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操控
Noam Chomsky,是當代影響力最大的社會人文學者之一,更是反戰、反媒體等社會運動的精神領袖。本書延續其經典名著《製造共識》(Manufacturing Consent)的基調,以九一一為藍本,批判媒體如何與政客一同起舞,強化人民的國家意識型態並直接催化了不必要的戰爭。原書第二版在九一一事件滿週年、美國揚言攻打伊拉克前夕出版,Chomsky的觀點已然引起包括紐約時報與泰晤士報、衛報等英美兩地主要媒體,乃至德法知識界的矚目、討論與散播。(戰自英國書訊)作者簡介 杭士基(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是當代影響力最大的社會人文學者之一,更是反戰、反媒體等社會運動的精神領袖。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語言學教授,自1955年起便在該校任教。喬姆斯基在語言學、哲學與政治上,都有諸多論述與演說。他最近的書是在國際上暢銷的書《911》。其他的著作包括《權力與遠景》、《世界的新舊秩序》、《阻礙民主》、《製造共識》(與E.S. Herman合著)、《公元501年》、《繼續征服》、《剝削人民》(Profit Over People)、《新軍事人道主義》、《語言與心靈研究的新方向》、《流氓之國》以及《新世代畫清界線》。喬姆斯基為優質民主所做的努力,獲得全世界和平與社會正義運動的讚揚。 -
新周刊新世纪十年回望
《 新世纪十年回望》全面盘点了新世纪第一个10年,涵盖了国际关系、财经、城市、社会、思想、文学、艺术、传媒、网络、娱乐和生活方式共十个方面。《 新世纪十年回望》摘取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声音;梳理了10年来从政治关系到传媒娱乐的热点事件,全景展示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和进步,也提出了现在还存在的问题;整理了新事物、新思潮、新观点等的诞生和衍变。在回望过去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在总结过去的前提下,为开拓更好的将来提出希望与期冀。 -
一人一故事
書由一百多位新聞工作者執筆,各自寫一個小故事。圍繞採訪過程中發生、發現的人間故事,敍述各自的體會。從每個故事中發掘人性之美、生活的意義及社會歷史變遷。每個故事有打動人的力量及鼓吹正面人生觀與價值觀。 作者心聲細語選錄: 新聞工作,有時便是穿梭於時空交錯之間,見證人生。 ——趙應春 我說不用多謝,我只是一名記者。 ——徐忠明 拉車伯伯竟然清清嗓子,大叫︰「讓開,我車上有一位香港記者,趕着回去傳新聞,您們都讓開!」——謝彩雲 不應因位卑而退縮,不應因不懂而放棄。 ——劉永碧 我不想一個故事,成為感動千萬人的報道,卻傷害了任何一個人。 ——譚蕙芸 在這已經成為歷史定格的一剎那,究竟是救人重要抑或採訪重要? ——王伯遙 我再不敢輕言許諾,尤其當人家拿一條命想換你一個仗義執言的回報時。 ——屈穎妍 這一刻,我確實無法在她面前提起相機。 ——楊德銘 如果連尊重事實這一點都喪失了,新聞還有甚麼價值? ——李玉蓮 我們未必次次都贏,但不爭取,就只得乖乖認命做喉舌。 ——梁鳳儀。 -
The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In two previous books, Janet Malcolm explored the hidden sides of, respectively, institutional psychoanalysis and Freudian biography. In this book, she examines the psychopathology of journalism. Using a strange and unprecedented lawsuit as her larger-than-life example -- the lawsuit of Jeffrey MacDonald, a convicted murderer, against Joe McGinniss, the author of Fatal Vision, a book about the crime -- she delves into the always uneasy, sometimes tragic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journalist and subject. In Malcolm's view, neither journalist nor subject can avoid the moral impasse that is built into the journalistic situation. When the text first appeared, as a two-part article in The New Yorker, its thesis seemed so radical and its irony so pitiless that journalists across the country reacted as if stung. Her book is a work of journalism as well as an essay on journalism: it at once exemplifies and dissects its subject. In her interviews with the leading and subsidiary characters in the MacDonald-McGinniss case -- the principals, their lawyers, the members of the jury, and the various persons who testified as expert witnesses at the trial -- Malcolm is always aware of herself as a player in a game that, as she points out, she cannot lose. The journalist-subject encounter has always troubled journalists, but never before has it been looked at so unflinchingly and so ruefully. Hovering over the narrative -- and always on the edge of the reader's consciousness -- is the MacDonald murder case itself, which imparts to the book an atmosphere of anxiety and uncanniness. The Journalist and the Murderer derives from and reflects many of the dominant intellectual concerns of our time, and it will have a particular appeal for those who cherish the odd, the off-center, and the unsolved. -
黑夜中尋找星星
內 容 簡 介 【在時間的快速流動中,總是有一群奇特的人,比別人更容易看見歷史的容顏。】 司馬文武/薛心鎔/黃肇珩/俞國基/南方朔/吳豐山/李旺台/殷允芃/周天瑞/戎撫天/楊憲宏/楊渡/王健壯/李永得/徐璐/黃年/陳銘城…… 二十年前,這群人親身見證,台灣這艘希望之船離開戒嚴、報禁港灣,從此航向廣闊無邊、深不可測的民主海洋。他們雖然參與其中、記錄過程,卻也只能載浮載沉,不知道大海的另一邊究竟還有多少風浪。 這群人散佈在最保守到最激進的媒體。他們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高壓氣氛中匍匐前進,姿態多半扭曲變形,很難保持優雅好看。有的人在主流媒體內兢兢業業,有的人想盡辦法在文章中「埋地雷」,有的人努力從中南部發聲,有的人深入觀察民間社會,有的人則與情治單位大玩「捉迷藏」遊戲;後人看似堅定勇敢,他們身處其中卻可能狼狽不堪。 他們像是在無盡的黑夜中尋找星星,對外迎向忽明忽暗的民主亮光,對內追尋若有似無的記者典範。 二十年後,這群人當中的十七位,成為本書深入訪談的主角。他們當年寫下的所有報導與觀察,早已存放在各大圖書館提供公開查閱;他們在新聞界甚或其他領域都是響噹噹的要角,成為菜鳥記者仰之彌高的學習對象;他們新聞生涯的成功與失敗,也已到了可以接受公評檢驗的時刻。 但是,他們走過那段歲月的心靈感受、心情故事與生命情懷,現在才正要開始緩緩傾訴而已。 何榮幸◎策畫、導論 台大新聞研究所◎召集、採訪/張錦華主持,林麗雲、洪貞玲協同主持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贊助出版 本書版稅捐贈台大新聞研究所 目 錄 推薦序 追尋烏托邦/鄭瑞城(前任政治大學校長) 這是本有意義的好書!/朱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台灣新聞自由今昔/孫震(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 「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計畫緣起 回首來時路 莫忘初衷/張錦華 老靈魂與新生命的奇妙交織/何榮幸 導論/何榮幸 Part 1:他們看見了歷史 Part 2:歷史看見了他們 本書受訪者歷史年代對照表 一、與警總「捉迷藏」的日子:一九七九年黨外雜誌健將──司馬文武 ──只想當「真正的記者」 二、大陸來台的愛國媒體人:一九五○年大華晚報創辦人──薛心鎔 ──一甲子的信守與體驗 三、第一位女性黨營媒體高層:一九五九年中央社記者──黃肇珩 ──我是「記者」,不是「女記者」! 四、來自中南部的聲音:一九七一年台灣時報總編輯──俞國基 ──凌空看政治的專業新聞人 五、一輩子的評論志業:一九七二年民族晚報記者──南方朔 ──從文藝青年到自由左派 六、連寫二十年個人專欄:一九七五年自立晚報撰述委員──吳豐山 ── 記者是永遠的社會改革先鋒 七、美麗島事件見證人:一九七九年台灣時報採訪主任──李旺台 ──對抗威權體制的南部記者 八、國際媒體聲援美麗島:一九八○年紐約時報駐台記者──殷允芃 ──我自己跳下來幫台灣加分 九、海外華文媒體的宿命:一九八四年美洲中時總編輯──周天瑞 ──永遠在找最大公約數 十、解嚴前夕的主流媒體:一九八四年聯合報政治組召集人──戎撫天 ──曲筆奮進迎向新時代 十一、公害環保風潮:一九八五年聯合報環保記者──楊憲宏 ──科學精神的人文記者 十二、反杜邦運動與社會力:一九八六年時報新聞周刊記者──楊渡 ──以報導文學實踐文人理想 十三、破繭而出的政論雜誌:一九八七年新新聞總編輯──王健壯 ──永遠的自由派 十四、歷史性大陸行之一: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政經研究室主任──李永得 ──絕不妥協的硬骨記者 十五、歷史性大陸行之二:一九八七年自立晚報政經研究室研究員──徐璐 ──不斷追尋自我的女記者 十六、五十八天創辦新報紙:一九八八年聯合晚報總編輯──黃年 ──黑金政治的命名者與批判者 十七、解嚴後政治人權報導:一九九一年自立早報記者──陳銘城 ──為受難人權發聲 強 力 推 薦 台灣在威權體制的戒嚴時代,絕對稱不上美好之地;一位在一九七○年代受牢獄之災的作家甚至以「看過地獄回來的人」自況並形容那個時候的台灣。台灣在歷經約四十年的戒嚴統治,終於游過了一條又一條湍急、凶險的河流,渡到了民主的對岸;而這群新聞人也歷經身心煎熬,在時代洪流裡載浮載沉地到達彼岸。他(她)們的靈魂深處必然埋著這樣珍貴的種子:深信人類可以更美好,台灣可以更烏托邦;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應該更相互尊重、更相互寬容、更訴諸理性、更追求正義。 ──政治大學前任校長/鄭瑞城 對二、三十歲的年輕一輩言,這本書所呈現的可能只不過是紙上的歷史,但對上一代的媒體工作者言,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活生生的共同記憶!今天我們享有言論與新聞自由,這十七位以及無數位曾經為自由、民主而奮鬥、犧牲的人功不可沒!《黑夜中尋找星星》叫我們從過去看現在,也叫我們從現在思考未來,它是智慧的記憶!……在迂迴、對抗、後退、前進中,台灣的言論與自由空間一步一步地擴張、變大了!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朱立 我想台灣很多人對報紙有很高的期待。我們希望報紙,至少一部分有格調、有理想的報紙,不只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教育文化事業,為社會維護價值,提供教育,捍衛正義。我年輕時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念學位,奧大餐廳牆上寫著奧克拉荷馬州聞人威利‧羅傑的名言:「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從報紙學來的。」媒體人能不感到責任重大嗎?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孫震 台灣走向民主與自由的過程,並非一條康莊大道,但確實是支流匯集、莫之能禦的長河巨流,許多深具理想與才華的媒體工作者在主流或非主流及黨外媒體等各種不同位置上,以各種方式實踐、結盟、衝撞或議題操作;審時度勢之際,雖時而沉默、時而妥協;但更伺機奮起、時而躍上浪峰,傲視迎向更寬闊的天際。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 -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只要這個世界還有謊言,我就會繼續跑下去。」 --張翠容 被南方朔稱譽「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女子傳奇」的張翠容,多年來,仍是堅守報導新聞真相的初衷,繼續行腳於第三世界。這回,她將鏡頭轉向中南美洲,從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一路至巴拿馬、玻利維亞、厄瓜多、古巴等……,試圖勾勒出拉丁美洲各國在面對全球化的情勢下,其政治、文化、社會運動甚至經濟面如何受到衝擊,以及因其所衍生的社會問題的整體面貌。犀利、理性而寬廣的視角,以及具人文深度的文字,讓讀者對拉丁美洲有個全面性的思考和認識。 拉丁美洲,一個傳奇絢麗的舞台,底層一股如騎士般的革命靈魂恆久流淌著…… 墨西哥,是張翠容的首站。一走出機場,踏上墨西哥城市中心,迎接作者的是一派國際都會儼然擠身財經仕林的繁榮熱鬧。的確,近年來,許多的國際性會議,如財經、政治、文化、社會運動等都會在此地舉行。不管是街頭林立的高雅咖啡館、裝潢不俗的餐廳,即便是與作者插身而過、穿著幹練俐落的男男女女,在在讓作者彷如置身美國華爾街。 是啊!這光景不正是源自美國的”翻版”嗎?心裡正詫異者,身旁的記者朋友冷不防地說:「這是墨西哥與老大哥美國合作所創造出的雙贏局面。」當真如此?如果墨西哥的經濟開放政策確實為墨國創造財富,何以墨西哥仍然民運社會革命不斷?又為何會出現馬哥斯之類的現代羅賓漢? 此刻張翠容心裡有太多的“為什麼”。對眼見耳聞的事總是帶著質疑,勇敢尋找真相的張翠容,開始走訪偏遠小鎮,她希望在墨西哥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找到解開心中疑問的答案。她看到工廠裡的工人盡是放下鋤具的農民,因為自由貿易,農業萎縮,農民沒田地可耕種,維生的工具沒了只好到工廠。她在政治小鎮Atenco見到一個小女孩對著她舞弄兩把長刀,作者笑著問她幾歲?她說8歲。才8歲耶,便跟著大人趕著要去遊行!在她小小心靈已經知道:我們不要大選只要革命,我們要拿起長刀保衛尊嚴與土地。她也眼見一個貧困社區,延著棄置的火車軌道建起了房字,這些房子都是密不透風的擁擠貨櫃車……這些親身經歷的一幕一景,讓張翠容心下清明,原來,「墨西哥,最接近經濟老大美國,卻是離天堂最遠的國家。」 瓜地馬拉,位於古代最輝煌馬雅文明的中心位置,豐富的文化遺蹟讓瓜國蘊育出一股沉靜的時間氛圍,讓作者驚嘆的是,連這裡的人都彷彿是踩著時光軌道而來,處處感受到歷史的重量……然而,如此的文明古國卻背負著一段「大屠殺」的黑暗歷史,馬雅民族遭受殘酷的迫害與殘殺。時間走到今日,馬雅人年年悼念,卻只能偷偷地為這段歷史哭泣。置身於瓜地馬拉境內,張翠容體悟到瓜國的歷史是沉重的,而今日的瓜國人民並沒有擺脫壓力與恐懼,長達三十六年的內戰,徹底將瓜地馬拉變成了一個充滿暴力、神經兮兮的國家。…… 閱讀拉丁美洲的歷史,如同閱讀一頁重要的全球化歷史;而閱讀拉丁美洲的歷史,也就像閱讀一頁核心與邊陲之境角力的歷史。張翠容一路行來,仍然一本新聞記者的熱情與正義感的初衷,透過理性的觀察和犀利文字,真真實實地呈現了中南美洲在面臨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洪流衝擊下,其政治、文化、社會運動等整體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