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胡同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天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简易房屋。本书介绍北京胡同,从胡同之最、以人名命名的胡同、以市场商品命名的胡同、以建筑命名的胡同、以地形、景物等命名的胡同开始讲述。 -
北京旧事
沧桑往事,浓浓的京味儿,老北京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独特的风情。北京的现代气息中,其实传承了太多的过去,只是有的变了味儿,走了形。藤蔓虽长,是由土中生长,藤蔓盘缘,离不开大树的依托。本书向您再现了旧京的全貌,再加以文化的解读,让你更深层地品味老舍的“茶馆”和“四世同堂”。 -
北京梦华录
《北京梦华录》连载于1934年之《盛京时报》,回忆了晚清民初时期之北京的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点心、粥、茶馆、酒馆、戏曲、工艺品、婚嫁风俗等,这些叙述多是穆儒丐所亲身经历及其见闻,读来历历可感。在这些细琐的回忆与描述之间,寄托着作者之情感与心志。满族作家穆儒丐取意于《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中国古代“清明上河图”式的风俗笔记,对亲历的往昔生活一一盘点,也是如张宗子在《陶庵梦忆》中所寄托的遗民心绪,繁华皆成旧梦之慨也。这些文字,虽是写老北京之风俗文化,因是写他自己的所闻所见,大体上还是以旗人社会的生活为主。故命名为“北京旗人梦华录”亦可。 -
老北京胡同里的传说
胡同,在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发展扩建之后,在数目上达到顶峰,文化上达到成熟,内涵上达到丰满。每一条胡同的形成和发展都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并反映出社会风情。胡同的名称是老百姓给它起的,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本书讲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文化和胡同故事。 北京的胡同名称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来条。既有以人们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以历史名人、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然而数量最多的还是以平民百姓、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的姓名来命名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胡同里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为接近。这类胡同名称充分体现出人文倾向。 -
我的老北京印象
民国时期,荷兰驻华大使的夫人爱伦·凯特林(Ellen Catleen)女士拍摄影了大量老北京的风光、民俗照片。她遴选部分照片,配以适量文字,并由奥地利籍著名犹太漫画家费里德里希·希夫(F.H.Schiff)绘制滑稽漫画,编成一册结合优秀摄影作品和风趣漫画的旧京图集,于1 934年在上海出版。书中通过虚构人物皮姆先生(Mr.Pim)及导游吴先生(Mr.Wu)的游览,再现了当时祥和、安静的北京城及北京人的生活。 试读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1948299/ ...(展开全部) -
北京鸽哨
鸽哨是民间工艺品,与玩具近似,它难登大雅之堂,也没有人将它作为文物看待。但王世襄先生认真搜集,作为专门的一种民间收藏来深刻研究,元元本本,细道其详,并用文字把毕生的心得和见闻记述了下来。全书的笔触,饱含文化雅趣,且图文并茂,中英文一前一后,相互对应,洵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