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华感旧录
全书共分人情、掌故、风土、艺文、名胜五部分,所收文章短小精悍、丰富多采、趣味盎然,举凡人物逸事、名胜古迹、文物珍藏、文史掌故、民情风俗,俱有涉猎,兼且披露鲜为人知的史事,可读性甚高。作者运用别具情致的小品笔调,对旧日北京古城的人情、掌故、风土、艺文及名胜等各方面多有生动记叙,有史实、有考证、有论说、有衷情,知识与趣味并重,生动地展现了这座名城往昔的一幅幅生活画面,既可一睹往昔京华的丰姿,又能引发人们对神州风物的心焉神驰,令人低回不已。 -
北斗京华
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作者负笈燕京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四川。一九五四年中,以一部《红楼梦新证》名动学界的作者白蜀返京,从此定居于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五十馀年来,他目睹风物兴衰与人事代谢,乃发抒心怀,感慨风物之变迁零落,追摹故交之音容笑貌,陆续写成一系列或悲或喜或天真或世故的小文,是以编成此书。其中凝聚了作者对中华文物、旧日师友的无限深清,对那已过往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的无限追怀 ……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以不少笔墨记叙了实地探访曹雪芹生平屐痕的种种见闻,不仅文情并茂,也是一种宝贵的红学资料。 作者是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一九五四年中,以一部《红楼梦新证》名动学界的作者白蜀返京,从此定居于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五十馀年来,他目睹风物兴衰与人事代谢,乃发抒心怀,感慨风物之变迁零落,追摹故交之音容笑貌,陆续写成一系列或悲或喜或天真或世故的小文,是以编成此书。其中凝聚了作者对中华文物、旧日师友的无限深清,对那已过往的人情时序、古道淳风的无限追怀……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以不少笔墨记叙了实地探访曹雪芹生平屐痕的种种见闻,不仅文情并茂,也是一种宝贵的红学资料。 -
都门四记
作者于照(1889-1959),曾任北平《晨报》记者、美编,是著名国画大师、散文家。所撰《都门钓鱼记》、《都门艺兰记》、《都门豢鸽记》和《都门蟋蟀记》,并称《都门四记》。 -
江湖丛谈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目前仅存的一部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以来江湖上的诸多行当及行规,对当时广泛流行于北平、天津等地的丰富多彩的曲艺艺术,如评书、大鼓、相声、坠子、数来宝、竹板书等,追根溯源、分别流派、介绍演出状况;评介了众多深有影响的曲艺演唱家的艺术造诣、演唱特色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记述和揭露了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此次增订再版,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李滨声先生特为作彩色插图50余幅,书中另配有多幅珍贵人物及历史资料照片。为曲艺史尤其是评书史、相声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这是一部奇人写的奇书,是“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的江湖艺人秉承“拯人济世之心”而创作的一部空前绝后的伟大作品。 -
鲁迅与北京风土
《鲁迅与北京风土》:邓云乡先生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记录了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抚昔追今,因人寓景,可谓识小而见大。文笔简洁、真诚,游曳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充满浓郁的风土特色。读之可从书中看到鲁迅先生在琉璃厂访书访碑的形象、气氛,怀想鲁迅先生徜徉于北京城的情景,追思鲁迅先生不同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另一种风采。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 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一一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融人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让人禁不住再三寻思个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