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理學到倫理學
中國面對「兩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傳統文化杖黄鹆藰O大的變化。在物質方面,食衣住行顯而易見,不言而喻;但論到精神層面,則大費周章,難以說清楚、講明白。拙作特意選擇「道德意識」作為分析的焦點,盼能略窺一二。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旨在探索清末民初時期道德意識的轉化,前此所鋪陳思想的課題,均是為特殊脈絡所設計的對比背景,美其名則是「理念型態」(ideal type)的手法。職是之故,並非一部近世倫理學史。 本書的「下篇」,收入數篇延續性的文章,大多攸關孔廟文化的研究,尤其側重宗教性的議題。一方面,得以延伸之前實證研究的不足;另方面,則可萃取理論與方法的意涵,算是接續的工作。 「附錄」令收入兩篇訪問稿,均涉及儒教研究的議題,容可補充拙作未能盡意之處。 -
阳明学的乡里实践
本书主要以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中心讨论阳明学在两地草根化的过程,包括学术如何在地发展、学术群体的动员能力,以及阳明学学者如何经营与地方乡里的关系等。在阳明学学者主导下所成就的许多社会事业,有助于建立其在地权威,尤其从嘉靖到万历一百年间在吉水、安福两县持续进行的赋役改革, 当地阳明学学者是成就此事的幕后功臣,使一些阳明学学者有被当地士民视为圣人的倾向。吉安阳明学与地方家族之间合作共生的关系与方式,可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宋明两代理学家“化乡”的理想。 王汎森先生推荐语 本书主要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处理明代心学的发展。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明代王守仁心学如何草根化;(二)心学家的社会事业;(三)心学家的社会工作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在地方上的权威,同时帮助其思想学说之传播。 如果说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中有“内史”与“外史”之分,本书则想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其交错接榫处观察心学思想与社会的问题,并试图勾勒王学学者的社会事业,论证这些社会事业与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关系。此外也注意到同时存在的几种思潮的竞争性,并从个人存在的危机的角度去观察当时地方上小读书人转向心学的思想抉择。