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现代宪法史论
本书是耶里内克在英美学术界最著名的一部著作。他在文中阐释的观点据说启发了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写作,这篇短小精干的文章对西方政治、法律思想,至今仍有影响。 这篇文章探讨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历史来源。其令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局限在法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内部,而是把权利宣言这一问题放置到了更加宽广宏大的欧洲政治历史和思想史中进行考察。这一超越单纯文本争议的视角展现了权利宣言背后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人看到了一个更生动和全面的现代宪法基本权利诞生的历史图景。 -
托特瑙山
耶利内克的剧本,从文体上很难下定义,作家在文体之间游刃,许多剧本完全可以作为散文来读,人物极少,大段的对白,每个人物似乎都在“自说自话”,有的全剧就是一个人的独白。如果说一部分剧本,如《克拉拉·S》(ClaraS.,1982),《城堡戏剧》(B urgtheater,1985),《疾病,又名现代妇女》(K rankheit oder Moderne Frauen,1987),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有场景,场次,人物,对白,等等,那么,其他一些剧本则完全可以被视为“为舞台写的散文”。《云团·家乡》(W olken.Heim,1988),是将赫尔德林、克莱斯特、费希特、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语录和恐怖组织红色旅囚犯的书信糅为一体。《托特瑙山》(T otenauberg,1991)中的主人公——老年男人和中年女人,无疑就是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他们之间的对话正是作家本人对奥地利乃至欧洲的政治现实给予的回答。《死亡与少女》(D er Tod und dasM?dchenI-V)是作家在不同时期写的五个单独的作品,分别以几个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白雪公主、睡美人、罗莎蒙德、杰基。肯尼迪,美国女诗人普拉斯和德国女诗人巴赫曼),展示了这些由男性的视角创造出来的悲剧女性及其她们不可能由“王子”解救的命运。 剧中人物很少,几乎全是大段的独白或对白,似乎更适合阅读而不是上演。作家本人对自己的剧本也曾经说过:“台词是为剧场考虑的,但并不是为了一场舞台演出。人物们其实自己已经在充分表现。”她还说,“我并不追求有缺陷和弱点的被弄掉了棱角的人物,我追求的是论战和强烈的反差,这是一种木刻技术。我用斧子劈进去,为的是让那些我的人物进去的地方不再长出草来。” -
魂断阿尔卑斯山
《魂断阿尔卑山》以2000年10月11日奥地利境内一列火车失火,造成150人死亡的世界大惨案为背景。作者让当时的遇难者复活,和救援人员一起登台,表达他们对生与死的看法,从而鞭笞了技术万能论和竞技运动的盲目冒险,指出人对自己的掠夺和藐视必将招致难以挽回的灾难。本书还收入作者其他5个颠覆戏剧传统的可读的散文剧。 -
娜拉离开丈夫以后
本剧进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但是剧中那种对于当下时间的超越,尤其是对未来的预见,则是可以通过人物的服装稍加暗示的。 娜拉一定要由一个受过杂技训练,而且会跳舞的女演员来饰演。她还应该能够根据剧情的要求表演体操,做的时候是否专业并不重要,完全可以显得笨拙一点。艾娃的言行应该总是显得有点儿冷漠和玩世不恭。 -
啊,荒野
本书由三个相互嵌套,彼此缠绕,经为参照的漫画式中篇小说组成可以称为“荒野三部曲”,并可看作为英俊健壮的青年伐木工埃里希的悲惨命运为“潜在线索”的畸恋小说。这盲埃里希戕害自然、茶毒生灵,又被人欺骗利用,受尽凌辱剥削。这个粗野、麻木、猥琐的兽奸者,同是为两个出类拔萃的女人――著名哲学家情妇、诗人艾希霍尔茨和德国康采恩奥地利总代理、无名无姓的女经理及森林大亨所“追求”和“需要”,成为他们的“自慰品”。埃里杀选中充当“性助理”,陪同女经理上阿尔卑斯山猎场,由于他看到了不该看到的黑暗勾当,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像动物一样遭到猎杀。 作品揭露了那些阴险,伪善、自私的政客和大资本家的嘴脸,咒骂那些受人利用所谓“自然保护主义者”的恶劣行经,强调要保护的不是人化的自然,而是原初的荒野,令人敬畏的自然状态。书中还把奥地利和德国历史与现实的许多丑恶面骂得体无完肤。 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率直本真、嫉恶如仇的性格和她那无与伦比的语言想象力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瑞士《新苏黎世报》盛赞“本书作者是一位喜欢实验的语言艺术家”,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与她相比,许多女作家无异于正在学习中的学生。 -
逐爱的女人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诺奖得主耶利内克成名之作 《逐爱的女人》 瑞典学院评价:她的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音乐般的动感,她用超凡的语言热诚呈现了社会陋习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布丽吉特是镇上内衣工厂的女工,不满足现状,想找一个“可靠”的男人,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当个老板娘。 宝拉生活在乡下,拥有自己的梦想。她想过干净一点、更“好一点”的生活,幻想有一天会遇到她的爱情,一起过“好一点”的生活。 两个寻找“爱情”的乡村女人,所有的生活被框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没有出路…… 《逐爱的女人》写于1975年,耶利内克凭借该作一举成名。 她是这么一位女作家:以她的锋芒毕露和激情恣意,让读者感受生存根基的震动。 ——瑞典学院 社会学家不会把这本书视为社会纪实报告,但他们的确应该这样……不留情面的嘲讽使得这个故事成为真实的记录文件。记录者以看似天真幼稚的方式让肯定不再天真幼稚的读者时刻能够洞悉和透视。 ——《每日镜报》 两个“逐爱的女人”都是被欺骗者……这个作家的卓越之处在于她的精确和尖锐,并以此刺向一个由错误的幸福观支撑的世界。 ——《法兰克福评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