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硯史箋釋
《砚史》,清代著名书画家高凤翰所藏砚品之谱录,又名《西园砚史》。高凤翰(一六八三——一七四二),山东胶县人。精于金石书画,高凤翰平生癖好收藏砚石,据说最多时达千余方,且又择其佳品镌刻铭跋,将题署的心爱之砚加以收集,著成《砚史》四卷。全书收砚一百六十五方,所拓砚图一百一十二幅,据说最初是用彩墨拓印,并在模糊处用笔勾勒填补。原书设色以浅淡,并配朱墨、藤黄、赭石等色,钤以朱印,色泽古雅可爱。高凤翰去世后,《砚史》原本为宿迁王相在高氏后人处得,并延请太仓王应绶摹刻上石。王氏去世后,由清吴熙载用枣版摹刻补成,至此,《砚史》一书方得流传。 《砚史》原册原藏于王应绶藏书处——池东书库。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华东,《砚史》原本在变乱中散佚。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于宿迁发现残页十六幅,并发现王应绶所刻原石四十五块,后交南京博物院保存。 《砚史》一书浓缩了高凤翰一生藏砚、制砚、铭砚的艺术成就。本书据王相重摹之原拓本制版,系《砚史》各本中最早并且最为精良的拓本,世所稀见;并由藏书家田涛、书法家崔士箎两位先生合作详加笺释。 -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 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资料来源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旧说的认知、补正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
东南亚
《东南亚》主要内容:所有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的形式基本一致。开头的章节是由专家撰写的关于目的地的历史、环境、文化等背景介绍。正文章节之后的”出行指南”提供了多方面的出行信息,如签证、货币、通讯、营业时间和住宿的选择;“健康指南”部分,关注呵护着你的出行健康,“交通指南”部分,为你的旅途提供了各种交通的信息。由于每个目的地情况各异,每本书的章节(书的主要部分)划分也有所不同,但形式是一致的。总是以背景开始,接着是介绍景点、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到达和离开,以及目的地周边的相关信息(“四处走走”)。 -
现代建筑
本书是对世界现代建筑的一次全面审视,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成名作,1980年问世以来即获极高赞誉,被称为现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2004年,三联书店曾出版该书第三版中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亦多次重印。在此第四版中,作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增补一章,从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及公共形式等六个方面分析世界建筑在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
现代诗110首(红卷)
"本套诗丛的主编蔡天新博士是位文理兼备的学者、周游世界的诗人,由他参与并约请十七位享有盛誉的诗人兼译者,精心挑选、评注了二百二十首诗歌,是原《现代诗100 首》(蓝卷、红卷)的增订版。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囊括了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包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象派、纽约派、自白派等众多诗歌流派,几乎涵盖了20 世纪和21 世纪初期的诗歌版图。 本册红卷,为“女性读的诗”。 如果你的视线飘离诗歌太久了,那么,请暂时落下来歇息一下吧。" -
新论语
“《论语》并非一部成熟之作,而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钱宁 《新论语》将《论语》原有的二十篇体例完全打破,从“仁”的定义和内涵出发,以孔子的思想脉络重新结构原文文本,使其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这样的系统性分拆和重构,在没有一字一句增删的情况下,《论语》呈现出全新面貌——孔子思想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从文本中直接呈现出来:“仁”为核心,“孝”、“悌”、“信”视为其呈现形态,“礼”为其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其求取的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其实践的方式;而孔子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各种人物的评论,则如今天的“案例教学”,旨在向弟子们解释和阐发“仁”之内涵,以及在具体事例中如何评判。 重构后的《论语》成为为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的文本,成为一本无需繁琐注释就能读懂的新经典。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称此书:“不加一字,不减一字,编而不作,《论语》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