书充斥着各种奇妙的想象、符号以及精彩的语言。作为一位语言大师,班维尔的这部作品中的每一句话也都非常优美,像一首首散文诗,并为情节增色。 总的来说,本书是《浮士德》的一部优秀的现代版改编作品,在原创性、文学性和故事性上都十分优秀。 媒体评论: “寓言,需要智力的惊悚小说,哥特式的狂放之作,象征主义的 谜题……本书中的一个符号绝不仅仅是个符号……像一个无法解 决的文学魔方……小说本身相应地体现了自己的主题,即体认一 个明确的象征主义秩序的冲动,不断地受挫于文学文本因偶然性 及可能的结构而变化着的条件……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星期日独立报》 “《诱惑者》使得一切最高级的形容词都远不足以表达对它的赞美……无可争议的语言大师,简洁的停顿和黑色的幽默,班维尔 是一个最别具匠心的作家……他是一名魔术师……这位极富天 赋、几乎是有邪恶的天赋的艺术家又一次令人期待的惊人而大胆的展示。” ——《消费导刊》(TIME OUT) “文笔优美……构思精妙……你不得不阅读一遍以上的书……这本优秀的小说。” ——《笨拙》杂志(PUNCH) “现今在爱尔兰很少有几个作家的新作能受到如此大的期待……一位热爱文字的人所展示的深刻优美的文字……班维尔的伟大雄心没有动摇……一口气读完《诱惑者》,它值得你这么做。” ——《爱尔兰时报》 -
歌犬
这是一个漂泊者的故事 一个历险者的故事 也是一个落叶归根的故事 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首部长篇小说 多年以后,到了美国,我听说纳瓦霍印第安人相信宇宙大爆炸的起源,是因土狼的歌唱。它们站在虚无的边缘,在时间之前,将尖嘴探向空中,嚎叫着,把世界从自己的脚下给叫了出来。印第安人叫它们歌犬。 五年来,“我”带着幼时的记忆和几张照片,沿着父母亲年轻时的足迹,辗转多国,从爱尔兰到西班牙、墨西哥、美国,只为寻找失踪的母亲。现在,“我”不得不返回爱尔兰,在家停留七天。这本小说就讲述了这七天“我”与父亲的故事。它以一天为一章,宛若一部“七日谈”,但现实和回忆交错重叠,结果七天的故事,成了漫长的“追忆似水年华”。 《歌犬》是科伦•麦凯恩的首部长篇小说,他在小说中融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对身份与归属、故乡与他乡、漂泊与归宿等问题的所思所想,化为诗一般的语言,甚至探讨了爱情与背叛、疯狂与艺术等话题。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JOYCE的意识流小说,他年轻时的写照。 -
塔拉路
莉娅一直以为自己是都柏林,或许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英俊迷人、聪明能干的丈夫,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两个孩子,塔拉路上一幢人人艳羡、见证着她与丈夫爱情的大房子,身边还有一圈无话不说的朋友。她本以为她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然而生活并不在她的掌握之中。对于丈夫的私情,她是最后的知晓者。当“离婚”赤裸裸地从他嘴里说出来时,她的天空一下子塌了,黑了……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玛莉琳却久久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无法自拔。不一样的原因造成的痛楚却都是不可忍受的,她们不约而同选择了逃离。大洋两端,素昧平生的她们交换房子的同时也交换了一片天地。 也许命运早就借科纳太太之口安排好了一切。这个隐在幕后却操纵着一切的算命老太太其实早就给每个人亮过了底牌。塔拉路上的房子终于要出售了。莉娅和玛莉琳这两个女人的最后碰面应该也是她们与生活达成的某种和解。 -
无法称呼的人
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把挣扎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那说话的声音的强制力量,冗长夸张的文字力量,将叙事者带到一个地狱边境的空间,常常使人联想起但丁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