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书中收录了史铁有关于陕北的所有作品,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公认为作者成名作,其他还有《插队的故事》和《黄土地情歌》等名篇。 -
务虚笔记
《务虚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 -
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 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
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
《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套装共7册)》包括:《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原罪·宿命(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我与地坛(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务虚笔记(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我的丁一之旅(纪念版)》、《史铁生作品系列:扶轮问路妄想电影(纪念版)》。 《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套装共7册)》内容简介:想给詹牧师写一篇报告文学,已经有很久了。——仅此一句,明眼的读者就已看出,我是在套用伟人的路数。事已至此,承认下来是上策。我选择上策。原来我甚至想题名为“詹牧师×传”的,可眼下不时兴作传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正传”也不适宜。一来文体旧了,唯恐发散不出恰当的气息。二来有鲁迅先生,而且至今魅力犹存,只有常冒傻气的人才不懂:步伟人之后尘,只能愈显出自己的卑微和浅薄。由此也可见,我的套用绝非是想也做一名伟人,实在倒是冒了“卑微和浅薄”的风险呢!不宜作传的第三个原因是:天有不测风云。明白说,你摸得清谁的底细?换言之,你敢担保谁的历史就完全清白?倘若你要为之作传的人当过三五天特务,或出卖过一两分钟灵魂呢?尤其是从那动乱年月中活过来的人,谁敢拍拍胸脯说自己一向襟怀坦荡、彻底问心无愧呢?为了给别人立传,竟至过早地为自己竖起了墓碑的人又不是没有过,所以得“悠着点”。这两年情况变了,但一般来说,“悠着点”总没亏吃。所以我还是决定不作传,而是给詹牧师写一篇报告文学。有说“为阶级敌人树碑立传”的,没有说“为阶级敌人树碑立报告文学”的。 -
昼信基督夜信佛
《昼信基督夜信佛》内容简介: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
史铁生精选集
《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可谓史铁生作品之精华。史铁生留下的作品可分两类,一类是小说,一类是散文。初期的小说《午餐半小时》暴露“阴暗面”,到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试图通过小说的方式“寻根”——人“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在《我的丁一之旅》中,他更是从乡村记忆走向了哲理探寻。散文也是他自我追问的一种方式。《我与地坛》、《往事》等,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文字震颤灵魂,因为那是与生命中苦难、困境周旋而得到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